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附校友联谊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马可铮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班老茶馆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621#
郁蓓蓓 发表于 2012-9-3 22:09:41 |只看该作者
你说的两点我都同意,但我问的问题你还是没有解释清楚。我的意思是:为什么这个小人能按照我心里的命令来选择方向?而我心里下的命令是完全没有规律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22#
郁蓓蓓 发表于 2012-9-3 22:16:3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郁蓓蓓 于 2012-9-3 22:18 编辑

今天给我妈妈调换了新的房间,比原来的要大两倍,两个窗子,两个暖气,床上安装有防止老人掉下来的隔栏,而且配有单独的卫生间和洗澡间。这么大的房间只有保姆陪她同住,显得很宽敞,甚至可以让她走来走去。她很高兴,我们也很高兴!

使用道具 举报

论坛元老

达人

Rank: 8Rank: 8

623#
马可铮 发表于 2012-9-4 12:41:24 |只看该作者
我昨天的帖子中讲到有三层意思,我只讲了两层,因为要吃饭,就没有再讲。现在讲第三层。第三层就是,你看那个跳舞小人时的感觉,我以为,其实是一种视错觉和自我心理暗示。
视错觉其实是到处都有的,比如前几页曾有过的那个不完整的人像,有的人可能先看到侧面,有的人可能先看到正面。其实它既不是正面,也不是侧面,而是一个不完整的人面像,所以会引起人的视错觉。有的人习惯于先从整体观察,就会先看到正面像,有的人一般更加注意细节,就会先看到侧面像。其实只要再进一步细看,把整体和细节结合起来,就会看到正确的图像。还有的图画,总体看画的是个女巫,但细部却是少女身形。一眼看去是什么?往往取决于你更习惯于整体观察还是偏重细节。还有在白纸上平行画出的等宽的黑白道,如果横向加上一些角度不同的直线,就使人以为这些等宽平行的黑白道,既不等宽也不平行。这就是视错觉。这张跳舞小人,做得很好,所以也很容易会引起人们的视错觉。
K.  MA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24#
郁蓓蓓 发表于 2012-9-4 22:15:3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郁蓓蓓 于 2012-9-4 22:16 编辑

看完了。你说的对其它图像的视错觉,应该说是有道理的,但用到跳舞小人身上,我还是不大理解,因为我自认为她确实是在按照我的旨意旋转,怎么会是视错觉呢?看来我只能慢慢理解,因为我这个人比较笨。

