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附校友联谊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马可铮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班新茶馆 [复制链接]

论坛元老

达人

Rank: 8Rank: 8

421#
马可铮 发表于 2010-3-30 08:30:48 |只看该作者
我试了试, 可以看,其中以教堂广场的花儿为最好看.<br/>
K.  MA

使用道具 举报

论坛元老

达人

Rank: 8Rank: 8

422#
马可铮 发表于 2010-3-30 09:05:28 |只看该作者
上帖发后没有看到,所以又讲了一遍.对不起.
K.  MA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423#
郁蓓蓓 发表于 2010-4-1 21:25:50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5">看看我们家的君子兰开得多棒!</font><br/>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424#
郁蓓蓓 发表于 2010-4-1 22:37:07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4">今天西柏坡纪念馆党史研究所来了两个女同志,向我妈妈和一位老红军了解当年新华社在西柏坡的情况,还给我妈妈发了荣誉证书(奖励我妈妈在他们动员下,把一直保留的当年知识分子在地下党的保护下奔赴革命根据地时的通行证等革命文物交给了西柏坡)。还了解了当年<font size="4">西柏坡创办第一所保育院的情况。当年有一对知识分子为了不影响工作,把自己刚刚出生的孩子给活埋了。此事在当时引起了轰动,毛主席亲自下令:办自己的保育院!我妈妈也调到了那里工作。我们都是保育员里的第一批孩子,当时的孩子并不多。今天碰巧有其中的四个孩子见了面,这也真是很难得的。现在不少年青人脑子里只有“钱”字,对这些东西恐怕早已经不感兴趣了,甚至根本不相信。我觉得还是不要忘记,在某个历史阶段中国真的有过这样一批年青人,他们为了人民大众的解放,真是做到了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包括自己的孩子。照片上中间四个人就是西柏坡保育院的第一批孩子,左起第三人是我,两边是西柏坡工作人员。</font></font></p><br/><br/><br/>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425#
郁蓓蓓 发表于 2010-4-2 09:06:42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5">科学家说北半球的气候是在变冷,而不是变暖。我看了一下去年这个时候的照片,花已经开得很盛了,而今年院子里的树枝还是光秃秃的。</font><br/><br/><br/><font size="5">上面的照片是2009年的今天,下面的照片是2008年的今天(那天咱们班去国际雕塑园游玩了)。第三张照片是今年的这个时间段。</font><br/><br/>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426#
冯素林 发表于 2010-4-2 19:26:39 |只看该作者
<font face="隶书" size="6">郁蓓拍的照片够水平!今年的春天来的真是太晚了.但愿这只是偶然.下面接着转载有关俄国的历史故事.</font>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427#
冯素林 发表于 2010-4-2 19:28:07 |只看该作者
<font face="隶书"><font size="5"><strong>不散的死魂灵和罗曼诺夫王朝-5 光荣颂<br/></strong>上回说到,莫斯科城内组建了姆斯季斯拉夫斯基大公为首的七领主政府,这标志着俄罗斯彻底被波兰占领。而从前势不两立的两个沙皇也没什么好下场——叔伊斯基被迫出家,而“死魂灵”伪季米特里则在卡卢加被一部下杀死。换句话说,这时的俄罗斯处在彻底的群龙无首的状态——甚至连傀儡沙皇也没有。而七领主政府则决定,同意西吉孟德的儿子瓦拉迪斯拉夫为俄罗斯沙皇。于是,一支由莫斯科的达官显贵和高级教士组成的使团向斯摩棱斯克附近的西吉孟德驻地进发,顺便带上了已经出家的前沙皇叔伊斯基作为礼物。<br/><br/>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西吉孟德三世作出了一个令他们惊诧的决定——自领沙皇,然后把这个使团成员全部逮捕,然后送到波兰去。随后,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也成了波兰人的囊中之物。<br/><br/>看起来,这个时候可是没戏唱了……吗?<br/><br/>未必。那话怎么说的?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当然,他们还需要一个领头的<br/><br/>最早站出来的是莫斯科的东正教大牧首赫尔莫根。他反对意波兰人来做沙皇,最后被波兰人逮捕,并在莫斯科解放前夕死在狱中;随后,大公李雅普诺夫(咳咳,学控制的人看到这个姓估计得打个激灵吧?)在梁赞建立了一支包括了贵族、农民和斯科平-叔伊斯基余部组成的义军,并在1611年初开始向莫斯科进军。他的军队在一路上得到了很多支持,甚至有伪季米特里二世的旧部、特鲁别茨科伊的部队以及扎鲁茨基领导下的哥萨克。虽然这支民军攻到了莫斯科城下,但是由于哥萨克在7月杀死了李雅普诺夫,这支民军最后还是失败了——大部军队自行解散,而特鲁别茨科伊和扎鲁茨基的哥萨克则继续在莫斯科附近攻击波兰人。<br/><br/>这时的俄罗斯的混乱简直无法收拾:1611年6月,长期抵抗的斯摩棱斯克最终被攻破,波兰人在城中进行屠杀;7月,已经向莫斯科宣战的瑞典人占领了诺夫哥罗德。更加混乱的是,在普斯科夫又冒出来一个“死魂灵”——史称伪季米特里三世。这个伪季米特里应该是最后一个打着季米特里牌子招摇撞骗骗的家伙。不过这个死魂灵3.0版没弄出太大动静,所以不是我们这里的重点。事实上他在位不到一年,1612年5月他就被迫逃出普斯科夫,随后被逮捕并被交给了莫斯科,最后被处死。