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附校友联谊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穆小芒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朗诵诗稿 [复制链接]

论坛元老

鱼儿离不开--开水

Rank: 8Rank: 8

61#
倪庆云 发表于 2009-9-11 14:15:24 |只看该作者

那小和尚说着,便闪身一旁,从腰间猛然抽出一个物件,吓了木头一跳。木头定睛观瞧,却原来是小和尚平时咏经所用之木鱼也。心下思忖,此木非彼木也。不然,俺这头上不知要起多少蚕豆包儿呀。只听那小和尚又说,大施主来的真巧,俺师傅自打头年闭关修炼,今日午后才得出关,吩咐说,一旦看见一位形同古木,头顶冒烟,脚踏风火轮的施主前来,定要速速通报。时才俺在这里已经观望多时,因饥困交加,打了个盹,未曾想施主身形如此之快已然入的山门,不愧是宝典上功夫已练得化境。眼看天时已晚,施主不如就留在寺中。虽说施主现已还俗,想当年,也是同门中人,这寸土之地,请莫闲狭窄,一同对月吟诗你看如何?

有道是: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云----不知哪里的风吹散了又聚拢,心----不知道何时还在跳动, 人----总是在寻找那一刻,聚----永远是分的朦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2#
穆小芒 发表于 2009-9-11 20:22:28 |只看该作者

木头回应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意境绝佳。但方外之人这走相,看似风火轮,实在是罗圈腿,从域外双腿蹦到此地,已然累残。你师傅难道没教你应该:坐,请坐,请上坐!”

小和尚撇撇嘴:“想什么呢你,脑子有病是怎么滴?还惦记着‘茶,上茶,上好茶!’是不是?”也不知从哪儿抄起个瓢,到水缸里舀了半瓢水,说:“渴啦?喝这个!农夫山泉整来的!”

木头看了看那混浊不清的水,“怪不得人家说‘白水为泉,日日昌。’出家人怎能如此欺生?!”

小和尚眼一斜:“咋地,给你水喝还嫌这嫌那的!水去说法,衣单论禅!禅法:心有灵犀一点通!不爱喝,就不喝。少整那么多力格楞!”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12 13:38:11编辑过]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63#
周莉莙 发表于 2009-9-11 22:42:30 |只看该作者

             昔日的两位师兄弟一边儿喝着一边儿没大没小的聊着,不知不觉夜幕低垂,明月高悬,银河长泻,木头头顶儿上冒的烟火也渐渐息灭。看官有所不知,这木头白天里浑身的劲头儿全靠这头顶儿上的烟加油,这油烟要是灭了,木头也随之瘫软成一堆烂泥,欲呼呼睡去。再看身边的小和尚早已酣声大作。 看官又有所不知了,这小和尚一向是沾点儿肉腥子就睡,更何况今儿是几个大猪肉包子下肚。要不是因老同修到访,给个面子,小和尚才不会硬撑到现在。


              月光如水,沙窗树影,满目荒凉,触发了木头的乡愁离情。反正被这小师弟吵得睡不着了,木头独自吟起了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诗句,突然对小和尚充满怜惜之情,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更何况我俩曾相识。正是:口十心思,思乡,思友,思父母 。

一去二三里,前村四五家。高楼七八座,八九十枝花。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4#
穆小芒 发表于 2009-9-13 18:50:50 |只看该作者

            木头感慨乡愁,信步踱出寺门,沿后海岸畔,逶迤而行。想当年取荷叶煲粥、捞水虫饲鱼、踩脆藕尝鲜、荫垂柳下钩。。。有曲云:

            “可正是清明时候,却言风雨替花愁。和风渐起,暮雨初收。俺则见杨柳半藏沽酒市,桃花深映钓鱼舟。更和这碧粼粼春水波纹绉,有往来社燕,远近沙鸥。”

            这:水少沙出,区鸟鸥飞。却也消得思乡之念。

使用道具 举报

论坛元老

鱼儿离不开--开水

Rank: 8Rank: 8

65#
倪庆云 发表于 2009-9-16 11:21:46 |只看该作者

沙鸥、沙鸥,何时飞向潞州?

此情此景勾起木头乡情。木头也是那饮水思源之人,怎奈后海之水非当年令木头茁壮之水,只因这里有那木头感怀已久的另类之水:上一口十三点----豆汁,古文言兑说,故才有此一游。然,豆汁情未了,却冒出这许多故事,引来诸多同门责难,整得木头豆汁兴致全无,放出话来:他日若得再相聚,定然豆汁了却各位同门非议,再补充些束辛之辣物,以免去那些口舌之乱。

云----不知哪里的风吹散了又聚拢,心----不知道何时还在跳动, 人----总是在寻找那一刻,聚----永远是分的朦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66#
周莉莙 发表于 2009-9-19 09:15:31 |只看该作者

     小曲儿好唱,意难平。乡愁倒也罢了,更让木头挠心的是何时何日才能发一笔横财?木头并非那贪财之人,亦从不附庸所谓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等妇孺之见, 只是纳闷儿这才高八斗,文章似锦的主儿怎么就赚不来个高官厚禄,荣华富贵? 老祖宗不是说过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吗?  这世道到底是咋整的?木头不解。

 

