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附校友联谊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穆小芒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木头集子》之十二:回归自然(上、下) [复制链接]

Rank: 1

11#
张秋云 发表于 2011-12-2 15:42:24 |只看该作者
刘蕴企 发表于 2011-11-30 21:56
58 团军务股已办理补证业务,上网办证,立即生成。还有那位在兵团结婚的可照此办理。

小芒:你就知足吧,我的也是小奖状似的没照片的结婚证,在咱团办的。我们连的早我几个月登记的几对,连这个也没有,当时什么都没有,给了张欠条,让以后去补,几十年过去了,不知上哪儿补领,他们就凭着一张欠条过了一辈子。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2#
穆小芒 发表于 2011-12-3 19:56:09 |只看该作者
张秋云 发表于 2011-12-2 15:42
小芒:你就知足吧,我的也是小奖状似的没照片的结婚证,在咱团办的。我们连的早我几个月登记的几对,连这 ...

秋云,你看看怎么收买我一下。否则,我准备向有关部门举报一哈,有银是山寨婚姻!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3#
穆小芒 发表于 2011-12-3 19:58:21 |只看该作者

平安夜鹭岛听琴

            一直想到厦门去探望一个人,但由于各种原因再三拖延,竟至过了十年之久。趁着2010年还有两星期年假,决定一行,并没有特别安排,赶到那里恰好是圣诞前夜,中午到达,有人送票,“黄安伦作品专场音乐会”。这是黄安伦在国内的首次个人专场,由厦门爱乐乐团演出。

            早就听过黄安伦的大名,但还真没有欣赏过他的作品,没想到竟在厦门如愿以偿。

            当晚演出的曲目有《金帆号角第四号》、《F大调大提琴协奏曲》、《卖火柴的小女孩》、交响诗《巴颜喀拉》。

            《金帆号角》是写给北京第一零一中学金帆交响乐团的,共有四首。说起“金帆交响乐团”还有个故事,打倒四人帮后,中国越来越呈现对外开放的姿态,来华访问的层面越来越广,有一德国教育代表团访问结束时提出,他们希望能派一个中学的交响乐队来华进行交流访问。这个希望提出后,教育部门那是猫踩电门毛爪啦!北京市文革前也就是景山少年宫有西洋乐器演奏组,哪所中学拥有自己的交响乐队啊!可是,泱泱大国的面子是最重要的,于是,中央音乐学院的指挥们全体被紧急行动起来,原指挥系系主任黄飞立,也就是黄安伦的父亲,还有全国一流的指挥家们李德伦、郑小瑛等统统投入组建和训练。结果就不说了,举国体制的能量非它国可比,半年后竟与有着数百年音乐传统的德国孩子们同台献艺。金帆如今也已经很品牌了。

            F大调大提琴协奏曲》是黄安伦特为旅加的大提琴演奏家张力科写的。该作品多次修改,当晚是最后定稿本的首演,而且是由张力科本人演奏。应该说,这个大提琴曲是当晚的重中之重。

            分为三章的乐曲是询问、探索、奋争及辉煌的完美历程。大提琴在主弦的表现上激情、热烈、追求、坚毅而且深沉。琴弓在高音区的跳跃、颤动、在中低音区的连绵、柔韧的倾诉着磨难和抗争、迷惘和凝思、觉醒和升华。

            张力科深深沉醉在演奏中,头略略低垂,身体随弓弦的进退而微微仰俯,几节刚劲而快速的旋律,左手不是在按弦而是在点击;而悠长的段落,弓弦似乎踏步在漫漫的旅途中,人和琴合成了一体。

            张力科和黄安伦是小学同学,中学又同在中央音院附中,共同经历了文革、一起到部队接受改造、后来又相继出国,历尽坎坷……黄安伦很早就说过要为张力科专门谱写一部大提琴曲,半个世纪,这个承诺兑现了。黄安伦将心绪化作一个个音符,张力科则把情感注入琴弦……

            听众们深深为这首曲子震撼,长久起立鼓掌,为曲子的成功,为演奏的出色,也为黄张二人的情谊。

            第二天,去参观由于美国间谍卫星拍下令五角大楼惊为导弹发射基地而一举闻名的福建土楼,上车后发现黄安伦和张力科俩位也在。真是无巧不成书,更妙的是,我凝视了张力科一会儿,对他说:“张先生,还记得7x年夏天骑车去勾崖玩的事儿吗?”“勾崖,啊,对,你是?”

