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读后感

 

史晓帆

 按:去年,在外附网上曾与马驰有过一次小小的讨论。网上的讨论对于我来说从来都无法尽兴,但两位九岁相遇却没说过几句话的老同学能够在五十岁时有机会在网上开展讨论,这本身就是 一种奇迹呵。我一直记着那次讨论中马驰提到《狼图腾》一书,我也一直记着我对马驰说我也读过此书并且写过一小篇书评。

第一次见到《狼图腾》这本书,是去年夏天回北京休假的时候。当时它赫然登上北京图书大厦十大畅销书之榜首。我也加入了汗流浃背、如饥似渴的购书者,怀着好奇心将此书翻阅了一下,但只是囫囵吞枣,并未真的读进去,脑子里却闪现出一个问题:“一本写狼的书能有什么吸引人之处呢?”

回到巴黎后,龙学武(校友李秀坤之丈夫)推荐我看这本书。龙先生属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饱学之士,他推荐的书我一定会仔细读,每次读完都不会感到失望。

这次也不例外,刚读几页,我就对《狼图腾》爱不释手了。该书有一种引人入胜的魔力,能将人的身心直接带到那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让读者直面那些淳朴善良、坚毅强悍的牧民们和那些如精灵一般聪明的大狼小狼们,与他们实实在在地生活一遭,将他们留在记忆里。

该书给人以一种独特的审美效应,一种自然之美,一种纯净之美,一种让人感到久违的美:在那辽阔肥沃、风云变幻的大草原上,大自然与动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草原人与草原狼之间、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抗争,演绎着一出又一出生动而无奈的故事。作者笔调抒情,手法细腻,却不屑于情感的无病呻吟;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和政治上的尔虞我诈也一概略去不写,书中主要部分甚至连政治历史背景都有意地淡化了。的确,在古老的时间和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面前,其余一切都显得那么渺小和微不足道,惟有一种苍凉和奇美久久地萦绕在心中。

正如题目所示,作者在书中对“狼”和“图腾”的阐述始终纵横交错,贯穿其中。就个人来说,我毫无保留地喜欢那些狼的故事,认为狼的某些生存之道,比如顽强和谋略,对于人类的生活不无借鉴之处。我也赞同由狼的命运而引发对生态环境保护这一重大课题的思考。但是,作者对“图腾”所持的观点,我却不敢苟同。狼纵然聪明,但毕竟无法与人类的智慧同日而语。狼成为古老的蒙古游牧民族的“图腾”,是历史和环境决定的,犹如龙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但在高科技的发展使世界成为“地球村”的今天,如期盼狼有朝一日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的新图腾,就似乎有些痴人说梦的味道了。对草原狼精神的期盼可能恰恰反映出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匮乏和空虚。而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关于狼图腾的讲座与对话”,实有牵强附会之嫌,可谓本书的一大败笔。

 

                                                                           2004年秋

2007.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