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附校友联谊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穆小芒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木头集子》之十二:回归自然(上、下)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21#
林伟 发表于 2011-12-12 15:05:43 |只看该作者
小芒兄怎么不往校友留言版上贴了?让我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追到这个“胡同”里享受一下“文化”。

点评

王辉  严重同意!  发表于 2011-12-14 17:42:06
刘蕴企  同意  发表于 2011-12-13 01:54:21
娱乐校友、娱乐大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22#
刘蕴企 发表于 2011-12-13 01:52:01 |只看该作者
看看别人是怎么评论小芒“胡同论”的。别奇怪,小芒在外边人称“三哥”“三爷”“老三”……,谁让他给自己起了个带三字的笔名呢。
同窗们,校友们,看完了也留几句吧,写什么都行,高兴您赞几句,不高兴您骂两声,网上写手最怕的是有人看没人回话,您拿板砖拍他他都高兴。

(蓝字是网友笔名)
七荤八素
三哥好!
好文!犹如醍醐灌顶
棒喝假胡同文化住手
如今的胡同的确嘈杂
真是没了往昔的静谧

fpxjz
三爷的忽悠总是中西贯通,透着学问。偷着问下:扯淡和忽悠不是一回事吧?呵呵。
现在政府大概是想把一些胡同重新包装下,变成以前真正的四合院,一家一户的,没准跟清朝那样,是官宦人家住所,上亿万的房价。另外,就是留几条街,象是西方各国的“老城”,象烟袋斜街那样,商业为主,吸引游客。
京城地太贵,老舍时代的胡同文化大概不再会有了。

老冷
说得精彩!
去了后海几次,原来多好的地方,曲径通幽,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地方,现在让酒吧
们给糟蹋的不成样子了。

群思
顶好文!
开墙洞是现代中国特色胡同垃圾文化。

加州花坊
说实在的,我们在达二条的房子原来是有洞的,院子是个医院,那洞是挂号的地方,后来夫大妈住哪儿,肺痨病死了。现在呢,那洞开大了成了发廊。那文化就变了。我在国子监小学上学的时候,对门是个开洞的,烧饼铺,想起来那热乎乎刚出炉的烧饼真香啊!
谢谢老三的胡同论。得益不浅!

垂杨柳
我小时候住的地方周围就是八大胡同。 像石头胡同,胭脂胡同, 韩家潭、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李纱帽胡同都是经常路过,极熟的地方。 只是我后来才知道八大胡同的。 我是就近上的中学,听说有个同学的妈妈过去是妓女,我去她家时特别注意看看她妈妈,长的什么模样? 算不上多漂亮,高高的个子,脸很白净,看着是个干净利落的人,很会说话。
我家的胡同虽然不在八大胡同之列,但据说有几个院子也曾经是妓院。

七荤八素
三哥及樓上各位,我把這篇高論連同諸位的發言轉走,成不?

点评

黄晓敏  水里冒出头来赞一个。顺便问蕴企姐好。  发表于 2011-12-15 22:12:43
王辉  还差伞儿点评,后面补上  发表于 2011-12-14 17:38:04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3#
林伟 发表于 2011-12-13 08:41:59 |只看该作者
建议把三哥从胡同押解到大街上接受板儿砖。
娱乐校友、娱乐大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4#
穆小芒 发表于 2011-12-13 19:25:53 |只看该作者
谢谢蕴企把“屯”子里的帖子都搬来了。
写出来,供大家一笑,等再过些个年头,N零后就更不知道胡同是什么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5#
穆小芒 发表于 2011-12-13 19:30:20 |只看该作者
林伟 发表于 2011-12-13 08:41
建议把三哥从胡同押解到大街上接受板儿砖。

林伟老弟,斜街小巷,曲径通幽,了解胡同就得去钻。欢迎拍砖,当然也可以拍豆腐。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6#
穆小芒 发表于 2011-12-13 19:32:37 |只看该作者

胡同童谣(上)

            “一年级的小豆包儿,一打一蹦高儿。二年级的小不点儿,一打一瞪眼儿。三年级的耍大刀,四年级的上子弹,五年级的一开枪,六年级的都滚蛋!”