这还不算完,玛丽娜·姆尼舍克和她与伪季米特里二世的儿子“小罪人”仍然在卡卢加兴风作浪……<br/><br/>到这个时候,应该彻底没戏唱了……吧?<br/><br/>恰恰相反。这时候我们的救星终于出现了。这就是俄罗斯历史上著名的——<br/><br/>德米特里·波扎尔斯基和库兹马·米宁。<br/><br/><img alt="点看全图" src="http://www.russtour.com/images/info/info_90.jpg" complete="complete" style="CURSOR: pointer;"/><br/>莫斯科红场上瓦西里升天教堂前波扎尔斯基和米宁的雕像。建于1818年。<br/><br/>中国有句话叫“仗义每多屠狗辈”,这句话用在米宁身上正合适——他就是伏尔加河畔下诺夫哥罗德城里一位以屠宰起家的商人。由于他的仗义疏财,很快在周围一带获得了巨大的声望。在他的呼吁下,下诺夫哥罗德的市民们门人捐出了1/3的财产,和附近的城市组织了一支军队。而久经沙场的德米特里·波扎尔斯基公爵被推举为统帅。<br/><br/><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01varvara.files.wordpress.com/2008/02/ilya-repin-kuzma-minin-1894.jpg" complete="complete" style="CURSOR: pointer;"/><br/>列宾的油画《库兹马·米宁》,1894年。描绘的是米宁在下诺夫哥罗德向人们发出号召的情景。<br/><br/>这是一支洋溢着宗教和爱国热情的军队,也是一支真正能拯救国家的军队。1612年3月,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率领义军向莫斯科方向进发。在途中民军队伍不断扩大,并在雅罗斯拉夫尔进行了整编。9月,民军到达莫斯科,将莫斯科团团围住。此前在莫斯科附近活动的哥萨克一部分加入了民军,另一部分则跟随扎鲁茨基离开了——后来他们投奔了玛丽娜·姆尼舍克和“小罪人”。<br/><br/>得到莫斯科被围的消息,波兰国王西吉孟德连忙派兵回援莫斯科,后来甚至亲自上阵,但是最终还是没能回天。11月初,俄罗斯人向波兰军队最后的据点——克里姆林宫和附近的“中国城”发起进攻。最后,11月4日,“中国城”被攻克,这标志着莫斯科终于得到了解放。<br/><br/>从此之后,库兹马·米宁和波扎尔斯基就作为俄罗斯历史上的伟大将领和爱国者。1941年11月7日,苏联在德军包围下的莫斯科举行庆祝十月革命节的阅兵。在阅兵式上斯大林的讲话中,他们的名字和苏沃洛夫等人并列:<br/></font></font><div class="pQuote"><font face="隶书" size="5">让我们的先辈———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库兹马·米宁、德米特里·波扎尔斯基、亚历山大· 苏沃洛夫、米哈伊尔·库兹涅佐夫的英勇形象在这次战争中鼓舞你们!让伟大列宁的胜利旗帜引导你们!</font></div><br/><br/><font face="隶书" size="5">顺便说一句,苏联解体后,2004年,俄罗斯将攻克“中国城”的日子,即11月4日定为“人民团结日”,而原十月革命节(11月7日,苏联解体后称为“和解和谐日”)的假期移到这一天。很多人认为,这是为了继续削弱十月革命的影响。<br/><br/>等等,这个“中国城”(Китай-город)这是怎么回事?<br/><br/>中国城是莫斯科古老的手工业交易中心,在红场的东边。现在莫斯科地铁仍然有一站叫“中国城”。这一称谓古已有之,但与中国本身似乎没有直接联系,也不是其它欧美国家常说的中国城或唐人街(China Town)。关于这一称谓的来源有很多说法,多数学者认为这里的“中国-Китай”一词是由Кит——修筑城墙所用的荆条(先编成篱笆,再在篱笆间填土)的谐音演变而来。这里有另一个比较有意思但是靠谱程度似乎差一点的说法</font><a href="http://tieba.baidu.com/f?kz=154256561"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font face="隶书" size="5">链接出处</font></a><br/><br/><font face="隶书" size="5">不管怎么说,莫斯科的解放标志着动荡时期终于要画上一个句号了。1613年初,特别缙绅会议在莫斯科举行。这个会议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选一个沙皇。<br/><br/>哦,在选出新沙皇前还得罗嗦两句:以这一场战争为背景,1836年,伟大的俄国音乐家格林卡完成了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歌剧——《伊凡·苏萨宁》(Иван Сусанин) 。这是第一部带有鲜明俄罗斯民族特色的歌剧。歌剧的情节是:入侵的波兰侵略军劫走了具有爱国热情的农民苏萨宁,要求他带领他们进攻波扎尔斯基和米宁的民军的营地,而苏萨宁却将波兰人带入荒无人烟的森林,并派养子向民军报信。最终迷路的波军被围歼,但苏萨宁本人也被波兰人杀害。</font>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428#
冯素林 发表于 2010-4-2 19:54:42 |只看该作者
<div id="thread_title"><h1></h1><a title="转贴并收藏" class="forward" href="http://tieba.baidu.com/f?kz=154256561"></a></div><div id="thread_title_ext"></div><a name="#1"></a><div class="post"><table><tbody><tr><td class="author" id="autonym" nowrap="nowrap" valign="top" userid="b2687368616d616b75616964616fcb00" username="shamakuaidao" name="autonym"><a name="1380488129"></a><p class="icon post_icon"></p></td><td class="content" valign="top"><p class="floor"></p><cc></cc><cc></cc><font face="隶书" size="5">莫斯科中国城与伊凡雷帝的母亲<br/>【作者简介】陈训明,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br/>【内容提要】莫斯科中国城是与克里姆林宫紧紧相连的中心城区。