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镜头
——读《飘扬的回忆导演后记》
读过方卫平写的《‘飘扬的回忆’导演后记》一文,该片的拍摄过程,以及在外附时代的光景一一浮现在眼前。
将近9月底的一天,刚刚踏进家门,家人就忙不迭的告知:方卫平刚刚打来电话,说是约了一些外附的同班同学,要聚到他的家里排什么片子…… 家人絮絮叨叨的说也说不清楚,可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方卫平那家伙又要做秀了。
听谁说的:“从小看到老。”好象说的是一个人小时候的脾气、秉性,到老了也不会有太多的改变。方卫平还是那个老样子,到处热情地张罗、编排,当然,也还少不了那种嗓音高亢的指点与批评,只是多了年轻的场记、摄像等助理。那阵势,就是专业的也说的过去,不一会儿,“方导”、“方艺谋”的赞誉就悄然地冒了出来。说来也怪,这群年近50岁的小老头、小老太太,竟然服服帖帖的听从“方导”的调度,一如刚进外附时的那群中规中距的小学生。
“方导”的运气真好,拍摄《飘扬的回忆》的一些场景时,西语班多年联系不上的已在国外定居或常驻国外的一些老同学,正好都在北京,大家欢聚在“方导”的家里,一如既往的聊着过去的人生,沉浸在40年来的回忆之中。
“方导”的片子如同其人,个性极其突出,既然是怀旧片,道具中就一定要有黑白照片和红蜡烛。在镜头里,红酒或香槟是必定不能少的,开车不能喝酒?可乐也凑合了,反正与红酒在颜色上分辨不出来。乐器?当然是用钢琴,最好是拉什么、德什么牌子的,一说起来,让那些专业钢琴演奏家都不好意思,好在刚从美国回来的刘亚军能够从事简单的操作。至于歌曲嘛,必须选用民歌,俄罗斯的或美国的、古典的,特舒缓、略带伤感味道的那种…… 总而言之,就一句话:不求最时尚,但求最古老。
煽情能力是专业与业余导演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指标。“方导”的煽情能量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同——“非业余水准”。在他的调动下,西语班的同学们一下子都入了戏,以至于一个镜头的拍摄间歇,大家不约而同的恳求:透透气吧,太压抑了!
“方导”的发掘精神确实值得称道,在《飘扬的回忆》的片中,专门设计了人物的特写,让一些同学面对镜头畅谈进入“附小”时的体会,回忆自己选择所学语种的原因,以及外附时期伙食中的一道菜名,或者是在外附时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 这些都能够激发大家对外附时代的怀念。面对这种抢救式的发掘工作,弄得大家在开拍之前苦思冥想,拼命地回忆、争论40年前的某个事情。记得几个西语班的同学先后上镜,在谈到选择学习语种的志愿时,大凡要说的也很一致:那时还小、不懂什么、挺有意思的、当时南美闹革命、大人学生上街游行支持,云云。虽然没有受过专业表演的训练,但态度诚恳,表情自然,语气连贯、深沉,如同样板戏《红灯记》中英雄人物痛说革命家史,一泻千里、委婉动听、感人至深。
不过,经过现场拍摄过程的发掘,从中还真有一些新的发现。