            我是谁其实并不重要,而这份机缘巧合令全车人惊叹。

            旅行团的明星当然是黄大师和张大师俩位,中午吃饭时,有人提出让俩位大师讲个故事。黄安伦沉思了片刻,开始道:

            “那是70年代末了,我在石家庄参加排练,一天排练结束时已经很晚了,好在排练场离驻地不远,我和另一个同学决定走回去。刚出了排练场,就听到传来一阵唢呐声,说实话吹的很一般。但什么人这么晚了还在演奏呢?也许是搞音乐的特性,也许是好奇心让我们循着唢呐声而去。等我们看到吹唢呐的人,心里一阵难过。是个盲人,在他身前放着几张奖状样的东西,我们拿起来看,竟是位立过军功的残疾退伍军人。”

            “我对他说,大叔,别吹了,天黑了,没人听了,回家吧。随手将乐团晚上发的夜宵塑料袋里的几块蛋糕放在他手上,盲人连声地说道:‘谢谢好心人,愿你父母安康!你阖家快乐!’”

        “我们走了,没走多远,断断续续的唢呐声又响起来了。到了驻地,我问同伴,今晚上要分你的蛋糕吃了。谁想同伴说:‘什么?看你撂下了,我也把我的给他了!’”

        “若干年后,8X年,又去石家庄。在火车站附近,突然又听到唢呐声,我一听,就知道是那个盲人。赶紧找过去,果然,还是他!只是更显瘦弱苍老,身前的几张纸也已经粘贴的不像个样了。我蹲下,看到他前面的小铁桶里稀稀拉拉的十来个钢蹦和几张毛票,于是掏出50元钱放到桶里。只听那位盲人喃喃道:‘谢谢好心人,愿你父母安康!你阖家快乐!’”

            “我想,这几句话是他背熟了的,见谁都这几句。默默站起身想走,不知哪儿来的念头,我问他:‘你还记得XX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有人给你一袋蛋糕吗?’盲人答道:‘记得。谢谢好心人,愿你父母安康!你阖家快乐!’我听怎么还是这一套呢。是了,送他东西的人肯定不少,好几年过去了,哪能记得住呢。”

            “我转身要走,没想到,他又说了一句:‘不是一袋,是两袋。’”

            “我眼泪哗一下就下来了,掏出钱包,将里面所有的钱全塞进他的小铁桶。我跟来接我的电视台的人说,你们来拍吧,多感人的素材啊!”

            “第二天,我跟电视台的人赶到车站,转了好几圈,没有看到那个盲人,只见几个穿制服的人走来走去的。我向他们打听那位盲人, 回答是,没有这么个人。从来没有过!”

            故事讲完了。黄安伦沉默了,一桌人都沉默了。

            我的脑海中竟然响起了《卖火柴的小女孩》音乐。英国芭蕾舞大师玛克芳婷在听完这部曲子时热泪盈眶连连说“非常、非常、非常好!”安徒生讲的故事也发生在平安夜。

            还有一位一定要提的是被黄安伦称为“大妈”的人,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郑小瑛。82岁高龄的郑小瑛当晚除了指挥,还在《卖火柴的小女孩》演出中担当朗诵。黄安伦小时候也是皮的可以,在音院附中给老师们起绰号,管李德伦叫“李大爷”,管郑小瑛叫“郑大妈”。在这场演奏会上,黄安伦可是毫无忌惮的“大妈、大妈”的叫着,结束后更是将听众献给他的鲜花转赠给了恩师郑小瑛。            

            演出非常成功,听众们一再鼓掌。为黄安伦的作品,为张力科的演奏,为郑小瑛与黄安伦的师生情谊。

            我也使劲儿地为他们祝贺,并走上前去拥抱了“大妈”郑小瑛,她就是我特意到厦门要拜访的人,家母的发小,一生的挚友。

点评

王辉  多亏林伟围脖儿,在那儿跟着听的琴!  发表于 2011-12-14 17:43:04
林伟  真性情,好文章! 建议上《外附人》、《外附文集》,还有《人民文学》——哦,对了那嘎达不归刘大主编管。  发表于 2011-12-13 08:56:28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14#
刘蕴企 发表于 2011-12-3 23:57:4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蕴企 于 2011-12-3 11:33 编辑

