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附校友联谊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马可铮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班老茶馆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671#
穆小芒 发表于 2012-9-25 16:32:34 |只看该作者
高奇梅 发表于 2012-9-23 20:58
是呀,那时外国民歌200首太流行了。特别是刘淑芳演唱的宝贝、西波涅、鸽子、在路旁、照镜子等,太好听了!我 ...

梅姐好!斗胆来串个门儿。
梅姐提到的50年代歌剧《茶花女》、《货郎与小姐》是当年中央歌剧舞剧院的经典剧目,男A是李光羲、女A是罗忻祖等人,彩排和不少场次的演出都在中央戏剧学院的实验剧场(小经厂胡同里,后来被火烧了,改成中戏宿舍了)。我听了不少“蹭戏”。
院里的男孩儿,一张嘴就是“卖布!卖布咧!”,“我爱你,我爱你,我的生活离不了你!”
那时各个剧院的演出都很精彩,看不过来。
中国院的民族歌剧有《白毛女》、《洪湖赤卫队》、《红珊瑚》、《嘎达梅林》、《天山上的红花》、《刘三姐》太多啦!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72#
穆小芒 发表于 2012-9-25 16:43:35 |只看该作者
马可铮 发表于 2012-9-25 12:01
那个时候上学还真唱过不少外国歌,咱们班男生很爱唱的歌里,有一首是后来因为一部南斯拉夫电影而流行起来的 ...

可铮学兄好!
看学兄一口气儿就列出这么多首老歌儿,想当年一定是高亢嘹亮,或低迴悠长吧。何时能一展歌喉,让小弟也陶醉陶醉。
《可爱的家》是英国古典歌曲,学兄说的没错,我们上山下乡后,真是含泪而唱啊!

使用道具 举报

论坛元老

达人

Rank: 8Rank: 8

673#
马可铮 发表于 2012-9-26 09:28:1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马可铮 于 2012-9-26 14:03 编辑

小芒同学,不要斗胆串门儿,而要排闼直进.本茶馆热诚欢迎诸位同学.小芒同学是稀客,贵客,有空还望多来坐.本茶馆是来的都是友,人走茶不凉.
K.  MA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74#
郁蓓蓓 发表于 2012-9-26 10:20:5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郁蓓蓓 于 2012-9-27 11:28 编辑

中秋节快到了,祝大家节日快乐!现在的月饼做得很漂亮,包装盒更漂亮,但多是味同嚼蜡。吃来吃去,我感觉只有好利来的红莲五仁月饼最好吃,它还有小时候我们曾吃过的月饼的滋味,所以我每年也就是买这种月饼尝一尝。好利来是全国连锁店,所以大家无论在何地,估计都是可以吃到好利来的月饼的。说到好利来,就不由得想起好利来店的老总叫罗红,他是中国摄影家协会的成员,他在全世界各地拍的照片多如牛毛,曾多次在北京举办过摄影展,北京的地铁站里也曾展出过他的作品。我非常喜欢他的摄影。有一次在展览会上我还见到了他本人,并同他合了影。看来人不管到了多大岁数,还是摆脱不了成为一个“追星族”。记得读中学的时候,苏联电影演员曾是我们所追的影星,有吉洪诺夫、拉里奥诺娃等等。发两张罗红的摄影:
发不出去,这个网站好像又有问题了?

使用道具 举报

论坛元老

达人

Rank: 8Rank: 8

675#
马可铮 发表于 2012-9-26 12:16:4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马可铮 于 2012-9-26 14:17 编辑

小芒同学的话让我脸红.我倒是喜欢音乐,爱听歌爱听曲,而且什么都爱听,古今中外,民族西洋,典雅通俗,我都爱听.所以知道的歌还不算少.不过要是让我唱,可真是赶鸭子上架了,虽然自问还不算五音不全.
你提到的歌剧那时的确十分流行,李光羲的货郎,还有郭兰英的小芹,都是到处传唱的.
那时候的歌剧,总会有一两支核心的曲子,会流传开来,所以人们到今天也还不会忘记.这几年好象不行,好象没有什么好的歌剧中有好歌曲流行开来.比方有一个歌剧"原野"很有名,不过好象里面的歌并不是很好听,虽然万山红唱得很用功,所以也没有流传.
K.  MA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76#
高奇梅 发表于 2012-9-26 19:50:30 |只看该作者
小芒学弟是咱们外附诗画社的社长,这次回国签发他的大作“黑土红心”。我代斑竹和惠群各领了本,只好等斑竹归国再转交了。