俄罗斯第一个沙皇伊凡雷帝的母亲叶莲娜·格林斯卡娅摄政期间建成该城区城墙后,为纪念其祖居之小中国城而将此城区命名为中国城。她是金帐汗国万人长马迈的后裔,具有中国血统。 <br/>【摘&nbsp;要&nbsp;题】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 <br/>【关&nbsp;键&nbsp;词】莫斯科中国城/叶莲娜·格林斯卡娅/中国血统 <br/>【正&nbsp;文】 <br/>&nbsp;&nbsp;&nbsp;&nbsp;凡是到过莫斯科的人,都知道那儿有一个地铁站名叫“中国城”。但是,莫斯科的中国城到底在什么地方,其名字是怎么来的,恐怕很少有人答得上来。 <br/>&nbsp;&nbsp;&nbsp;&nbsp;据史书记载,克里姆林宫起初就叫“城”。它不仅是莫斯科的中心区,也是最早修建城墙保卫的禁地,因为这儿是皇宫和大贵族府邸所在之处。克里姆林宫东南面,从宫墙到莫斯科河岸这一片区,包括现在的红场、“古姆”(国立百货商店)、俄罗斯宾馆、斯拉夫广场以及邻近的许多街道在内,起初叫做大工商区,十六世纪初正式取名为中国城。这儿除了店铺、作坊之外,还是官吏、商贾和外国人居住的地方。现今莫斯科的其他部分,包括最繁华的新、老阿尔巴特街和特维尔大街,当时都属于城郊。 <br/>&nbsp;&nbsp;&nbsp;&nbsp;1930年任中国政府代表团秘书长的蔡运辰到莫斯科不久,就注意到了中国城。他在日记中写道:“城在莫斯科中心,女墙高低,完全华式,华人名之曰中国城。或曰往年俄人纳款于华,华人城以居之,殆不足信。”其后意犹未尽,又在《俄京旅话》中专写了一节《中国城》:“在莫斯科之中心,周四里许,高约三丈,厚约五尺,雉堞参差,与中国城垣无异。或谓仿中国为之,或为当十四五世纪时,莫斯科大公入贡中国,故中国城以居之。或曰虽名中国城,而实别有用意,前二说非也。……”[1](p7、125) <br/>&nbsp;&nbsp;&nbsp;&nbsp;蔡氏之说,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谓莫斯科中国城的城墙“完全华式”,“与中国城垣无异”;二是对其得名的三种说法,均表示怀疑,但又未能做出自己的解释,并且似乎误认为“中国城”之名是中国人叫出来的,而不是原来就有的。 <br/>&nbsp;&nbsp;&nbsp;&nbsp;奇怪的是,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尽管有成千上万的中国同胞到过莫斯科中国城,却好像再无人对它这么感兴趣,更无人去深究它的来历,抑或是我孤陋寡闻不知道罢了。 <br/>&nbsp;&nbsp;&nbsp;&nbsp;关于莫斯科“中国城”(Китай—город)名称的由来,俄罗斯人有好几种说法。瑟金列举了古人的三种解释:一是其名有“中城”之意,因其位于克里姆林宫(内城)与莫斯科河之间。Китай来自蒙古语,意为“中”;город源于古俄语,意为“城”。二是误解意大利语所致。 Китай源于意大利语Citta,意为“城”。当时指挥修建此城的意大利建筑师如此称呼它,俄人不解,与город并称,遂为Китай—город。三是中国城城墙原为土墙,而装上之篮子时称Кита,后由此讹变为Китай(中国)。瑟金认为,上述第二、三种解释均属臆想,只有第一种比较近乎情理。为了确认这一看法,瑟金还说,离梁赞不远的普隆斯克市的克里姆林(内城)与郊区之间的“中国城”,同样也由“中城”演变而来。[2](p27—28) <br/>&nbsp;&nbsp;&nbsp;&nbsp;而照韦克斯勒的看法,中国城名源于蒙古语“中”的说法最没有道理,此城的得名系与城墙的修建材料有关。他说,最初筑的是土墙:先挖深坑树立两排大木桩,再在木桩之间用荆条编成篱笆,最后在篱笆间填土筑紧,即成牢固的土墙。而荆条俄人称为Кит(或Кита),后来被说成是Китай,于是“荆条城”就变成了“中国城”。[3](p65) <br/>&nbsp;&nbsp;&nbsp;&nbsp;当代俄罗斯地名学专家、莫斯科师范大学教授斯莫利茨卡娅指出,韦克斯勒“荆条城”的说法源于19世纪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扎别林,但不知她凭什么改变了瑟金的解释:瑟金说“中国城”系由“中城”演变而来,因为此城位于克里姆林内城与莫斯科河之间;而斯莫利茨卡娅却将此改为“克里姆林内城” 与“白城”之间。[4](p14) <br/>&nbsp;&nbsp;&nbsp;&nbsp;在上述解释之外,罗曼诺夫又提出一种新的说法:Китай一词源于突厥语,意为“城堡”或“城池”。他说直到19世纪初,乌克兰南部古俄语和突厥语混用的地方,仍有人用此词表示民众聚居之处。[5] <br/>&nbsp;&nbsp;&nbsp;&nbsp;基于以上看法,斯莫利茨卡娅认为莫斯科中国城与中国“实际上没有关系”[6](P145)。 <br/>&nbsp;&nbsp;&nbsp;&nbsp;真没有关系吗? <br/>&nbsp;&nbsp;&nbsp;&nbsp;对莫斯科发展史稍加考察就会发现,以上解释中,最站不住脚的是因其位于克里姆林(内城)与白城(外城)之间的“中城”的说法,因为白城是到1587年才动工修建的,比中国城的修建和命名要晚50来年。 <br/>&nbsp;&nbsp;&nbsp;&nbsp;不过,照俄罗斯学者孔德拉齐耶夫的观点,说“中国城”有“中城”的含义也错不到哪里去,因为“中国”就有“中部国家”的意思。这位19世纪学者还注意到一种与中国有关的解释:由于中国人很早便到俄罗斯做生意,中国在俄罗斯人心目中是一个商业国家,凡是进口的纺织品,无论是哪个国家生产的,俄罗斯人都称为“中国货”。或许就是这个原因,人们才把莫斯科的大工商区称为中国城。不过,孔德拉齐耶夫更倾向于这样的观点:中国城之名系源于波多利亚的 “小中国城”,而后者是叶莲娜·格林斯卡娅家族的庄园[7](p151—153)。对此,《莫斯科旅游指南》有进一步的说明:莫斯科的中国城这一片区原称大工商区,将其易名的想法出于俄罗斯第一个沙皇伊凡雷帝的母亲叶莲娜·格林斯卡娅。为了纪念其故乡波多利亚的“小中国城”(китай— городок),她将首都的这一城区取名为“中国城”。