金帆交响乐团,现在巨多中学的交响乐队都叫这名。

找到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视频,作曲黄安伦,指挥陈冰 朗诵郑晓瑛。在56。com   

我还是比较苯,没转过来。另外找了一个,贴在下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15#
刘蕴企 发表于 2011-12-4 00:06:34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6#
穆小芒 发表于 2011-12-5 09:39:52 |只看该作者
那场音乐会的录像可以在“黄安伦”的名下搜索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7#
穆小芒 发表于 2011-12-8 18:07:01 |只看该作者

胡同文化(上)

            曾几何时中华大地刮起了一股“文化风”。“文化”强省、“文化”强县的口号不绝于耳,为了争个历史上的酸秀才,几个地方打得一蹋糊涂,甚至传说中的人物也突然都找到自己的户籍了,而且不是一个,这要是真给发身份证的话,还挺不好整。

            在北京的胡同住了几十年,左邻右舍的聊天侃山,没谁张嘴闭嘴说文化的。除了皇城里边和外边的传闻,就是张家长李家短,三蛤蟆五只眼的话题。

            胡同,并且被文化了是近年的事儿,特别是:

让南锣鼓巷闹的

        报纸杂志上有关南锣鼓巷体现了北京胡同文化的报道、特写、随笔一篇接一篇,来北京旅游的外地人和外国人如果不去转转就跟没爬长城和没吃烤鸭一样好像没到北京,很没面子的。

写过一篇小文《南锣鼓巷是胡同文化吗?》,对南锣鼓巷的现状表示了绝然不同的看法,南锣鼓巷绝对不是文化,更与胡同文化扯不上。说句不客气点儿的北京话,扯淡!

在南锣鼓巷北面口对口的还有北锣鼓巷胡同,南锣鼓巷里人挨人的,能把脑浆子都挤出来了,也没人往北边那个口进去看看。为什么?北边没文化?

南锣鼓巷从前,还不是很远的从前,20年前吧,南北两边一样。现在唯一的不同就是南边把院墙开了洞,把住家改成铺子,茶吧、咖啡吧、就文化了?哪这文化也太贱点儿,欠给两大嘴巴?!

什么是文化

            实在气不忿,话糙了点儿。还是回到比较文明的轨道上。先看看“什么是‘文化’”?老祖宗是怎么说的?

            汉代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晋束皙《补亡诗.由仪》:“文化内辑,武功外悠。”

        前蜀 杜光庭《贺鹤鸣化枯树再生表》:“修文化而服遐荒,耀武威而平九有。”

      以上三位对“文化”的解意均为“文治教化”。

      《辞海》对“文化”的定义有三:1、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2、泛指一般知识;3、古代封建统治者表述的文治教化。

      《新华字典》多一条: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中文的“文化”对应成英文,用了三个英语词:culture、civilization、和literacy。这三个词基本上可以和《辞海》及《新华字典》的解释对应起来,但又各有所偏重。

Culture: the total of the inherited ideas, beliefs, values and knowledge, which constitute the shared bases of social action; the total range of activities and ideas of a people; artistic and intellectual pursuits and products tared; excellent in the arts, letters, manners, etc. 指:人类知识、信仰、行为、价值观念和艺术之总和,定义偏向“文”;

Civilization: an advanced state of human society, in which a high level of culture, science, and government has been reached. 既有culture的含义但偏向“文明”、“进化”,这个词更接近“化”;

Literacy: the quality of state of being literate, especially the ability to read and write. 则意为更具体的使用文字的能力和知识程度。

      如果我们还承认《辞海》和《新华字典》是汉语的指南及权威的话,及相对应的英文词义中没找到一丝关于“文化”是把民房改成小卖部的内容,和任何经营活动均无关,是否应该更认真地探讨一下什么是“胡同”“文化”。

