和平门-苏州街

   

一张失踪的烙饼

——记30年前的一桩悬案

王晓明  
 

  

  七十年代的北京,冬天特别的冷,一到“三九”天,人人都是或蓝、或绿、或灰颜色的全棉老三样:棉袄、棉裤、大棉帽,浑身上下捂个严实。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些大学生做的“校园搞笑版”,其中一则给人印象颇深。说是在语文课上,老师与一群高中生讨论如何形容天气的寒冷。老师本想说天冷得伸不出手来,可话一出口,却成了:“天冷得伸手——”下面的学生异口同声的接着说道:“——不见五指”。那时候,北京的冬天虽说还不至于冷得一伸手就冻掉五个手指头,可如果伸出手来晾几个把时辰,生出冻疮是完全可能的。
  到了冬天,北京人,都会不约而同的准备出一个特大的白口罩,说是讲卫生、预防流感,其实是给无遮无挡的面孔罩上一件小棉袄,就为挡风避沙,御寒保暖,减少寒风对口鼻腔的刺激。冬日里外出,无论男女老少,必定都蒙上大口罩,只在帽檐或头巾与口罩上沿的缝隙中,不情愿的露出两只眼睛来。
  碰上个长得个色一点儿的,贼眉鼠眼,小眼睛总好溜溜转,扮相就差些,让人觉着象是电影里的“坏人”,但那会儿绝没有人把您当特务。满大街的人都象是这一个模子里头抠出来的!天气稍微暖和些了,用不着捂上大口罩,也一定要把口罩挂在脖领子上,把系口罩的带子掖在外衣领子边里,再将口罩小心翼翼的叠成方块,塞进中山装上衣第二和第三粒纽扣之间,在胸前只露出“V”字型的两根系口罩的白带子。一来用着方便,二来也显得整洁、利索,成为那个时期十分简朴的衣着上唯一流行的饰物。
  前些日子,电视上净演些反映60、70年代事情的连续剧,故事确实是那么回事,人物也象模象样,但看着看着总是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猛不丁回过味儿来,恍然大悟:电视里的那些人大冬天里都没带口罩!导演太粗心忽视了一个大的生活细节,打那会儿过来的人谁不知道冬天里一定要带口罩哇!现如今,天是越来越暖和,大冬天里靓丽小姐穿着裙子满街跑,没有谁乐意把漂亮的脸蛋藏在口罩下面。如是象从前那样,准保会有人以为是那家医院提前放了春节大假,医生、护士来不及“卸装”就跑出来满大街的闲逛,您说是不是?
七十年代初期,中苏关系极为紧张,绝不比北京的冬天热乎到那儿去,全国上上下下都在“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准备打仗、准备打核战争的气氛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那会儿,我正在外附上初中,全校的学生都住宿在学校,一个星期回一趟家。学校里也跟各行各业一样实行军事编制,不分年级,一律编成班、排、连。每周的课表里,除了每天必有的“天天读”、“早请示”、“晚汇报”以外,有三天是学“毛著”,两天挖防空洞,剩下一天还要搞“军事演习”,黑更半夜常常响起紧急集合号。说是一天,毛主席他老人家大笔一挥,做出了英明的批示:“如不这样训练,就会变成老爷兵”。好嘛,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一场声势浩大的“冬季野营拉练”就此拉开了帷幕。

 
下一页 

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校友网www.waifu.com 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