[8](p84) <br/>&nbsp;&nbsp;&nbsp;&nbsp;由此,很自然地出现一系列问题:这叶莲娜·格林斯卡娅到底是何许人?她与中国城有什么关系?她的故乡为什么会叫“小中国城”?她为何对这“小中国城”怀有如此深的感情,会将这毗邻皇宫的重要城区取名为“中国城”呢? <br/><cc></cc><cc></cc><br/></font></td></tr><tr><td class="info gray" colspan="2"><p><font face="隶书" size="5"></font></p></td></tr></tbody></table></div><div class="post_split"><div class="split_line"><font face="隶书" size="5"></font></div></div><a name="#2"></a><div class="post"><table><tbody><tr><td class="author" id="autonym" nowrap="nowrap" valign="top" userid="b2687368616d616b75616964616fcb00" username="shamakuaidao" name="autonym"><a name="1380488966"></a><p class="icon post_icon"><font face="隶书" size="5"></font></p></td><td class="content" valign="top"><p class="floor"><font face="隶书" size="5">2楼</font></p><cc></cc><cc></cc><font face="隶书" size="5">原来,叶莲娜·格林斯卡娅(1508—1538)乃是14世纪蒙古金帐汗国万人长马迈(一译马麦)的后裔。马迈智勇双全。俄罗斯当代著名学者列夫·古米廖夫称他为“勇敢的统帅、干练的行政长官和灵活的政治家”[9](p621)。&nbsp;几与马迈同时的阿拉伯学者伊本·哈尔敦(?—1406)则谓金帐汗王别尔别狄克在位期间(1357—1359),不仅委派马迈“统管全部事务”,还将女儿哈奴姆嫁给他[10](p124)。在1357—1380这短短的23年之间,金帐汗国发生内讧,走马灯似地至少换了25个汗王[11](p702),其中相当一部分为马迈一手拥立或废弃。之所以说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别尔别狄克死后,马迈拥戴为汗王的阿卜杜拉并不在都城,在汗国都城萨莱(即别尔哥萨莱,为与拔都萨莱即老萨莱区别,又称新萨莱)称汗的是阿穆拉德。但马迈实力较大,不仅控制了伏尔加河下游西岸和克里米亚,还从阿穆拉德手中夺得对莫斯科大公国等俄罗斯公国的宗主权,并且进占伏尔加河东岸的保加尔地区。在这期间,莫斯科大公国利用蒙古人的内讧而积极积聚力量,联合其他俄罗斯公国,共同抗击蒙古占领者。1378年,莫斯科大军在沃热河上重创马迈部队。马迈此时除了梁赞公国之外,已得不到其他俄罗斯“藩属”的支持,遂与立陶宛大公亚盖洛结盟。1380年俄历9月,&nbsp;马迈在库里科沃与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率领的俄罗斯各公国联军决战,几乎全军覆没,其残部又被其对手脱脱迷失(成吉思汗后人)消灭。遂败走克里米亚,于1381年在卡法(今称费奥多西亚)被圭亚那人杀死。顺便说一下,现今伏尔加格勒(原称察里津和斯大林格勒)著名的卫国战争纪念地Мамаевкурган普遍译为“马马耶夫岗”,我以为应当译成“马迈岗”。因为 Мамаев此处的意思是“马迈的”。马迈岗离金帐汗国都城别儿哥萨莱不远,系马迈当年征战之地,是为纪念他而命名。俄罗斯现有的马马耶夫一姓,即使不是马迈的后人,也有仰慕他的含义。有关马迈的传说,在俄罗斯至今未绝。而在古代,甚至有人将他称为“俄罗斯之神”[12](p749)。 <br/>&nbsp;马迈死后,其家人逃奔立陶宛。因在第聂伯河沿岸占有格林斯克,并家居此间,其后人便以格林斯基为姓,又在沃伦接受东正教,受封公爵,成为立陶宛贵族,并在波多利亚的封地建造“小中国城”庄园。到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格林斯基家族的米哈伊尔、伊凡(又名马迈)和瓦西里三兄弟势力强大起来,意欲在立陶宛当时所占据的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交界处建立独立国家,与波兰和立陶宛国王西吉斯孟德发生冲突。三兄弟战败后,于1508年投奔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获得世袭领地。 <br/>&nbsp;1525年,瓦西里三世娶瓦西里·格林斯基公爵的女儿叶莲娜·格林斯卡娅为大公夫人。为了讨这位受过西方教养的新婚夫人欢心,他还抛弃俄罗斯传统的民族和宗教习惯,将自己的大胡子刮掉,成为日后彼得大帝刮胡运动的先驱者。[13](P136—137) <br/>&nbsp;1533年,瓦西里三世驾崩。按照他生前的安排,大公宝座传给他年仅三岁的长子伊凡,由几位王公大臣共担辅佐之责,但国家大权则掌握在女摄政叶莲娜·格林斯卡娅手中。1538年俄历4月2日黎明前,叶莲娜·格林斯卡娅突然去世(传说是被毒死的)。她当政期间的主要功绩之一,便是加强全国的城市建设,特别是莫斯科中国城的修建。其城墙初为土墙,于1534年6月峻工。叶莲娜嫌它不坚固,&nbsp;又特聘意大利建筑师彼得罗克·马雷设计,于次年5&nbsp;月重新用红砖和石块修建有多座塔楼的中国城墙,由都主教丹尼尔为其奠基。3年之后这一巨大工程终于竣工。&nbsp;城墙总长975俄丈,高5—16俄丈不等(1俄丈=2.134米);整个城区为45俄亩,约合49公顷。如前所述,为了纪念故乡“小中国城”,她将莫斯科的这一城区正式命名为中国城。 <br/>&nbsp;总之,莫斯科中国城是伊凡雷帝的母亲叶莲娜·格林斯卡娅下令修建并且命名。她将莫斯科的这一新城区命名为中国城,如同她的家族将其庄园命名为小中国城一样,都表明了对于祖居之地的深切怀念。因此可以说,莫斯科的中国城乃是中俄友谊最早的历史见证。 <br/>&nbsp;或许有人会说:比叶莲娜·格林斯卡娅早生一个世纪的阿拉伯学者伊本·哈尔敦已明确指出这位女摄政的祖先马迈是“最重要的蒙古将领之一”[10] (p124),怎么能说他是中国人呢?我认为,哈尔敦此处的“蒙古”二字是指国家,非谓族属。从民族的角度来看,我认为马迈不是蒙古人,而是汉人或契丹人。