      为把问题探讨更清楚些,下面我们来看看什么是“胡同”。

什么是胡同

            《新华字典》:巷;小街道。

            《辞海》:元人称街巷为胡同,后北方用为巷道的通称。

        有意思的是北京出版社出的《北京土语词典》对“胡同儿”的解释:1、街巷,一般路较窄,以别于大街。单说时“同”变为去声、儿化,重读。如:“穿过一条胡同。”但在巷名中,“同”不儿化而轻读。如:“花枝胡同”。 考据家或说是“門+共”(即“巷”)的分音;或说是“衚衕”变来;或说是蒙古语hottog 的音译。原义是“井”引申为“市井,坊巷。2、旧时北京人所说的“逛胡同儿”,“胡同儿特指妓院所在之地,前门外有“八大胡同儿”。

            书读到这儿可能开始有点儿意思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18#
刘蕴企 发表于 2011-12-8 22:35:09 |只看该作者
有意思,好像咱老用过去时。现在人有文化没文化的都用 ing 。
胡同里扒了院墙开买卖多有文化,能跟扒城墙比吗?您有年头没见城墙了吧?王掌柜开茶馆那时候就添小丁宝了,王家孙子辈的现在还不兴改开酒吧、咖啡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9#
穆小芒 发表于 2011-12-10 18:20:54 |只看该作者

胡同的功能

            胡同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或其功能是什么?

            让我们看与胡同差不多同时诞生的关汉卿同志是怎么用这个词的。他在杂剧《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写道“你孩儿到那江东,旱路里摆着军马,水路里摆着战船,直杀一个血胡同”!哇,这个很酷!比动漫里面哼哼唧唧对话十来页,动作两、三下截然不同。

            这里的“血胡同”,就是“杀出一条路”来。胡同、胡同,通道。

            清朝,袁启旭《燕九竹枝词》“鞭梢乱点出胡同,道遇诸王一阵风。”胡同里纵马扬鞭不说,上了大道几个官二代就飚上了。看这潇洒劲头!跟今天二环上飞保时捷有一拼。

            再进一步探讨一下,这是个什么样的通道呢?

            北京胡同两侧是一家挨一家的四合院。不管这四合院有多大,大到像恭王府一样占了多少亩地,或小到仅有一进深的小院,外面就是由胡同串通起来。

            说白了,胡同是以居住为主要服务内容的,不是用来开铺子的。笔者在北京曾先后在国子监、和小经厂两个胡同里住过,记忆中,这两个胡同至少在五十和六十年代是没有哪家凿开院墙开小铺的。

            店铺都在“街”上。连接或串通若干条胡同的“街”是为居住在胡同里的人提供商品的地界儿。街概念比胡同要大。这点在英文里的表述也是同样的,小巷/胡同=lane;街/大道=streetavenue

            六十年代时记得的胡同里的一个小铺是北锣鼓巷和分司厅胡同交叉的十字路口处,有一家卖豆汁儿的。因为经常照顾它的生意,所以记得很牢。再后来在小经厂胡同里开了一家粮店,最近的杂货店在小经厂南口东边把角的地方。分司厅胡同口,临安定门内大街了,北边把角原来是卖南北豆腐的,南边把角是家牛羊肉铺子。

            但是,不管从哪条大街一拐进胡同,人声鼎沸、车马萧萧之声立即淡静下来,这就是胡同。胡同是住人的,不是来开店的。

胡同文化

            住人的胡同里有文化吗?当然有!因为人本身就是个文化载体。

        笔者给胡同文化所作的定义:居住在四合院中老北京人的生活风貌、习俗观念、道德意识、邻里关系的总合。老北京人的典范生活方式。

            除了这些软的,概念性的内容,胡同文化的硬件其实多的数不胜数。随便举几个例子,如:

            四合院:就这个题目至少可以制造出几十个博士。

            大门脸:对了。就这大门的门对子、门槛儿、门墩儿、台阶儿就多少文化在上面。据说北京最大的门对子是元世祖忽必烈请大画家赵孟頫写,并刻在城门上“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瞅瞅人家这气势。

            还有个门对子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同志写的,“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一个要饭兼和尚的,当了皇帝,工作岗位变了,这学问也就长了,跟现在官场上是个官儿的就拿得出博士名片也差不多。这个对子是朱皇帝为了体现和谐社会与民同乐,马上要过年了,这家骟猪的屠户门口还没对子,于是御笔一挥而就。够对仗,也有气势,当时还不兴文字狱,否则,杀猪=朱,肯定是个灭九族的罪。

            北京的胡同和它的文化随着元、明、清积淀了数百年。

胡同的封闭与没落?

