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
(一)1958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决定开办附属中学,经过一年多的筹备,附属中学于1959年正式成立。附中是一所高级中学,外语课分别开设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德语,当年招收209名学生。校址设在学院院内(现西院)。
1960年底,学院根据外交部指示,筹建外国留学生预备学校需要用房,按照教育部决定1961年4月附中迁往和平门外新华街2号教育行政学院原址办学。
1961年1月根据外交部关于附中应积极发展成为“一条龙”的指示,学院向教育部报送了暑期增招初中一年级学生的报告,并提出“将根据师资力量再逐步扩充,从小学办起,准备若干年后将附属中学逐步发展为完备的十年一贯制学校”。
根据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和教育部《关于开办外国语学校的通知》学院积极筹备,于1963年秋季在附中正式开办小学部和初中部,同时按绝密专业招收了小三、初一和高一学生。开设外语课改为英、俄、西、法四种。附中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简称附校)。
1963年
9月,根据教育部《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中关于“全日制中学建立校长领导下的校务会议制度”的规定,附校成立校务会议,副校长马占忠、韩铮分别担任校务会议主席\副主席。为加强对附校的领导,学院成立了由刘仲容、李棣华、罗俊才、熊正阳、王正宁组成的附校工作领导小组。
1964年至1965年附校每年分别招收小三、初一和高一新生。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附校除小六以外,共有9个年级,在校生
1440人。“文化大革命”中于 1969年从小学三年级招收新生160人。 1970年
4月学院迁至湖北沙洋办“五七干校”。同年 7月,驻学院工人、解放军宣传队报经上级批准,将附校从和平门迁回学院院内(两院)。
1979年暑期恢复从小学二年级中招生,增加德语、日语,共6个语种。
1980年5月经学院批准,附校撤销“文化大革命”中成立的革委会和所属的政工、教改、后勤三个组,实行党总支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重新建立校长领导下的校务会议,成立校办公室、教务处、政治教育处和总务处。
1983年学院党委研究决定附校暂缓招生,当年7月向教育部呈送停办附校、改办外语师资培训部的报告。1984年
7月,教育部办公厅批复同意。同年8月,学院为使附校顺利转轨,任命英语系教授张道真为附校校长兼培训部主任;殷国义为附校副校长,其他领导以及行政部门的人员不变,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1988年暑期,最后一届高中毕业生毕业离校,附校正式停办。
(二)
1959年4月在筹办附中时,学院提出附中办学的性质应该具有外语学院附中的特色,不能完全办成普通中学,也不能削弱中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教学计划是以普通中学的计划为依据,适当增加外语的教学课时,相应减少数理化和生物的教学课时,史地和其他课程维持普通中学的教学课时。后进一步明确附中为学院预科性质,在最近几年内,只办高中,目的是提高本科学生外语水平,为本科服务,在中学阶段,必须打好外语基础,同时学好一般高中文化知识。
1963年5月教育部发出《关于高等学校外语专业联合招生的通知》,为使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招收到外语程度较高的新生,以提高培养外语干部的质量,决定在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以前,组织设有外语专业的有关院校到北京外国语学院附校和北京外国语学校进行联合招生,称为“小统考”。没有被录取的学生可以参加全国统一高考。1963年、1964年、1965年均按此办法进行。1966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开始,联合招生工作未能进行。
附校领导和教师采取多种措施搞好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从1959年到1988年,附校共培养高中毕业生2000多名,为我校和其他高校外语专业输送了大批外语程度高的优秀学生,为培养高水平、高质量的外语人才作出了贡献。
(三) 从1959年至1988年,附校的主要领导干部: 一、附中时期 副校长兼党支部书记韩铮
教导主任兼党支部副书记崔启瑶 二、附校时期 1.先后担任行政领导的有: 副校长马占忠、韩铮;校长曾远辉,副校长马占忠、韩铮;
校长齐平,副校长马占忠、韩铮; 校长于维华; 校长白桂森,副校长韩维媛、阎鑫泉。崔启瑶; 校长张道真,副校长殷国义。
2.先后担任党支部、党总支领导的有: 党支部书记曾远辉,副书记李涛、马占忠、阎鑫泉; 党总支书记齐平,副书记李涛;
党总支书记于维华,副书记李涛、董承安; 党总支书记白桂森,副书记韩维媛;
党总支书记宁均维,副书记王唯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