谈到在外附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时,西语班的刘亚军记起了当年当兵时的戏剧性的经历。象以前一样,他讲故事的本领没有打多大的折扣:“那是一个冬天的夜晚,天儿特别的冷(当年给我们的印象好象都与冬天、寒冷有关),半夜三更的突然有人敲门。那时,父母已去干校下放劳动,哥哥姐姐也都上山下乡,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 刘亚军绘声绘色地讲起了离开外附时的那一幕。接下来,他讲起了一个父亲的老部下,借来北京招兵之机,打听到老首长的家,趁着夜色赶到家中,安排他去当兵的事情。前不久,他在外附网站上看到了班上同学吴小勇的访谈,没想到竟然与吴小勇居住在美国的同一座城市里,而且,一晃就是20年。 “我嘛,就没有那样的运气了”西语班的柏苏坪也说起了自己当兵的经历。“那是在学校组织拉练之前,也是父亲通过老战友安排我去当兵,说来也巧,我所在的部队离附校只有一箭之地,就在紫竹院的旁边,步行到附校不过3、5分钟的路程,虽然离得那么近,但一离开附校就再也没有机会回去过……”
这些情景确实很有些戏剧性,真象是一些电视剧里的故事情节。
参加《飘扬的回忆》的拍摄,一下子勾起了大家对附校时代的无限回想。当然,西语班拉练时丢饼的那件事也上了拍摄日程。不过大家七嘴八舌的争来扯去,依然一筹莫展,不仅对破案毫无帮助,反而在拍摄过程中又制造了一起案件。
西语班的景肖鱼,在外附是个“知名”人士,他的“事迹”早已见诸有关的回忆文章。景肖鱼原本在海南工作,这次也专程赶回北京参加拍摄。老景的歌唱得了得,高音声部可与蒋大为媲美,拍摄时,无论是特写还是远景,老景总是特别的投入。看样片时,大家边看边评议,都说老景拍得好,看完样片当下尽欢散去。
时隔数日,突又接到方卫平的电话:“哎,全怪我——”语气中透着懊恼,略带些焦虑,无限通讯链路中传输过来超量的高倍数自责型数码信号。“那天看完样片后,忘了把带子从机器里取出来。前几天到和平门拍戏时,把拍好的带子当成空白带给用了。已经拍好的西语班聚会时的场景——全没了!”其实,专业术语应当是全“煮了”。“没关系,没关系,我们可以再来嘛,”大家不同的分别回复好象很是一致“那你就再准备一桌好饭吧!这不,又给了大家一次聚会的机会。”“这倒是小事”方导的口气依然那样沮丧,“可片子里的一些人已经离开了北京,再也拍不到了。”不管出了什么事,饭总要吃、觉还得睡。片子嘛,还是接着重拍。
有了第一次拍摄的经验,重拍时要顺利得多,同时,还适当修改了上次拍摄中的一些小毛病,添了点彩儿。当然,“方导”家宴上的饭菜也比上一次强了些许。看样片时,大家小心的有些过份,“千万别再给毁了”这句话,一直挂在每个人的嘴上。片子看起来没有什么好挑剔的,可有人偏偏看出了毛病:新拍的片子中,恰恰缺少了“最佳演员”景肖鱼。虽是原来的场景,却已“物是人非”。“方导”不无调侃的说:“每个人在看片子时最关注的是自己出场的镜头,如果景肖鱼看片子时,发现应当该他出现的镜头中,反而变成了别人时会怎么想呢——不会是见了鬼吧?”“是呐,是呐,我们大伙儿就一致对景肖鱼说,怎么会没有你呐,那不是,片子上明明就是你嘛!”大家随声附和着,商定着到时候一口咬定,就说在片子上看到了景肖鱼,看看他到底有什么样的反应。
遗憾的是,10月底同学聚会的那天,景肖鱼偏偏姗姗来迟,错过了观看《飘扬的回忆》放映的时间。大家按照事先的约定,没有人向他提起片中角色已然变化的秘密,只是有人笑眯眯地对他说:“景肖鱼,你在片子里演得真好,真的。”
但愿象那张丢失的烙饼没人知道底细的那样,让景肖鱼永远都蒙在鼓里。
《飘扬的回忆》倾注了“方导”的心血,以及外附人40年来的情感,浓缩了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人和事,反映了我们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唤起了我们对往事的回想。
顺便说一句,同学聚会的那天下午,因给学生讲课没能赶到聚会的现场。所以,我没有看那部“方导”的处女作——《飘扬的回忆》。
不错,《飘扬的回忆》确实拍得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