<cc></cc><cc></cc><br/></font></td></tr><tr><td class="info gray" colspan="2"><p><font face="隶书" size="5"></font></p><p><font face="隶书" size="5"></font></p></td></tr></tbody></table></div><div class="post_split"><div class="split_line"><font face="隶书" size="5"></font></div></div><a name="#3"></a><div class="post"><table><tbody><tr><td class="author" id="autonym" nowrap="nowrap" valign="top" userid="b2687368616d616b75616964616fcb00" username="shamakuaidao" name="autonym"><a name="1380489719"></a><p class="icon post_icon"><font face="隶书" size="5"></font></p></td><td class="content" valign="top"><p class="floor"><font face="隶书" size="5">3楼</font></p><cc></cc><cc></cc><font face="隶书"><font size="5">首先,他身为万人长,长期掌握一国军权,先后废立若干个汗王,但始终未能登上王位。这表明他不仅不是成吉思汗的后人,而且还不是蒙古人。如果他真是蒙古人,以他驸马的身份,加上他的权势和才干,是不难找到登基理由的。顺便说一下,有的俄罗斯学者谓马迈曾“当过汗王”[14](p188),恐怕没有根据。而古米廖夫所指马迈依靠蒙古人的宿敌波洛伏齐人(当时也称鞑靼人)反对成吉思汗后裔这一事实[15](p158),我认为刚好从一个角度说明马迈不是蒙古人。我之所以认为他是汉人或契丹人,恰恰是因为他的后裔先后把自家庄园和莫斯科的新城命名为小中国城(Китай—городок)和中国城(Китай— город)。 <br/>&nbsp;我们知道,Китай(乞塔)一词源于蒙古语,原本专指中国契丹,在蒙古帝国时代即已用来泛指中国。中国以契丹之名为欧洲所知,正好是在蒙古帝国最兴盛的时期。蒙古所称的契丹人并不单指契丹族,亦包括东北的女真人和华北的汉人(南方的汉人被称为蛮子或南家)。而蒙古当时所称的汉人,也包括契丹和女真人在内。因为早在辽代,中国北方就开始并基本上完成了汉人和契丹人双向融和的过程。起初是大量的汉人融入契丹人,其后契丹人更由局部汉化而变为大部汉化,以至到金朝时,二者已很难区别,致有“契丹、汉人久为一家”的说法[16](p180)。蒙古崛起之时,即使没有融入汉人的契丹人,也与汉人没有多大区别,因而蒙元统治者对于北方汉人并不像对南方汉人那么歧视。清代学者钱大昕云:“在蒙元时代,汉人有官至宰执者,而南人不得入台省。”[17] (p220)&nbsp;对于“乞塔”或契丹这一中国和汉人的别称,方龄贵与贾敬颜先生分别有极详实的考辩[1](p218—225、153—158),这儿不再赘述。只想强调的是,如果马迈是蒙古人,而不是汉人或契丹人,他的后裔,包括叶莲娜·格林斯卡娅在内,就不会对Китай如此一往情深。鉴于契丹人早已汉化,契丹人所建立的辽国早在12世纪初即已灭亡;而到13世纪,契丹在欧洲已成为中国的称谓,到莫斯科新城修建的16世纪,Китай更成了俄罗斯公认的中国称谓,作为一位精明强干的女摄政,作为一位接受过西方教育的女性,叶莲娜·格林斯卡娅将它命名为中国城,决不会由于荆条、提篮之类的俄语谐音,而是出于对于祖先马迈、对于祖居地中国的无限深情。19世纪初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同时是蒙古人后裔的卡拉姆津在其巨著《俄罗斯国家史》中谓莫斯科中国城系在修成后“按鞑靼(即蒙古)语称之为Китай”[18],更说明“谐音”论站不住脚。 <br/>&nbsp;400多年来,莫斯科城进行了多次的扩建和改造,但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城一直是莫斯科的中心区。由于城市改造和火灾等原因,中国城的城墙和城楼而今大部分都已撤除,只有从中国城巷到剧院广场一带还保存着两段带有雉堞的城墙,儿童世界商店斜对面还有一座城门和塔楼。城区内的建筑变化也很大,但是整个格局,包括红场和街道在内,依然透露出当年的面貌。一些俄罗斯人以“中国城”(Китайгородский)为姓氏,1993年中国城的一处城墙附近还开过一家“中国城”商店。如今,尽管这商店已经拆除,但中国城的大名依然无人不知。 <br/></font></font></td></tr></tbody></table></div>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429#
高奇梅 发表于 2010-4-11 13:03:11 |只看该作者
<meta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http-equiv="Content-Type"></meta><meta content="Word.Document" name="rogId"></meta><meta content="Microsoft Word 9" name="Generator"></meta><meta content="Microsoft Word 9" name="Originator"></meta><link href="file:///D:/DOCUME~1/AOLINL~1/LOCALS~1/Temp/msoclip1/02/clip_filelist.xml" rel="File-List"></link><!--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style>
&lt;!--
/* Font Definitions */
@font-face
        {font-family:宋体;
        panose-1:2 1 6 0 3 1 1 1 1 1;
        mso-font-alt:SimSun;
        mso-font-charset:134;
        mso-generic-font-family:auto;