            在查找有关胡同的资料时,看到了汪曾祺老先生写的《胡同文化》,老人家满怀忧郁的写到,胡同的文化是封闭式的、没落的,北京人的特性是“忍”,当面对改革开放大潮时,旧的民居让位给了高层大厦,胡同文化早晚如同那个“拆”字一样随着推土机的轰鸣而消失。

            很尊敬汪老先生,但对其此文的观点实难苟同。前人诗句中有“后衕环村尽溯游,凤山寺下换轻舟。”胡同并不封闭啊!

            胡同的“同”字,“通”也。通道啊,是四合院与外界的交流渠道。一座城市其实就如一个人体,假如四合院是人体里的细胞,胡同就是微细血管;大街就是动静脉;商业区、娱乐区就是五脏六腑;城市的管理机构或国家的政府机关(紫禁城)就是心脏。一个拥有古老文明和文化传统的城市,只要有序的运作,与住所的具体形式关系并不大。

            拿法国首都巴黎作个例子。

            巴黎,法国的首都,欧洲的心脏。作为一座城市,巴黎也是倍受摧残。直至1852年,拿破仑三世任命奥斯曼男爵负责巴黎的城市规划和建筑。奥斯曼针对巴黎众多的木质结构建筑也是大搞拆迁,毁了不少古迹。但他以砂岩为主的建筑模式,及当年定下的建筑高度不得超过37米的规定,至今仍在遵守。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失败之前,革命者们对巴黎进行了火的洗礼,烧的很惨。多亏了奥斯曼的砂岩政策,使得后来的再建能有所依据。

            在原老巴黎城墙的范围内,约105平方公里,有20个行政区,直至今日基本保持了原有风貌。塞纳河两岸的步行道仍是石子铺就,傍晚在这里漫步,除了欣赏旖旎在圣母院尖顶上的落日余晖,真会令人想象到当年豪华马车辚麟穿行,马蹄踏出点点火星的景象。不经意间你可能就会看到路边的房门上挂着一块铭牌,托尔斯泰曾于几几年至几几年居住在此、肖邦于那年病逝于此。巴黎公社社员最后的防守高地孟马特很像当年的天桥,是贫民阶层的娱乐场所。那个著名的红磨坊至今仍在大跳“康康舞”,而曾接待过诸如“塞尚、高更、毕加索、凡高、乔治.桑等著名艺术家的“兔子咖啡馆”,推门进去仍是低矮的顶棚,挤挤巴巴的小桌,还原汁原味着。   

            巴黎在近百多年间没拆老房子,也没进行城区的表面改造(实际上,巴黎对古城的排水和地铁交通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和更新,干的是实事)。

其实,古老和青春并不矛盾,传统与革新亦非对立,关键是 如何看待它们并采取什么手段。胡同文化真的和开咖啡馆,经营小铺没什么太大关系。

对胡同文化的寻觅不可能在售卖情绪的店铺中获取,也不可能用猎奇的手指浮光掠影的数码下几张鲜亮的照片就算洞悉,肤浅是当下的通病,不可能真正的读懂胡同。胡同文化是居住在那里的老北京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生活滋润出来的,是静谧、是祥和、是温馨、是恬美、是无穷的回味和想念……

            现在我们只能幻想一下,如果当初能接受梁思成先生的建议,将首都建在北京古城外,把一座古老的城市完整的保留下来,哪将不仅是对中国,而是为全人类留下一份多么无比珍贵的遗产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20#
刘蕴企 发表于 2011-12-12 02:01:28 |只看该作者
我认识一位老者,一口地道的北京话,他是48年到美国的,至今乡音不改。跟他聊天说起北京,建议他回来看看,他说:回去过两次,不想再回去了,没什么好看的了。我理解,他是说没有他想看见的东西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外附校友联谊会 ( 京ICP备5048890号 )

GMT+8, 2024-5-19 22:38 , Processed in 0.04524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