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蓓蓓 发表于 2012-9-30 11:47 
突然变好了,没有问题了,能发了。这张图画我在读小学时看到过,想编故事,却编不出来,但却记住了。诸位, ...
先祝各位学兄学姐两节快乐,健康吉祥!
今个儿没什么事儿,就把蓓姐的这张画儿当作业了。“谷捣”了半天,有了下面一段小文,算给各位的节日礼物。
一个凄美的故事
--但丁《神曲》、保罗和佛朗切丝卡
画面:占据了画面中心的两个裸体人物,男子名保罗,女子叫佛朗切丝卡;他们是一对恋人,因私恋而被杀死的;画面右侧的两位男子,靠右边的是但丁,左边的是但丁的哥哥维吉尔;画作表现的是但丁长诗《神曲》中的一个场面。
该幅画的名称:Dante and Virgil Meeting the Shades of Francesca daRimini and Paolo;直译:但丁和维吉尔与佛朗切丝卡和保罗的灵魂(影子)相遇;亦有译为:保罗和佛朗切丝卡的魂灵在但丁和维吉尔面前显现。
作者:阿里.谢菲尔(1795—1858),约画于1835年。
保罗和佛朗切丝卡:这是一个中世纪广泛流传的故事。故事梗概:拉文纳的贵族基多出于政治动机,将女儿弗兰切斯卡许配给里米尼领主之子,丑陋、跛足的乔凡尼·马拉泰斯塔。马氏自知丑陋,特派弟弟保罗前往与弗兰切丝卡见面(一说:是由保罗代行的婚礼)。弗兰切丝卡以为自己的未婚夫就是保罗,深深爱上了他。婚后,她与乔凡尼毫无感情,暗中仍与保罗幽会。乔凡尼闻知此事后,在妒恨中将妻子与保罗杀死。
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被很多文字记载,但描述最为美艳和影响最大的是但丁所作的《神曲》中的两大段诗文。
但丁在其所著的《神曲》中描述,由他的哥哥维吉尔带他游地狱,中途看到两个翩翩飞舞的精灵,于是将两个精灵召唤来询问……
有关的绘画作品:以保佛二人为题材的画作有很多,相当一部分呈现的是在黑暗中一对相拥相抱,身上带血的裸体男女在飞翔,或拥抱在一起死去(背景有多种)。
而世所公认对保佛爱情故事最精彩的图画,则是阿里.谢菲尔的作品。
阿里.谢菲尔(Ary Scheffer):谢菲尔乃两兄弟,哥哥:阿里·谢菲尔,1795~1858;弟弟:亨利·谢菲尔,1798~1862。俩兄弟中,以哥哥阿里·谢菲尔在法国画坛的影响较为显著。两人都出生于荷兰。由于父亲早逝,他们随母亲移居巴黎。俩兄弟都进入当时巴黎两大画派之一的盖兰画室学艺,他们与浪漫派的诗人与画家接触较多,在画风上受到特别是德拉克洛瓦的影响。尽管后者进入盖兰的画室要比谢菲尔兄弟还要迟一些。
德拉克洛瓦和谢菲尔热衷于鲁本斯重彩绘画的表现力。谢氏更是一头扎进了但丁与歌德的作品题材中去。1831年,阿里·谢菲尔的一幅描绘浮士德·玛格丽特的油画在沙龙展出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于是他着手以但丁的《神曲》为题材。《弗朗切斯卡和保罗的魂灵向但丁和维吉尔显现》是他这一题材中最杰出的一幅作品。
阿里·谢菲尔运用深黯的重褐色,以表达《神曲》“地狱”中的“诗情画意”。象征弗朗切斯卡的幽灵正挽着情侣保罗显现在画面中央。她搂紧保罗,随着狂风的吹拂飘向左侧,长长的衣披搭落下来,加强了形象的飘浮感。两个幽灵将刮向地狱去受酷刑。裸体的翱翔之势,透视出一种剧烈的悲悯,空间似被灯光所照明,周围则是一片森森的阴暗;但丁与维吉尔的形象隐隐绰绰,他们处在深不可测的黑暗之中。这种大胆运用古典画法的情调渲染了画中形象的浪漫主义激情。阿里·谢菲尔的油画风格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
弗朗切斯卡与保罗的“苦恋”,在《神曲》长诗中只以两段来叙述。由于故事具有永恒的真理性,历史上一直被人所推崇。作为绘画题材,采用的画家也已不少。阿里·谢菲尔这一幅油画有它独具的造型魅力。此画尺寸与创作时间不详,现藏巴黎卢浮宫。
题外话:但丁曾有过一位女友卑德丽采,两人青梅竹马。诗人很早就萌动了爱情,悄悄地热恋着卑德丽采。这一感情一直延续到诗人的晚年。两个人少年分手,青年时代又在佛罗伦萨相遇,这时卑德丽采已经嫁给一位当时一位很有名望的官吏。但丁把自己的感情深深地藏起来。不久,卑德丽采就病死了。
在《神曲》关于“相遇保佛”最后的结尾诗句中,但丁写到:
一个幽魂则在不住哀啼;这使我不胜怜惜,
我蓦地不省人事,如同突然断气。
我晕到在地,好像一具倒下的尸体。
后人解读,但丁在这里是在写自己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