        mso-font-pitch:variable;
        mso-font-signature:3 135135232 16 0 262145 0;}
@font-face
        {font-family:"\@宋体";
        panose-1:2 1 6 0 3 1 1 1 1 1;
        mso-font-charset:134;
        mso-generic-font-family:auto;
        mso-font-pitch:variable;
        mso-font-signature:3 135135232 16 0 262145 0;}
/* Style Definitions */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so-style-parent:"";
        margin:0cm;
        margin-bottom:.0001pt;
        text-align:justify;
        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
        mso-pagination:none;
        font-size:10.5pt;
        mso-bidi-font-size:12.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font-kerning:1.0pt;}
/* Page Definitions */
@page
        {mso-page-border-surround-header:no;
        mso-page-border-surround-footer:no;}
@page Section1
        {size:595.3pt 841.9pt;
        margin:72.0pt 90.0pt 72.0pt 90.0pt;
        mso-header-margin:42.55pt;
        mso-footer-margin:49.6pt;
        mso-paper-source:0;
        layout-grid:15.6pt;}
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gt;
</style>

<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font-size: 15pt; font-family: 宋体;">我跟咱班几个玩友商定,周四(</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pt;">4</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t; font-family: 宋体;">月</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pt;">15</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t; font-family: 宋体;">日)</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pt;">11</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t; font-family: 宋体;">点前在香山植物园东南门口售票处集合。天气暖和了,身体状况良好的同学们大家一起郊游吧。午饭自理,另遇雨或大风降温等不良天气则</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pt;">15</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t; font-family: 宋体;">日活动自行取消,顺延一周,即</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pt;">4</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t; font-family: 宋体;">月</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pt;">22</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t; font-family: 宋体;">日仍是</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pt;">11</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t; font-family: 宋体;">点在上述地点集合。希望大家互相转告,踊跃参加。</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pt;"><op></op></span></p>
Взойдет она,звезда пленительного счастья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430#
冯素林 发表于 2010-4-13 22:04:58 |只看该作者