            你会说,或听过这首童谣吗?不会说,没听过也没什么,但你肯定经历过“小豆包儿”和“小不点儿”的年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怀怀旧,说说胡同里的童谣吧。

“小小子儿,坐门墩儿”

            “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干吗呀?点灯说话儿,熄灯做伴儿,早晨起来梳小辫儿。”

            这是我记得最清楚的童谣之一,到不是从小就好色,而是民间坊里的幼儿早期教育的结果。童谣是背“人之初、性本善”,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之前的启蒙教材。教育者以奶奶、姥姥者上岁数的女性居多。

            “儿”化音的朗朗上口,问答式的趣味活泼。刚开始,可能就是跟着哼哼叽叽的,慢慢地会说上最简单的第一句“小小子儿”和最后的“梳小辫儿”。说到“梳小辫儿”时一定很用劲儿、很卖力气。可能是知道结尾了,更可能是,说到这儿,奶奶、姥姥的肯定会大大表扬一下。

            什么时候开始这类学前教育,没准。通常是看小孩子学说话流利的程度。口齿清楚地,一岁半、两岁就开科取士了。其实,你有或者没有奶奶或姥姥都不重要,因为,院里,乃至胡同的任何一位老年妇女都会义务来教你。

            当然,血缘的远近和教育的态度还是很有关系的。亲奶奶和姥姥会认认真真地教,一遍一遍的。客座教授们多少有些不负责任,动不动会逗一句,“要不要媳妇啊?”照现在的章程,严格点儿叫“性挑逗”或“骚扰”。

            不过,也不能全怪老奶奶们。当被问到该问题时,小小子儿们,通常会脸红,害羞,老太太们看到童贞的羞涩,都会裂着缺牙少齿的嘴,开心地笑。

奇怪的是,那么小的孩子,还没到懂“男女授受不亲”的时候,怎么就会不好意思呢?! “人之初、性本色?”

“水牛儿、水牛儿”

水牛儿就是蜗牛,是小小朋友的最早生物课内容。好像下过雨后,特别多。

蜗牛老实,慢吞吞地爬。不会咬人,比所有其它的动物都温柔,所以是所有小朋友的朋友。

蜗牛有一个薄薄的壳,像个螺丝转,头上竖着两只高高地触角,仔细看,才能看到它的两只眼睛居然是长在触角上的!身体软软的。慢慢往前蠕动时会分泌出黏液,这些黏液可以帮助它行走,还有防范蚂蚁等其它昆虫的作用。

被抓住后,立即缩进它的壳里面,藏的紧紧的,它有很强的忍耐性,就是不出来。但小朋友们并不想看它是怎么藏着的,我们想看它怎么爬,怎么吃东西。总藏在里面可不行。怎么把它请出来呢?那就要唱“水牛儿”这首歌儿了。于是,围着蜗牛的几个小孩儿就不约而同地唱起来:

“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你爹你妈给你买了烧羊肉,你不吃,喂猫吃,猫不吃,喂狗吃……

我们唱的时候,并不知道蜗牛不吃荤,总想着烧羊肉是多好的东西啊,你还不出来尝尝?! 也不知道,反而是有人要吃它的肉!小小的蜗牛竟是道大菜,法国人将其视为第一美食。

小朋友的耐性也不差,一遍一遍地唱着。不知道是因为没人动它了,还是被童声合唱的真诚所感动,蜗牛真的就慢慢露出了尖尖的小脑袋,然后,左一下右一下,甩出了藏着的犄角。还是慢慢地,伸展了身子,开始爬起来。小朋友们都高兴了,开心地看着它一点儿一点儿地蠕动着。认为是歌声召唤了它。

在我的记忆里,那时没有哪个小朋友去弄死它。最调皮的也不过是用手碰碰它的触角,自己反到吓得比蜗牛还快地缩回了手。

上小学后就再也没玩过蜗牛了。再次和蜗牛打交道是数十年后。一天,上幼儿园的儿子不知怎么抓了一捧蜗牛回来。随手就放到洗手池子里了。因全家马上出去,谁也没在意这事儿。等再到家一看,放在洗手池里的蜗牛一个都没了。可是,墙壁上、天花板上、窗户上,蜗牛散花了!而且,它们奔向自由的路线,一条条的黏涎清清楚楚地留下来,以行为艺术的方式给我们家墙上留下一幅印象派作品。

“拉大锯,扯大锯”

拉锯扯据的儿歌是有动作的,两只手要拉着对方的两只手。一边哼着词儿,手要交错着一伸一拽的,真像在来回拉扯着大锯一样。比只是用嘴出声更多了动作,小孩子更投入,好玩儿啊!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接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

和《三字经》似的,短捷、易念、但哪个小朋友都不会问,为什么是姥姥家唱戏,奶奶家唱不唱呢?要是都唱,不就可以去两个地方玩了吗?!

