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书记:你怎么对号入座呢?我还是了解你的,而且我对你这篇文章是肯定的。 摘抄:应该看到,这原本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每个国民都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对时代的本质有更深刻的理解,做到外知世界,内知国情。如果把二战前的日本,与现在重新崛起的日本作一比较,就会看到在经济成就上,甚至制度上的变化都不是最重要的,而最为根本的变化,是国民的思想意识的变化,是发生在人的灵魂深处的变化。 在一些人眼中,妥协与“怕输”、“挫折”、“服软”、“投降”相联系,似乎唯有毫不妥协,方显英雄本色。这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本质上还是认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理性妥协不是消极放弃原则。它是攀登者到达顶峰的小憩,是繁华都市中的安宁庭落。同样,妥协不是委曲求全,在一些根本问题上,对无理的对方一味让步。不过,即便如此,也应该平心气静的商量,耐心疏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尽最大努力取得共识。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学习妥协。这之前,中国几乎没有作过多少妥协,打开国门就意味着与外人相处,从来不愿妥协的传统面临挑战。唯我独尊,虚张声势,声色俱厉,不懂得让步,必然搅乱自己的战略环境。妥协并非是在中国核心利益的退让,而是灵活协调各种矛盾,透过妥协而携手合作,才是导向和谐世界的必由之路。国家利益依据重要性可分为核心利益、重要利益、一般利益,核心利益是国家的安身之本,每个国家都会对此坚守,但大部分的国家利益不属于核心利益,可以用于交换合作,既发展自己,又实现多赢。 在全球外交的大平台上,妥协是一种力量的显示。一部世界外交史,绝大部分是用妥协、合作书写的,对利益锱铢必较,不顾及他国的感受,必然遭遇他国的抵制。一个国家坚守自己的梦想,但不一定要透过粗暴对抗而达到目的,其实往往更需要一个简单的妥协。正如有北京学者说,今天的中国,思考的问题不只是“中国的腰杆硬不硬”,而是“中国的气度大不大”,有没有足够的智慧,去营造多赢的局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7 10:06:1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