<p><font face="隶书" size="5">波兰,现在是世界新闻的焦点,现在转载有关她历史的文章:</font></p><p><font face="隶书"><font size="5"><strong>二战波兰政治形势的一些历史根源<br/></strong>我的波兰军队长篇虽然早写完了,但是由於投稿的原因,现在还不能全贴出来。楼下有朋友聊波兰,有些话我还是觉得有点不以为然,贴一些文章开头和结尾关于政治和历史问题的片段吧,不违出版界的道义和规矩。全文等过一段时间才能贴上来。<br/>亡国的经历,对於近代波兰这个夹在德俄两强之间的弱小国家并不陌生:18世纪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三次瓜分波兰。拿破仑征服欧陆,帮助波兰复国,无数勇敢的波兰战士曾经在法兰西帝国的鹰旗下作战,其中最杰出者,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还获得法兰西帝国元帅军衔。随着拿破仑覆亡,波兰再次亡国。一次大战之后,在英法的主导下,波兰再次复国。当时波兰主张恢复1772年被俄普奥第一次瓜分之前的领土,换言之,要求立陶宛,西乌克兰和全部白俄罗斯的主权。就其性质而言,波兰进攻处於革命和混乱状态的世仇俄国,应该不仅仅被解释为反共,而且有深刻的历史和民族矛盾根源。如果孤立地看待波兰对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领土要求,与新中国成立后宣布不承认晚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政治主张上没有质的区别。可是国际政治的现实从来不以正义性为决定因素,它是要凭借实力讲话的:<br/>波兰军队向西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进军,被迅速恢复过来的苏联红军击败,乘胜反攻波兰本土的红军,却在著名的华沙城下之役一战崩溃。随着1921年苏波签订里加条约,和平最终降临,波兰的独立地位总算确立,也拥有了西部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这片东方领土在历史上确实曾经属於波兰,但是其居民,以信仰东正教的白俄罗斯族和乌克兰族为主,还有犹太人。信奉天主教的波兰族是少数,无论宗教矛盾还是民族矛盾都没有解决,而是暂时压制下来。至於波兰西部和德国的边界,但泽走廊问题所引起的领土争端,最终成为二次大战的直接导火索,这已经为大家所熟知了。<br/>波兰在二战初期被苏德瓜分的惨痛经历,其实早在1922年拉帕罗和约,苏联和德国决定抛弃一次大战的前嫌全面合作,就已经注定了。当时苏联和德国都是被凡尔塞和平体系所牺牲的角色,双方决定互相免除以前条约所规定的割地赔款义务,进而开展政治军事领域的全面合作。20年代,许多后来在二次大战中威名赫赫的苏军或德军将领,当时都曾经作为年轻军官到对方国家参加过军事交流。这对刚刚独立的波兰,无疑是不祥之兆。所幸后来苏德由於意识形态的分歧而决裂,而波兰人又有英法对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保证。<br/>关于波兰为什么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在苏德之间拉一方打一方,而一味倚靠英法,与德国苏联两大强邻为敌的立场,这不是孤立的,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地缘政治背景,如果详细分析的话,可以写出一部东欧政治外交史的专著。简单地说,从整个欧洲近代外交史的宏观角度看,自从18世纪普鲁士和俄国崛起之后,欧洲大陆就是英法俄普奥五强博弈的大舞台,这里综合国力最为强势的是英法,但地处西欧的英法对中东欧的俄国鞭长莫及,英法要平衡俄普奥的势力,最好的办法是让这三强自相残杀,聪明的英国人就在七年战争期间支持腓特烈大帝的普鲁士单挑俄奥;英法牵制俄奥普的第二个选择,就是支持土耳其。实际上太阳王路易十四,甚至后来的普鲁士腓特烈大帝,都为了对付奥地利或者俄国,而暗中支援土耳其。英法更以援助土耳其为借口,在1850年代直接出兵打了克里米亚战争。当土耳其衰落之后,西欧强权的第三个选择,就是扶持东欧小国给俄普奥制造麻烦。当然,两次大战之间英法支持波兰,绝对有意识形态的因素,但是如果从欧洲权力格局的历史和地缘政治角度看,即便苏联不发生革命,则法国支持波兰对抗德俄的局面,仍然一定会出现。<br/>再从波兰这方面说,在两次大战之间,实际不存在和苏德任何一方和解的可能性,因为波兰东西两个边界的矛盾,不是小片领土争执,而是不可调和的民族矛盾。最初作为历史上东欧强国的波兰,有他们足以自豪的历史,15世纪波兰击败条顿骑士团,和17世纪波兰骠骑兵从维也纳城下击退苏丹大军的时候,普鲁士和俄国都还是欧洲政治版图上无足轻重的二流强国。在波兰鼎盛的时期,它的臣民也就包括了普鲁士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等其他种族。随着普鲁士和俄国崛起,波兰夹在两强之间,这两个强国的扩张,自然要以牺牲波兰为代价。一个弱国要做到在两强夹缝中生存,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两个强国势均力敌,二是这两个强国持续处於敌对状态。而18,19世纪的俄国和普鲁士,也许势均力敌,可是根本谈不上你死我活,剑拔弩张,反而在波兰问题上互相合作,波兰自然就没有活路,被三次瓜分了。两次大战之间也是这样:苏联和德国都要对付西欧的强权,并非没有合作的余地。这个趋势从拉帕罗和约就显示出来。而波兰要维持独立的话,既然不能挑动德俄对立,就只能转而依靠西欧强权的支持。这种互相需要的关系,就构成了近代和二战中波兰与西欧强权,尤其是法国紧密合作的基础。<br/>波兰当时真正的隐忧还不在西线,而在苏联,因为1925年欧洲各国签订的洛迦诺公约体系保证了波兰与德国的西部边界,却拒绝保证与苏联的东部边界。因此在整个20到30年代,苏联是波兰头号假想敌,甚至超过德国。1939年8月23日,里宾特洛甫和莫洛托夫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仅仅一周之后,德国闪击波兰,再过17天苏军入侵波兰东部。<br/>波兰流亡政府依赖英国政府在军事和政治上的支持,1940年到1943年是两国政府的政治蜜月期。苏联政府和波兰流亡政府的合作关系,仅仅是暂时互相需要的关系,不可能长期合作,而美国仅仅是道义上支持波兰,在政治利益上并不关心。从1943年德黑兰会议以后,英国逐渐向苏联妥协,直到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公开在波兰问题上支持苏联。流亡的波兰人当然会有被叛卖的感觉,但这是完全可以预期的事情:<br/>国际政治从来就是大国博弈的产物,实力,而非道义,才是真正的决定因素。<br/>1943年4月德国揭发了卡廷森林屠杀事件之后,苏联指责德国实际制造了这起屠杀,英美政府出於政治原因,接受苏联的官方说法,而伦敦的波兰政府对此继续追究,因此,苏联决定与波兰流亡政府断绝外交关系。这就注定了流亡政府的政治前途。苏联人送走不肯合作的波兰第2军以后,决心建立真正属於自己阵营的波兰军队。以第2军前中校贝林格将军为首(贝林格的将军军衔是苏联授予的,不是战前的波兰将军) ,波兰人民军第1集团军于1944年3月编成,以后参加了华沙,维斯瓦-奥得河,波美拉尼亚,柏林诸战役。