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扬的回忆》导演后记
方卫平
随着莎拉布莱曼的歌声推向高潮,演职员表徐徐出现,热烈的掌声骤然响起,淹没了音乐的最后一个音符。此刻,我才放下心来,影片成功了!
我们是9月上旬才确定40年聚会的有关活动事项。当时还没有打算做一部影片(DV),只是想把一些老照片搜集起来,扫描,配乐,然后用投影仪播放,。几天后,我突发奇想,何必不拍一部片子呢?相识40年的聚会,对人生来说可是一件大事,应该做的完美,如果会场上播放个影片,效果一定好!
我觉得我有几个有利条件:一是多年对影视、戏剧(我现在还在搞一个业余剧社)、音乐、摄影的酷爱。有做导演的朋友表扬我“创意的感觉非常好”;二是自己新买了一台专业级的摄象机;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外附的历史,是一部奇特的历史,具有丰富底蕴的历史,有足够的东西可以挖掘。
我随即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刘惠杰、宋协民、党政,他们都非常支持我的想法!尽管到现在我也不清楚当时他们是否心里打过鼓,因为他们知道我从来没有自己拍过片子啊!不过,外附人的性格大家都知道,自信,热情,没有不敢干的事。
于是,我就动手了。
我全部的素材,就是电脑里的各班提供的百十张照片。
我全部的设备,就是一台摄象机。后来借了一根话筒线,为采访用。
没有灯光设备,没有导演、摄像师、场记。。。。。。,总之,该有的都没有。
我一个人兼。
但是我有大把支持我的外附人。校友章石华和他夫人杨丽娟,张克力,为我提供了杏坛宾馆的场地;傅书生一下子为我带来四个小孩做群众演员;赵伟、宋岱、彭蓉也来参加拍摄和制作。要知道,他们都不是我们年级的同学,和我们40年的聚会本来没有直接关系。章石华在电话里跟我说的好,“这不就是咱们外附人自己的事么!”
我首先对影片进行了总体构思。
作为一部影片,作为一部表现我们外附人亲身经历的历史回忆片,它首先应该有一个贯穿全片的“魂”。它是什么呢?经过再三思考、讨论后,我的定位产生了,它就是“情”。
我们的同学对外附有深厚的感情,40年不变。
我们的同学对老师始终怀有感激之情,思念之情;老师们对我们同样怀有很深的感情,他们好似父母,看着我们长大。
我们同学之间更不用说,七年的同窗同寝,四十年的纯洁友情。
我们对少年和青少年时代,对那个年代的经历,有着挥之不去的难忘之情。
我们有时一提到外附,一见到老同学、老校友,就动情不已!
这种情感,对于整日里还在社会上拼死拼活的外附人来说,是无言的慰籍,是轻柔的抚摩,是清新的空气,是心灵的洗礼。
影片所有的手段,都应该围绕着一个“情”字调动。
我把影片的内容构思成几大板块。
第一部分,和平门的回忆。
我认为和平门时代学校的形象特征有这么几个东西:老城墙、厂甸;大门、二道门、图书馆、音乐教室、立泽楼和小学楼。于是我所有的场景都围绕着这几个形象,已经拆掉的建筑我就用老照片代替。
城墙,在我们入学的时代还在。对于她,我们有着太多的记忆和感慨。于是我用了一个长镜头来表现当年城墙的旧貌,用缓慢的话外音诉说着城墙的故事。我采用了电影“城南旧事”中的主题曲,“送别”。因为和平门地处南城,歌词和曲调很符合片中的意境。
早已被拆掉的校门和老建筑是我们最怀念的。我用缓慢的翻老照片的手法,加上旁白,表达了我们的怀念和对于这些老建筑无辜被拆掉的不满!
这部分的人物形象分成三类。
1, 童年的我们。我“借”来四个九岁的小孩,三男一女。靠他们这几个“小演员”,生动地再现了当年我们入学报到,校园里背外语,操场上玩耍的情景。背景音乐采用的是童声合唱、独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2, 老照片上我们当年的形象。或稚气未脱,或傻的可爱。话外音回顾了我们当年的生活经历和趣闻逸事。
3, 现在的我们。四个班的十来位同学,鬓发渐白,一脸沧桑。回忆往事,重游旧地。有欢声笑语,有万千感慨。
第二部分,西院的回忆。
场景采用了校园、教学楼、学生宿舍楼、楼道和教室。
人物:老师和同学。
这部分主要通过人物的活动和形象来再现当年的情景。
同学们走进当年的宿舍楼,用盥洗室的水深情地洗了一把脸;老师们款款诉说着如烟的往事;大家走进教室,重温课堂生活,仿佛回到旧日的好时光。
老照片翻到西院的时代。这时候的我们,已经从嘴上没毛的孩童变成发育成熟的青少年了。
背景音乐也变的成熟起来,我采用了马斯卡尼的歌剧《乡村骑士》的幕间曲。缓慢,抒情,极富美感。表现了我们十五、六岁时的幸福时光,纯洁无邪,青春萌动。
第三部分,当年的同窗,一生的朋友。
这部分我主要想表现同学们三十多年来矢志不渝地相互来往,相互关心,友谊地久天长。
我采用了一些近年来的同学照片,欢聚的情形历历在目。
我特地邀请西语班的同学来我家拍摄了一组镜头。
1, 边唱边舞当年的西语歌。这首歌几乎所有语种的同学都会唱。
2, 在刘亚军同学的钢琴伴奏下,同学们坐在沙发上,充满感情地合唱“忠实的朋友”。暖意融融的烛光映红了张张老照片。。。
我还编辑了一段2001年聚会的录象。当时是纪念毕业30年的全年级聚会。我剪辑了以下镜头:同学们齐喊“各位老师,谢谢啦!”/老师和同学在聚会横幅上签字/大家照合影/植树/聚餐。
同时,电影《翠笛春晓》的主题歌“当年的好时光”响起,甜美的歌声飘荡在金秋时节。
我和曹嶙嶙、孙笑华、钱力军同学当年都是校篮球队的成员,我们8年前又开始恢复打篮球,每周一次。从1970年成立校篮球队算起,我们一起打了34年球!
