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附校篮球队
刘小中
夜幕下,蒙蒙细雨之中,我的车缓缓驶离大潮会馆。“七年同窗,四十年友谊”,我一次再一次地默默重复着这句话。真得好好感谢这次聚会的倡议者和组织者,这次短暂的聚会使我又一次感受到母校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独特的温暖情意。这种情意甚至不能简单地用友谊二字来形容,它是无保留的信任,不求回报的帮助,发自内心的依恋,它是一种独特的亲情。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日常的忙碌中,有时会觉得附校已经离我远去,可这次聚会又把我拉回到附校的生活环境中,仿佛我们毕业离校不是在33年前,而仅仅是不久前的事情。一切都那么熟悉,那么亲切。聚会日程上的篮球友谊赛虽然没有实现,但却使我回想起在附校打篮球的情形。
在附校打篮球,起初是大家随便玩一玩。后来不知是谁发起,我们五连成立了篮球队。记得篮球队里有孙笑华,他是我们的主力和骄傲。1米83的个子,匀称的身材(属于理想的肩宽腰细型),动作潇洒,又兼拼抢积极。队里的另一位主力是方卫平,他身材威猛,在场上也颇具威慑力。训练中偶尔会因为追求姿势优美而略显拖泥带水。他对球队的事情特别热心,训练和比赛时他常常兼任场内指导。杨卫国是我们的钢铁后卫,有他在后场篮板球不在话下。如果哪个不知底细的敢来争抢,一定会被拱出一米开外。英语班的张军也是我们的高大中锋。他和孙笑华、方卫平在前场一站,对前场篮板形成三路夹攻之势。首先在气势上就压住了对手。英语班的何宁是神投手,他那独特的肩扛式单手投球,命中率极高,不是百发百中,也称的上十拿九稳。西语班的季晓东体力极其充沛,满场奔跑拼抢。法语班曹嶙嶙也是球队的热心队员。他在附校最后一年突然窜了个儿,助跑摸高可以摸到篮板好几寸。一次大家在篮球场上随便练习时,他见我拿到球要上篮,就说:“大斗(我的记不清出处的外号),你呀上,我白盖你!”有曹嶙嶙在,球场上必会生出许多欢快随意的气氛。
我们球队的教练是徐建伦老师。他的个人球技和教练风格与他为人的性格一样,稳健、自信、讲求实效。他的中远距离跳起投篮技术堪称典范。球从他手中顺畅飞出,在空中划一个又高又漂亮的弧线,在许多双眼睛的注视下空心入篮。
我也是篮球队一员。场上位置是后卫。我的任务是控制后场篮板球,组织进攻。偶尔会来个中距离跳投,或是切入篮下三步上篮。我的身材高度有限(号称1米70),经常需要以弹跳弥补身材的不足。这个说法是当时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的,记得当时很受启发,使我萌发了苦练弹跳力的决心。于是我们家院子里的照明灯泡成了我每天练习弹跳的目标。不熟悉的对手起初都过于轻视我这个小个,被我几次断球之后,他们才明白得调整一下认识。我很荣幸地被大家推选当队长。队里有人建议我用10号球衣,据说某某队的队长就是10号。我们穿上印着红色编号的白色背心,跟真的一样,感到运动情绪顿时提高了不少。
当然,我们心中最为羡慕的还不是运动背心,而是上海生产的回力牌球鞋。这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的。在回力鞋流行的年代,我从来不曾拥有一双回力鞋。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各种运动鞋层出不穷,花样翻新,回力鞋早已风光不在。只是到了那时,我才终于买到了一双回力鞋。我家夫人无论如何不肯认同我的选择,她哪里知道“大回力”当年对我们的意义。记得有一次我们参加校际球赛。队里不知什么人发起,要求上场队员都穿回力鞋,以振军威。没有“回力”的,借鞋上场。那是我平生第一次穿“回力”打球,感觉好极了。弹跳力明显提高,至少我自己确信不疑。抢断球时的起动时间也肯定缩短了零点几几秒。
有一年,大约是1970年,海淀区要在9-10月间举办中学生篮球联赛。我们篮球队暑假住校集训。那是一段特别难忘的日子。每天早晨,我们一起跑步晨练,围着篮球场练习助跑摸高。篮球架高低不齐,第一个我可以摸到两寸篮板,第二个将将碰个指尖。使我感觉最好的是第三个篮球架,因为我可以够到固定篮筐的螺丝帽。每天上午和下午,球队队员分成两拨,打一场整场的比赛。傍晚,我们到校园西北角的游泳池游泳。记得游泳池周围是菜地,想吃西红柿可以各取所需。要不要为西红柿付钱?记不清了。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神仙过的日子。一个暑假下来,我们个个体能倍增。一场球赛从头打到尾,竟然没有丝毫疲劳的感觉。
有一次,篮球队到别的学校赛球,我们狂胜对手几十分。那种自豪的感觉真好。当然,我们也有失利的时候。有一次比赛,我们在场上明显占优势,频频向对方的球筐发炮轰击,却无论如何也投不进去。上半时结束时,我们仅得两分,实在惨不忍睹。当然,一场球的输赢算不了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生活是美好的,篮球是美好的。
转眼之间,我们从附校毕业已经三十多年了。附校生活令人难以忘怀,在附校打篮球更是回忆中的亮点。中学时代打篮球,不仅锻炼了体魄,更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我曾经由衷地欣赏队友的优点,自己也体验了被队友欣赏的愉快。比赛中,我们体验了领先和胜利,也品尝了落后和失败。这些经验对中学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十分宝贵的。对我来说,可能还多一种体验,那就是我在球场经常面对的是身材比我高大的对手。这使得我有机会学习如何在客观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充分发扬主观条件优势,在运动和变化过程中,寻找机会,创造机会,争取胜利。
2004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