在这之前,先期组成的波兰人民军第1师,已经于 1943年10月在苏联西方方面军第33集团军编成内,在白俄罗斯的列宁诺进攻战中首次投入战斗。但是列宁诺的进攻是一次失败的战役(见“战争年代的总参谋部” 第2卷第2章)。贝林格本人则因为在华沙城下未经上级授权签署命令,向起义并被德军围困的华沙城发动攻击,而被苏军撤职,回莫斯科总参军事学院任职。不过这是流亡西方的波兰人的说法。另外根据什捷缅科,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的回忆录,华沙起义的时候,波兰集团军是根据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司令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命令,在维斯瓦河对岸建立登陆场的。跟波兰人并肩作战的,还有苏军第47和70集团军,司令是古谢夫和波波夫。苏军无法解放华沙,是因为兵力不足,强弩之末,而不是因为不想援助。双方各执一辞,该相信哪方面呢?从叙述军事部署的详细程度来看,应该相信苏军将领的说法,那些部署,调动,计划,过程,其详细程度不可能是事后编出来的。但是苏军元帅们的回忆录没有解释为何不允许盟军飞机利用苏军机场作穿梭空投。另外,他们没有一位提到贝林格后来的去向:在战争最激烈的时候,把富于作战经验的军事主官调离前线,送进学院,而当时波兰的指挥官如此稀缺,这无论如何不是正常现象。这是为什么?贝林格在苏军总参军事学院呆到1947年回到新波兰,任波兰总参军事学院院长,退役以后任农业部副部长,管打猎,再未受到重用,也没有受到迫害。<br/>1943年7月,波兰领导人西科斯基乘坐美国制造的B24解放者式轰炸机,在直布罗陀附近失事身亡,同机遇难的还有波兰军队总参谋长Klimecki少将和作战部长。专机驾驶员是皇家空军里的捷克人,他幸存下来。所有证据均表明这是个偶然的不幸事件,英国皇家空军正式的调查结果,说飞机的方向舵被卡住了。但波兰政府在最关键的时候失去了最有能力的领导人。其实就算西科斯基活着的话,能有多大作为也是值得怀疑的:由於苏联的实力地位,也由於战后波兰肯定将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流亡政府的保护人,英国政府也开始向苏联作出妥协,以换取苏联默认战后希腊属於英国势力范围。1943原本英国主张取道巴尔干进军中欧的军事战略,这跟一心想从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反攻波兰本土的流亡政府不谋而合,但是由於美国和苏联的反对,英国不得不放弃巴尔干战略,这就取消了英国和波兰军事合作的思想基础。这跟两百年前拿破仑战争时代如出一辙:拿破仑曾在北意大利招募波兰志愿军团,以多布罗夫斯基将军为首的波兰军团,希望在法国支持下,从意大利打到奥地利占领的波兰领土去复国。多布罗夫斯基军团当年的战歌,就是今天波兰的国歌。而拿破仑只是利用波兰复国作为旗号而已,没有几年就解散了北意大利的波兰军团。历史上,至少后来拿破仑皇帝征俄的时候,还让波兰人建立了华沙大公国,而二次大战之后,占领波兰这片土地的注定是苏联而不是英国,没有美国的支持,英国既没有实力,也没有利益欲望去跟强大的苏联就波兰问题叫板。因此,波兰被牺牲掉只是个时间问题。<br/>在1943年底的德黑兰会议上,英美苏三强完全按照苏联的建议划定了战后波兰的东西边界,而这是流亡政府所不能接受的。当时这个决定还是秘密的,没有让波兰人知道。1943年和1944年,丘吉尔极力想促成苏联政府和波兰政府重新和解,恢复外交关系,但是双方对卡廷事件和波兰东部边界的分歧根本无法弥合。 1943年身兼首相和军队总司令的西科斯基将军死后,总理一职由米克拉切克Mikolajczyk担任,军队总司令是索松科夫斯基Sosnkowski。 1944年,苏联开始在已经解放的波兰领土建立自己控制下的政府机构。索松科夫斯基将军是坚定的反苏派,于1944年9月因为盟国不能全力支持华沙起义而辞职,由第2军军长安德斯代理。而米克拉切克总理的立场比较温和。尽管他也不信任苏联人,但还是于1944年11月辞职回波兰,参加苏联占领区的波兰联合政府,任副首相兼农业部长。但是战后1947年在波兰大选中失败以后再次出走回到英国。英国的波兰流亡份子视他为叛徒,因此不久米克拉切克移民美国终老。 1944年11月以后继任流亡政府首相的是Arciszewski。<br/>1945年1月在雅尔塔会议上,英国公开放弃了支持波兰流亡政府的立场,斯大林则同意在战后波兰进行大选来建立一个联合政府。这标志着波兰流亡政府和英国政府正式决裂。1945年7月6日,英国政府撤销对波兰流亡政府的外交承认,流亡政府在伦敦的办公地点被收回,但是其官员在伦敦的私人住宅仍旧保留。大部分流亡的波兰军队在1945年解散,到1947年,流亡政府所有剩下的军队正式撤销番号。绝大多数老兵选择留在西欧。另外根据苏方的说法,近20万波兰流亡军队中,有12万战后回波兰。不过什捷缅科的这个数字没有其他佐证。 <br/>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一直又存在了45年,虽然仅有爱尔兰,西班牙两个国家承认这个政府的合法性(宗教因素可能是主要的原因,这两个国家跟波兰一样,都是天主教占绝大多数的国家。梵蒂冈的外交承认则到1975年为止) 。直到1989年,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仍然有总统总理,和8名内阁部长,还有散布在全球的大约15万波兰老兵和他们的后裔仍然忠於它。它坚持看到了苏联东欧的剧变。<br/>1990年,剧变之后的新波兰第一任总统,前团结工会领导人瓦文萨从最后一任流亡政府总统Kaczorowski手中,接过了象征波兰国家正统的几样标志:1935年波兰宪法原本,总统与政府的大印章,总统绶带和旗帜。至此,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才正式结束。<br/>2004年5月1日,波兰正式加入欧洲联盟。<br/></font></font></p>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外附校友联谊会 ( 京ICP备5048890号 )

GMT+8, 2024-11-1 11:43 , Processed in 0.046351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