我特意拍摄了我们现在打球的情景,并配上一张1970年的校队合影照片。恍如隔世!
第四部分,40年聚会前夕。
我想到了那些身居国外,不能回来的同学们。
在德沃夏克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思乡曲”(自新大陆交响乐第二乐章)的衬托下,画面上出现一张世界地图。随后是镜头特写,哥伦比亚,何平的声音;华盛顿,陆宁的声音;圣彼得堡,陈峻岭;伦敦,张军;法国尼斯,黄晓敏。
我分别给他们打了电话,他们都很高兴,都很配合,都讲的很好,都诉说了对外附的怀念。
其实我和他们中的多数人多年不见,甚至当年也不熟,但是远隔大海重洋,竟亲切地象个家里人,毫无丝毫陌生感!
绝了。
此时此刻,我们都很怀念那些长岷地下的同学和老师。
不想让大家在聚会上太悲伤,于是画面上出现了一个天堂般的背景,一组永远不能再参加聚会的同学和老师们名字,出现在画面上,渐渐升起,远去。
我约上聚会筹备组的同学们,去给佟忠、彭光、段京华扫墓并拍摄一组镜头。
我们其实想去看望每位逝去的同学,告诉他们四十年聚会的消息,但不知他们的墓地在哪。
扫墓的镜头我是这样处理的:金色的阳光,黄色的菊花,湛蓝的天空和丝丝白云,与墓碑交相呼应;墓碑上的名字和满山的红叶与苍松翠柏做叠化处理。
没有悲伤,只有温馨;没有哭泣,只有暖意。
这组画面,我选用了莎拉布莱曼演唱的歌曲“time to say goodbye”做配乐。
第五部分,尾声。
随着莎拉布莱曼歌声的延续,画面出现一组长安街的夜景。画外音响起,
“四十年的日日夜夜,如同满天的星斗。。。。。。”
10月7日,拍完回母校的镜头,我抱着摄象机在车里拍都市的夜景。国庆节期间,北京的夜景有点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的感觉。
我想表现40年后的今天,我们从小生活的这个城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拍了三里屯酒吧街的夜景,现在的年轻人和我们当年的生活方式已经有很大的不同;
夜色衬托着灯火通明的一座座现代建筑向后掠去,我想说,这个世界跑的多快!
画面定格在中国大饭店的夜景前。
“这就是我们40年的历史!”(画外音)
音乐达到高潮。
剧终。
以上是创意和拍摄的经过。
我总共拍摄了大约两天的时间,拍了四个小时的素材。中间出差两次,没有时间再拍了。
做后期用了48个小时。三天之内,每天上午进机房,次日凌晨出来。
聚会前一天的凌晨三点,全片编辑完。
我自己为影片配的音,刘惠杰说我的声音够沧桑。
实在没有时间了,我几乎是一气呵成。事后听声音,觉得应该可以配得更好。
在机房的工作真够累,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幸好有惠杰、霍海军、党政、赵伟、彭蓉多次陪同。
我好感谢他们!
我最感谢的是刘惠杰。
我把拍的镜头素材给他看,请他写解说词。
作为专题片,解说词极为重要!
他几天就拿出来,我几乎不用改。非常精彩的解说词,博得观众的一致好评!
做后期的三天里,他有两天陪着我。我有时临时请他补充几句解说词,他一挥而就。
有时,我没把握,征求他的意见,他总是说,你定吧,你行!
开始我以为他对我忑放心,后来才知道他是鼓励我。也是,都这会儿了,不鼓励我怎么办呐?
有很多遗憾。如果还有时间,可以多拍点素材,如拉练的镜头,搬家的镜头。
如果还有时间,可以编的再细致些。
。。。。。。
我最得意并且几乎没费什么力气的是配乐。
我喜欢我选的音乐,很准确,很煽情。
我平时就喜欢音乐,编来不费工夫。
后期编片子的时候,都是凌晨两、三点收工。回家的路上,夜深人静。我疲劳地坐在车里,常常问自己一连串的问题。
我在干什么呢?
哪儿来的这么大劲头儿?
我怎么就敢动拍片子的念头呢?
万一做不好咋办?
当掌声响起来的时候,当老师和同学们噙着泪水向我祝贺的时候,当那天的聚会上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在忘我地尽情欢乐的时候,
我的那些问题都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