    “问门口,何人可悟吾心”? 适才听小和尚说寺庙里明儿个一早要来个通相术的番僧,即长着大鼻子,羊毛卷儿的外国和尚,本木头虽形似武大郎,却神似比尔.盖茨,常言道,一分神,一分财,十分神,十分财,再加上本木头天庭饱满,头有异骨,印堂闪光, 说不定就是个盖茨.木头的命。明个儿让这胡僧也见识见识咱这本地特色富翁的模样儿。

一去二三里,前村四五家。高楼七八座,八九十枝花。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7#
穆小芒 发表于 2009-9-22 10:26:57 |只看该作者

潞州,潞州,秋风萧瑟问孤舟。

易安句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口欠吹、云力动、水农浓,秋心愁啊!木头是实心的,吹不出什么声来。

幼时,住国子监。不是里边,是旁边的民居里。家母常常带着出安定门看火车。那时,出安定门既是荒郊一片。那个车站是个货站。听老人讲,皇上派兵征讨时,都是走安定门。平了捣乱的小子们,天下才能“安定”。打赢了,走德胜门凯旋归来,皇威浩荡一哈。那时小,没敢问,要是打败了进哪座城门呢?大了想想,真要败了,早都撒丫子了,还等着回来挨枪毙啊?!虽然,那时没“脑残”的说法,但领兵带将之人,这点儿算计应是有的。

小时学那“德”字,笔划繁复,老师给拆成“十四一心”,果然好记很多。

当时,安定门内临街都是店铺,卖什么的都有,还都很便宜。

及成人,也没学问,也无钱财。衣由两袖,碧水清风。却也自得。

问:何人可悟我心?答:明日月性心生。

使用道具 举报

论坛元老

鱼儿离不开--开水

Rank: 8Rank: 8

68#
倪庆云 发表于 2009-9-25 11:00:20 |只看该作者

木头举头望去,但见天色已完全暗下来,那一钩弯月已然倒挂天空,忽然一缕云彩快速飘忽过来遮住了木头正在欣赏的月亮,木头浑身打了个激灵,感觉有一阵清风拂过。木头正待有感而发赋诗一首,却不知从哪里飘来的一股烟呛刺鼻,把个木头的诗兴全扫到小河沟里去了。回过神来仔细观瞧,却见街边店铺已然生起炊烟。护城河上荡漾着几叶乌蓬小舟,恰似点点渔火,仿佛又看到了枫桥夜泊的江南景象。

木头的诗兴又上来了:

风吹云动天不动(炊烟升上天空也是云彩----木头语录),水推船移岸不移。

水自多情月不懂夜的宁静,花自开云不懂凝冻的表情。

云----不知哪里的风吹散了又聚拢,心----不知道何时还在跳动, 人----总是在寻找那一刻,聚----永远是分的朦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69#
周莉莙 发表于 2009-9-26 22:22:18 |只看该作者

         好一个明日月性心生答的好!”木头闻声望去,见西域和尚正向自己十指合掌行礼,即忙还礼。俩人于是相对而坐,面对什海美景,焚香拂席,品茗试新。

        这位番僧俗姓“Study”, "Goodgood" ,法号摩哒。只见他凝视木头片刻后便开口缓缓说道:客官果然身手不凡,原来是从孔庙的邻居国子监那儿出来的。客官儿时因父母工作变动,常随其流动搬迁,幸有慈母呵护备至,方能木秀于林,扬名于巾帼。

     客官21岁至28岁之间便独立于世,成家立业。30岁左右曾不慎染疾,幸吉人天相,无甚大碍。知天命五年后客官似有闲云野鹤,归隐田园之意, 但因你一向存心于德,因此过了耳顺年后事业上还会有一番作为,游宦四方,恰似那那姜太公70多岁终遇明主,得展抱负。只待木面上那阴陟纹一出现,阁下未来的福寿富贵自是不可限量。

        古人云:人言是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对方的这番话是信还是不信?木头一时茫然。何不去问问那酸里酸气的假错和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26 22:55:24编辑过]

一去二三里,前村四五家。高楼七八座,八九十枝花。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70#
穆小芒 发表于 2009-9-30 10:02:10 |只看该作者

      木头临水而立,望夜色茫茫、繁星点点、云淡风清、流荧飞舞。虽有云遮月,却在水中映出一团朦胧。月中桂子,广寒嫦娥,随波影动,真是“碧海晴天夜夜心!”想那潮涨潮落、云起云飞、青山碧水;这家么,说远就远说近就近,何处为家处处家。思乡心绪渐宁。

            记得去年此时与三、五挚友联诗对词,不由兴起,缘笔立就一首《南乡子》

            “雾重霜浓,尽染层林枫叶红。思乡愧见团圆月,几重,扯片云霭做帘栊。”

            刚自得意,忽听近旁有人吟颂:“风吹云动天不动,水推船移岸不移。水自多情月不懂,花自多情芯自凝。”

            木头心说,这叫什么诗,潮湿的厉害。转头看去,竟是一位披着伽裟的老外。

            这老外冲木头揖手行礼,说:“五口吾乃三羊和尚。”

            “洋和尚?!”木头心想,这洋和尚行啊。咱中国银的拆字游戏,他也会玩,但却将“三点水旁略为三了”。于是笑答道:“五口为吾,三口为品;三羊乃是羴啊!”

            -膻相通,这洋和尚乃是有味滴。木头心中大乐。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外附校友联谊会 ( 京ICP备5048890号 )

GMT+8, 2024-6-18 20:05 , Processed in 0.044281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