记得张权是国内最早饰演茶花女一角的,她是美国朱丽娅音乐学院的高才生。她不仅嗓音柔美,唱功高超,而且人长得也很美。可惜红颜薄命,57年被打成右派,后到哈尔滨歌剧院,成为那里的当家花旦。记得西哈努克在听哈之夏音乐会(已是文革期间)时特意站起来为张权鼓掌。李光曦一直活跃在舞台,现在有时还出现在电视画面上;而罗忻祖不知为何以后就无声无息了。
记得那时空政文工团歌剧团也很火,演过三月三,红梅赞等歌剧。
后来张权也登过台,但毕竟年事已高;刘淑芳文革期间惨遭批斗,后来她复出时,一是岁月不饶人,加之长期无法正常练功,已不可能有当年的风采了。我还专门买了一张她后来录制的光盘,可惜当年的演唱可能要成为绝唱了,直至目前,没有人能像她当年那样演唱这些外国歌曲了。
Взойдет она,звезда пленительного счастья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77#
郁蓓蓓 发表于 2012-9-27 11:17:3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郁蓓蓓 于 2012-9-27 11:26 编辑

我对穆小芒有印象。2008年5月12日的上午,他曾经发了一张图片到咱们班的大茶馆里来,图中是一名外国的年轻黑衣女子,戴着耳机,边听音乐,边在一个画展上临摹一张裸女画。她那漂亮的眼睛和作画时专注的神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给了我一种画中画的感觉。我当时想到的是:这个浪漫的女孩子一定非常幸福,因为我始终认为,如果一个人的爱好正好是自己的专业,那这个人的一生一定会很幸福的。这件事我为什么会记得这么清楚呢?因为那天的下午,当我在院子里赏花的时候(正是五月,花全都开了),邻居告诉了我汶川大地震的消息,并说温家宝总理已经奔赴第一线了。记得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莫名其妙地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图像却是上面说到的那张图片。我想的是:世界上有这么多美好的事物,可是这些不幸的人们却永远无法享受到了!此刻,他们也许正无助地躺在地下恐怖的黑暗中,遭受着非人的折磨,头顶上是无边的黑夜。我为他们感到难过,并也感到了巨大的恐怖!这张图片和5.12大地震发生在同一天,所以我牢牢地记住了。

使用道具 举报

论坛元老

达人

Rank: 8Rank: 8

678#
马可铮 发表于 2012-9-27 11:50:35 |只看该作者
诗画社社长,一定是大才子了.我是有眼不识金镶玉了.有空还请多来坐.
刘淑芳当年唱的歌如"宝贝","西波涅","鸽子",还有象"在路旁","今天是你的生日亲爱的妈妈"等,后来都成绝唱了,因为没有人唱了,也没有人唱得象她那样好了.那时候她的歌比现在的流行歌曲还红,因为几乎走到哪儿,都能听到.那时还有一首印尼的"划船曲",也是极为流行,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很少听到.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都从未听过.
K.  MA

使用道具 举报

论坛元老

达人

Rank: 8Rank: 8

679#
马可铮 发表于 2012-9-27 13:42:41 |只看该作者
高奇梅 发表于 2012-9-26 21:50
小芒学弟是咱们外附诗画社的社长,这次回国签发他的大作“黑土红心”。我代斑竹和惠群各领了本,只好等斑竹 ...

谢谢高奇梅.
K.  MA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80#
高奇梅 发表于 2012-9-27 17:05:38 |只看该作者
刘淑芳当时是我的最爱,她的歌永远听不够。她和郭淑珍大师均在苏留学,虽然她在(好像是第一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的是银奖(郭淑芳获金奖),但由于郭是典型的美声唱法,那时国内绝大多数人还欣赏不了,加之刘淑芳声音甜美,基本功扎实,演唱这些”小曲”她驾轻就熟,运用自如。现在迪里拜尔嗓音、唱功均为超一流,但她只是唱诸如“夜莺”、乘上歌声的翅膀等世界名曲以及新疆歌曲,看来刘淑芳的这些歌真的要成为绝唱了!
我记得在外附上学时国内歌曲最红的是冰山上的来客、五朵金花、洪湖赤卫队、刘三姐等电影的插曲,还有那些俄罗斯民歌。当时苏联亚历山得罗夫歌舞团来华演出,火爆得很。我记得有一首男声小合唱“斯大林颂”,非常好听,可惜找不到录音了。还有一首男声小合唱“送别”,也是特别好听。现在随着对二战的纪念活动越来越隆重,俄罗斯又开始流行起这些卫国战争时期的歌曲了。
Взойдет она,звезда пленительного счастья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外附校友联谊会 ( 京ICP备5048890号 )

GMT+8, 2025-5-14 14:02 , Processed in 0.044975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