孩子的心很容易满足。特别是最后,肯定会脱离了童谣的歌词,大人总会叫着孩子的名字:XXX也要去。孩子高兴了,在小小的脑海里憧憬着姥姥家唱大戏的那一天。

其实,有几个孩子的姥姥家是请的起戏班子的呢?孩子会期盼着那渺渺无期的一天,唱戏,用现在词汇来说是“虚拟事件”。不像现在,家长要是说“乖乖的,到时候带你去迪斯尼。”那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儿呢。迪斯尼太具像了。孩子们都知道在哪儿,肯定吵着闹着要去。

和身体有接触的还有一首:“摩挲摩挲肚儿,开小铺儿,又卖油来又卖醋。”

大人肯定要在最后用手去摸摸小朋友的肚肚。小朋友知道将要发生的事,也在等待着。所以,刚到“卖油卖醋”那儿,小朋友马上就用小手捂住肚肚,开始咯咯地笑上了。

像这种互动式、欢乐式教学法,没有任何一个教育机构或学校采用过。只有在胡同里、在四合院里、在家长里短的爷爷奶奶教育中生存着。

点评

王辉  小时候我一般都大叫,我也要去。。。如今的小孩儿好像都没了这般无忧的快乐,打幼儿园就开始竞争了。  发表于 2011-12-14 17:40:33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7#
穆小芒 发表于 2011-12-13 19:34:51 |只看该作者

胡同童谣(下)

“小耗子儿上灯台”

“小耗子儿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叫妈妈,妈不来,叽哩咕噜滚下来!”

多可怜的小老鼠啊!没吃到油,还摔下来了。那时没认为,也不知道后来它们竟是四害。

儿化音、象声词、画面般的语句、喊妈妈的依赖心情、让小朋友记住了,哪怕是四害的小老鼠。这和迪斯尼的米老鼠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童心是善的,是平和的,是爱的。

在孩童的脑海里会幻化出动画图象,一只可爱的小耗子,爬上高高的桌子,又很费力地爬上滑溜溜的油瓶子。但是瓶口又小又窄,根本吃不到油。想下来,往下一看,妈呀,这么高啊!!

小耗子吱吱地叫,肯定是叫妈妈呢!小朋友在这种情况下,也都是要叫妈妈的。可怜的小耗子,竟滚下来了。想想往下摔的样子,小朋友眼睛一闭,身子都要哆嗦的。

女孩子的歌谣

有几首歌谣,好像女孩子唱的多,因为她们跳皮筋。

“小皮球,香蕉梨,马莲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儿,小孩儿的名字叫花篮儿。”

几个小姑娘,拉着长长的皮筋,从脚踝骨那么高开始,一只脚在皮筋的内外来回点地,或卷起皮筋跳出花样来。另一只脚也是不停地配合跳动着。不出错的,皮筋的高度一点儿一点儿升高,最后是“大举”还是“高举”,即将手高高伸直过头, 那就有难度了。

男孩子好像都不玩跳皮筋,或认为那是女孩子的游戏。男孩子是弹球、拍洋画、撞拐什么的。女孩子们旁若无人地大声唱着,想装听不见也不行啊。嘴里也跟着哼。远远听着,斜着眼看着女孩子婀娜跳跃的身影,那长辫子、红裙子跳的真好,心也在跳。

游戏童谣

和游戏有关的童谣就更多了,那都是属于六、七岁以上孩子的了。

“捉迷藏”是每个小朋友都玩过的游戏,要有一个被手绢蒙住眼睛的小朋友去摸其他的小朋友。在蒙上手绢后,这个“临时的小瞎子”要被另一个小朋友领着转好几个圈,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让他找不着北!”转的时候大家一起唱:

“拉瞎,拉瞎,拉到河里喂王八,王八不吃瞎子肉,瞎子回家挨顿揍!”