使用道具 举报

论坛元老

达人

Rank: 8Rank: 8

625#
马可铮 发表于 2012-9-5 12:45:10 |只看该作者
       昨天的帖子还是没有写完,只讲了视错觉。还有一点,就是心理自我暗示,还没有谈到。今天写。然后再来回答你刚才提到的那个跳舞小人的视错觉问题。
        人们往往不自觉地会有一种心理自我暗示的内心活动。这是指,人们在形成了某种印象、某种看法想法或意念时,心理上往往会不由自主地不断地加强这种印象,看法或想法。当然,每个人在这方面的情形并不相同。有些人这种自我暗示活动比较强烈,有些人则可能作用不是那么强烈。
  这方面有一个最古老的事例,那就是中国古代寓言中讲的偷斧子的人。当主人丢失了斧子以后,可能他根据当时的情形作了分析,也可能他根据一些线索作了研究,也可能他凭借平日对他人的印象,作出了某位邻居是偷了他的斧子的人的认定。当他作出了这样一个认定以后,他再来看这个邻居的行为,就觉得那个邻居果然十分象偷了他的斧子的人,那个邻居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他的眼中,无不被认为的确是偷了他的斧子的明证。等到后来水落石出,发现原来那个邻居并不是偷他斧子的人,他才释然,发现那个邻居一点儿也不象偷斧子的人,邻居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原来都是很正常的。这个人在认定了偷斧子的人以后的看法和想法,就是一种自我心理暗示的典型表现。当人们在内心对某事某物形成了一定的看法和想法以后,这种看法和想法,就会在他的内心不断地得到增强,这就是心理自我暗示的作用。
  其实这种情形人们平常是会经常遇到的。比如在一面陈旧而斑驳的墙面上,由于修理、水渍或涂抹,往往会形成一些奇怪的图形。这些图形有的特征很明显,人人一看就能看出它象某个事物。但是有很多时候所形成的图形很奇怪,说不出象什么。但是要是仔细琢磨,又会觉得似乎象个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比较敏感的人往往会形成一种印象,比如他会觉得看到的图形象一个动物,或者象一个老人头,或者比如象一个弯腰的老妇人。当他得出了这样的印象,得出了这样的认定以后,他再仔细看那个图形,他就会觉得越看越象。即使他离开了这个图形一小段时间,再回来看,也一眼就能看出原先自己认定的这个形象。而如果他把他的认定告诉其他人,其他人也可能会在他的指点之下,逐步地接受他的看法,也可能不一定能认同他的这个看法。而他从一开始形成对这个图形的认定,到后来这种认定逐步得到加强并在他心中形成了肯定的印象,这一个过程,就是自我心理暗示的过程。
  还可以举出的一个例子是人们常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西施是中国古代的绝色美人,象这么漂亮的女子,一定不多见。天下的情人怎么可能会都成了西施呢?只是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情人在爱她(或他)的人眼里,美得象西施。为什么?这就是一个心理暗示的作用。因为有感情,所以会觉得自己所爱的人很顺眼,很漂亮。这种形象一经形成,这种看法一经定型,他的内心里就会产生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不断地加强他的这种认定。所以久而久之,情人眼里就出了西施。
  这里再回头来讲那个跳舞小人的事。那个跳舞小人的图像做得很巧妙,很容易使人发生错觉。为什么看到的人,会有不同的认定?我想可能就是人们因为自身的条件或习惯而对这个图像产生了不同的错觉。因为她向左转或向右转其实都是很相象的,所以你很容易就会产生你自己的错觉,当你认为她向右转的时候,你就感觉她在向右转,而反过来,当你认定她在向左转的时候,你就感觉她在向左转。这种认定并且会由于你的心理暗示作用而在你内心得到增强。至于这张跳舞小人是不是真的在不停地一会儿向左转一会儿向右转,或者始终都是在向一个方向转动,还是随着人们的意志而不断地改变着转动的方向,如果做一个实验其实也不难搞清楚,当然,现在我们还不想费这个事儿。就把她当作一个很好玩的图像看着玩玩,不是挺好吗?
K.  MA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26#
郁蓓蓓 发表于 2012-9-5 21:38:45 |只看该作者
这个小人儿不光是在改变旋转的方向,如果你看得再仔细一点儿,你会发现她的手臂也在随着方向的改变而变化,有时是右手抬起,而有时又是左手抬起。这种变化的方式就更复杂了吧?你再看看。我本打算把这个图像挪到咱们班的大茶馆里来,但挪不过来。所以其他没有见过这个图像的同学都无法参加这个讨论。很是遗憾!

使用道具 举报

论坛元老

达人

Rank: 8Rank: 8

627#
马可铮 发表于 2012-9-6 12:06:11 |只看该作者


试了试,好像照片是贴上来了,但不知转起来如何?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K.  MA

使用道具 举报

论坛元老

达人

Rank: 8Rank: 8

628#
马可铮 发表于 2012-9-6 12:55:43 |只看该作者
我刚才又努力观察,我看她向右转到第四百圏才反过来改向左转。我没有再继续看下去。我想她是会一会儿向右一会儿向左转的。我刚才努力抓住某一个特征,以认清她旋转的方向,尽量避免错觉的影响。我自以为没有发生错觉。
K.  MA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29#
郁蓓蓓 发表于 2012-9-7 18:22:3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郁蓓蓓 于 2012-9-7 18:26 编辑

你真棒!我试了半天,就是无法把转动的小人放上去。放上之后,就不会再动了。不知你用的什么办法?但我不用像你那样等四百圈,小人总会按照我的命令改变方向,虽然有时要多转两三下。你没有注意到在她改变方向的时候,左右手也会改变上下的姿势吗?有时是右手抬起,有时是左手抬起?每次改变方向时,手也会改变上下的姿势?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630#
刘源 发表于 2012-9-8 14:21:51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这个小人并没有来回转。由于她只是个剪影,并没有正反面之分,你可以把她抬起来的腿想成是左腿,也可以想成是右腿,所以她可以按你的想象分出顺时针逆时针。我想象如果是静止的,应该不难发现,可以把她当成面对你的,也可以是背对你的,任意一条腿当成是左腿或右腿,胳膊也一样。
我看的时候,变方向总在脚转到最边上时,不知是否都这样?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外附校友联谊会 ( 京ICP备5048890号 )

GMT+8, 2025-5-14 10:11 , Processed in 0.043411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