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勇访谈录

 

吴小勇,1964年考入外附小三西语班,1970年到四川当兵,1977年考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贸英语专业,1982年毕业后在人民银行工作,1984年到美国上学,读完博士以后就留在美国了,现住在华盛顿,在美国国际金融协会供职。前几天他回国探亲,班里同学和他聚会了一次,我趁机采访了他。

 

问:您与附校的同学失去联系有多久了?

吴:哦,…… 相当长,今天在座的同学中有的人我三十年没见了!

问:听说是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附校的同学才与您取得了联系?

吴:是的(微笑)。前不久,我的老板希望拜会中国外经贸部WTO部门的负责人。几经联系、请示,最后外经贸部安排WTO司的司长何宁与我们会谈。那次,我陪同老板参加了与何司长的会谈。会谈结束前,老板夸何司长英文讲得好,顺便问起何宁是在哪里学的英文,说起来也有意思,直到何宁讲出是从外附毕业时,我才真正认出他来,三言两语说明自己,何宁也认出了我。真没想到,过去的中学同学,几十年没有见过面了,竟然在这样的场合相见。何宁事后通知了我们班的方卫平,就这样与外附的同学取得了联系。后来,听方卫平说,西语班(注:64年入学的小三)的同学一直在找我,但就是没有联系上。没想到这次巧遇使得我们又联系上了。

问:请您谈一谈当年在外附的情形。

吴:怎么说呢,小学三年级考进外,那时太小了,也记的不是很清楚。印象深的还是在和平门上学的时候。文化大革命时期,整天背毛主席语录、“老三篇”,上课时,学的也是翻译成西班牙语的毛主席语录。再有就是下乡劳动,那年到房山县务滋村劳动,半夜里背着背包出发,走了整整一夜,直到第二天中午才走到村里,好象说是一共走了有120多里地。记得是在1969年的冬天,全校师生响应号召,在校园里大挖防空洞。那时候,天气特别的冷,地冻得硬邦邦的,镐头下去,只能在地上出铜钱大小的一个坑,大概要刨开20公分厚的冻土层,才能见到下边的软土。为了开冻土层,班里的大个子都集中在一起,轮流挥镐冻土,就这样干了有十来天,横贯校园东西的百多米长的深沟就挖成了。当年挖防空洞时,还把校园里的一坐古钟,一个纪念碑砸的粉碎。纪念碑是用混凝土浇注起来的,用大锤、钢钎凿了十几天,怎么也凿不动,后来,在防空洞的地基下面又挖了一个深沟,长短与纪念碑相当,又在纪念碑上上绳子,几十个人发声喊,一齐用力,就把纪念碑拉倒掉进深沟了,埋上土,上面照常砌砖、盖上水泥板,建成防空洞。谁会想到在和平门校园里的地下,还埋着个纪念碑呢。

问:您的记忆里,在外附的生活中好象体力活占了很大的部分?

吴:是的,在和平门上过课的人都会记得那些事,什么和泥、脱砖坯、拌三和土,到八宝山拉石子,到卢沟桥拉沙子…… 那时的破坏力好象也很大,在校园的北边原来有一座六角形的砖塔,大概总有个六、七层楼高,很有些特点的,学校为了解决盖防空洞建筑材料的不足,只几天的功夫就把那座砖塔拆得个干干净净,拆下来的砖全都用来盖了防空洞。也不知哪个砖塔和纪念碑是什么年代的,如果有些年头,现在刨开和平门校园里的防空洞,没准还能发现是个文物什么的呢。

问:那您是在时候从外附毕业的?

吴:大概是在1970年的冬天。那时,学校已经迁址,从和平门搬到了现在的外语大学的西院,我们都把那儿叫“魏公村”。学生都是住校,几个人住一间宿舍。睡的是上、下床,睡在上床的同学每天爬上、爬下,都觉得挺有意思。到魏公村后,学习生活基本稳定了,文化课也可以照常上课了。不过,我没有在外附上完初中,中途就当兵去了。

问:哦,能不能讲一讲当时的情形?

吴:那时,我家住在花园村附近,总是骑着自行车去上学。有一天,一大早,我就骑车往学校赶。那天的西北风特别的大,刮得我怎么也蹬不动,当时也不知是怎么想的,一咬牙,掉转车把顺着风就骑车回了家。家里的人都上班去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一直呆到中午,心想等风停了再说。谁知道,就在这时候,电话忽然响了起来,父亲在一个老战友在电话里问我想不想当兵,那个时代,当兵是最时髦的事,我不加思索的立即就答应下来。往后的事情极其简单,也就是到指定的医院检查身体,略略收拾一下,就在家里待命。

问:看来您去当兵也是碰巧的事。

吴:是的。如果那天不刮大风,如果不是我大着胆子不去上学,肯定会错过这次机会。在接到入伍通知以前,我一直没有到学校去,就呆在家盼着早点到部队。对学校就说是生病在家休息。直到我当兵走了以后,父母亲才到学校说明白。

问:外附的生活给您留下了什么印象?

吴:印象太深了。外附的同学小时就在一起吃、住,一起学习,同学之间感情很深,即使是多年没有联系,一旦认出来,还是感到格外的亲切。这次与同学聚会,大家聊起来我才知道,有那么多的外附同学一直在关心着我。去年,9.11事件发生时,我刚好在五角大楼附近的办公楼里,当时的情形确实很紧张,好在没有受到什么伤害。听同学讲,在事情发生后,班里的方卫平、胡英等几个同学,通过各种渠道打听我的下落,从电脑里调阅了长长的一大串名单,逐个的查看,担心我出事。同学之间虽然多年没有了联系,但彼此还都相互惦记着,这大概是外附学生中的一种普遍的感情。

问:没想到9.11时,您就在现场。请您谈一下现在的工作情况。

吴:现在,我在美国金融协会供职。这个组织主要是分析世界经济形势,预测经济发展的未来。为世界上140多家著名的金融组织和机构提供分析报告。简单来说,这就是我的工作。

问:最近有人对中国经济发展状况提出疑义,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吴:哦(微笑),那不过是一些做记者或是做律师的人的个人看法。

问:您已经看过外附网站了吧,做何感想?

吴:不错,真的。我知道有这个网站后,有时间就上去看看,上边的文章写的都很精彩。看到那些老照片,一下子就想起了以前,那时,是那么年轻…… 以后,我会经常上外附网站,主要想了解同学的情况,互相沟通。

问:我会把您的希望转告网站的负责人,打搅了,谢谢!

 

采访人:王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