这些多少有点儿诅咒的语言,小朋友们并不计较,大家都是开心地笑着,拍着手唱着。一定要把那位蒙眼的转晕。轮到自己当“瞎子”,也是要被“喂王八、要挨揍。”玩呗!要是学了洋字码的话,就用:So what

转的早就分不清东西南北的“瞎子”,两手乱摆,其他小朋友总要趁机靠近他,摸他碰他一下。待他反应着,向摸他的方向抓去时,摸他的人早逃出好几步远去哈哈笑了。当然瞎子也不傻,使劲抽鼻子或眨眼皮,蒙着的手绢慢慢松动了,借着从缝隙里透出的一线光亮,一把就会揪住想过来占便宜的主。

“木头人”的游戏也有趣。选一个人去追其他的人,只要手一碰上那个人,那个人就要去追赶别人了。但在看到跑不掉时,被追的人只要立即立正站好,叫一声“木头人”追的人即使手碰上也无效。但“木头人”是要经受考验的。这就要唱或朗诵那首歌谣了:

“我们都是木头人,一不许哭,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看谁的立场最坚定。”

在这种情况下,谁的立场都不坚定。特别是追的那个要是个调皮小子,会把脸跟你贴的很近很近,看你笑不笑,看你露不露门牙!

粗俚凡俗

“小白兔白又白”是幼儿园小朋友的歌谣。不属我们胡同小子的。

胡同的有不少很俚俗的,或者说“不雅”。像:

“报告司令官,没有裤子穿,穿个小裤衩,露着肚脐眼儿。”

“跟人学(xiao),一嘴毛,跟人走,变花狗。”

“剃头师傅技术高,不用剪子不用刀,一根儿一根儿往下薅,薅的满头起大包,到了医院就开刀,回家发成大面包。”

“这么好的天儿,飘雪花儿,这么好的小孩儿,没脚巴丫儿,这么好的老头梳小辫,这么好的大姑娘秃脑袋瓜儿。”

……

童谣有很多,各地还有各地的不同。

生存在胡同和四合院里的童谣,是孩子们早期教育的最直接和最易接受的口语教材,还是了解并最终要融入的社会入门课。随着胡同和四合院逐步成了残垣断壁,继之而起的是一幢幢钢筋水泥的大厦。当门硄当一声关上时和外面的世界就隔绝了。

当走在楼群中,听到叮叮咚咚地钢琴练习曲,听着黄毛稚口的童音在ABC地咿呀着,我儿时的亲切熟悉的童谣已渐行渐远……那些朗朗上口的词语也将随我们的离去而离去……

社会进步了。

点评

刘源  写得生动有趣,很爱看!  发表于 2011-12-14 13:14:17
林伟  小芒兄不肯背井离乡,俺只好天天串胡同了——谁叫咱喜欢呐!  发表于 2011-12-14 08:04:29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8#
王辉 发表于 2011-12-14 17:36:08 |只看该作者
刘蕴企 发表于 2011-12-13 01:52
看看别人是怎么评论小芒“胡同论”的。别奇怪,小芒在外边人称“三哥”“三爷”“老三”……,谁让他给自己 ...


自砚字语 - 伞儿

老三哥也是,躲班里闷得儿蜜。进校网常论坛一溜达走人,一有班的概念,其实就有点儿小家的概念,有时还不太好意思有事没事开门探头儿乱瞧。今儿还是在林伟围脖上把“三哥听琴探老友”一把鼻涕一把热眼泪地读了。三哥大作都走出国门了,咋不能像林伟说的走出班门?太恋家!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9#
穆小芒 发表于 2011-12-15 13:17:42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刘源、小辉、林伟的帖子。蕴企是俺班友、荒友+网友,更得好好谢谢。
几位都提到把帖子整的“校友留言”那嘎瘩去,放在班级论坛挺小家子的。犯了只种自留地,莫关心大集体的错误。不是没想过,只是觉得“留言”是个三言两语、聊天说话、新闻趣事、比较跟形势的场合。老木的东东贴上去不伦不类的,想想还是种在这一亩三分地上算了。
《胡同系列》写好了的有五篇,还在慢慢写,想起个题目来就码几个字儿。蕴企说净整些“过去时”,莫法子,现在比较得瑟的事儿没什么感觉啊。
再次谢谢各位。只当逛大街顺便到俺们这小胡同里来串串门,无上欢迎。

点评

黄晓敏  也跟来钻胡同儿。真是花香不怕胡同深啊,隔多远都闻见了。  发表于 2011-12-15 22:10:1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30#
穆小芒 发表于 2011-12-16 07:52:28 |只看该作者
晓敏,把你那《蓝色海岸》亮亮吧。外附人喜欢绘画的校友多,涂出了名堂的也不在少数。让俺们方外之人也长长见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外附校友联谊会 ( 京ICP备5048890号 )

GMT+8, 2024-5-8 11:04 , Processed in 0.044434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