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附校友联谊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770|回复: 4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简·爱》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刘惠杰 发表于 2009-12-22 14:45:36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看《简·爱》

 

应朋友之邀,看了话剧《简·爱》。国家话剧团在国家大剧院演出。

实付票价580元。太贵了。会上说了,中国人平均收入不到3千美元,合2千元。1张门票,要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工资。法国最低保障工资1万元人民币,三分之一是3千元,要法国人拿出这么多钞票看这么一场戏,得要出个三长两短的来。

舞台上端有同步英文字幕。有错儿,但是能看。社会进步,中国人懂英文的多了。不过,懂英文的多了,台词儿就不能只是字面上的学生功课一样的翻译,而是要用经典的中文对应经典的英文,要不然没有应有的观众共鸣。比如北京人吃都一处,说“这炒肝儿使的芡太厚了”。这句话里头的肝儿的“儿”不能省,“厚”是唯一正确形容词。又比如美国人说FUCK YOU,应该和中国的国骂类似,和你关系不好,骂的却是第三者。如果跟美国人一样我对你这么直接着来,翻成我对你怎么样,中国人听着别扭。

男主角个儿不高,在客厅踱着高筒大皮靴,高兴不高兴的老是提着酒瓶子对嘴吹,吼着说话。说他是夹皮沟的富农有人信,说他是十九世纪初英国有钱人家感情细腻的主人,有些另类。

两个半小时,除了两次浅浅的笑,全场观众鸦雀无声。

Rank: 8Rank: 8

47#
刘惠杰 发表于 2011-12-10 10:46:27 |只看该作者
看罢电影《鸿门宴》。
《史记》好看。穆社床头一摞,让我感觉好。
电影《鸿》提出质疑,历史转折关头,决定生死之际,刘邦说一声憋不住了,要去撒尿,提着裤子就跑了。是这样么?古人的智慧和政治头脑并不逊色于今人,怎么可能这样戏剧化呢?
这个质疑挺好的。没想怎么样,说几句成吧?有人成天解析《圣经》,敢在几十亿人的信仰上游走,给太史公提几个问题,不为过。
不过,胆子不小。
电影的对白很不给力。几个人,不管是什么情绪,都是闷着头,没几句话,说什么也是没头没脑的。后来想想,中国现在的电影里就是都没有什么精彩的对白。以少言寡语来编排“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貌似深沉,其实瞎深沉。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46#
刘惠杰 发表于 2011-12-1 14:05:45 |只看该作者
卫平跟我说,他属于胆儿不大的那种,但是策划一次月亮一日游或者两日游,他觉得稀松平常。
真的假的,我听着舒服。
相比之下,我们攒几场莫里哀的戏,我觉得可以说好比去一趟大觉寺(是不是有些个嚣张了?,也不是这么比,是吧?有人硬要挑眼,我就说我的意思是走路去。)。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45#
方卫平 发表于 2011-12-1 12:12:50 |只看该作者
惠杰跟我提了几次,希望我的业余剧社,正式名称是《夜雨剧社》,能够排练法国话剧,例如莫里哀的戏剧(伪君子)。我一直担心我的剧社承担不了这样的经典大戏,不过最近我有点动心,很想今后找机会试试。到时候,请咱们外附的法语大师们当指导!
外附合唱团步履维艰,主要是人员太少,估计等以后更多校友退休后情况能好一点。宋岱同学倒是一直在他们的业余合唱团挺活跃,经常参加比赛什么的。晓敏你说的歌剧,Nabuco国内翻译成《纳布科》,几年前,这部威尔第的作品在保利剧院上演过,我去看了,里面的合唱在国内也为人们熟悉,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这段合唱曲的出处。合唱本来就来自西方,加上和声的原因,歌剧的合唱作品,教堂音乐等等,确实比中国的合唱作品历史悠久,成熟。
盼望有一天外附合唱团能够大量演唱优秀的合唱作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44#
黄晓敏 发表于 2011-12-1 01:18:2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黄晓敏 于 2011-12-1 01:22 编辑

演中文版的法国戏,绝对是好主意。退休后开始晚不晚?
见你们看了这么多西洋歌剧,又读到方卫平在合唱团的留言,想到另一件喜欢的事。
我一直特别喜欢合唱,最近有机会唱了《茶花女》、《托斯卡》、《卡门》、《西线故事》、《快乐的寡妇》和"拿不够"(Nabuco),真是语言和音乐双重享受!说句也许某些人不同意的看法,中国合唱好听,但是唱西方歌剧,韵味和感觉更丰富。我相信这不是被西化的结果。
合唱团为什么不唱呢?太可惜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43#
刘惠杰 发表于 2011-11-30 08:39:49 |只看该作者
在国家大剧院看莫里哀的《无病呻吟》,LA COMEDIE FRANCAISE首次首场在华演出。
莫里哀原剧原文版。中国国家大剧院剧院。法国排名第一的剧院(他们那儿怎么没有功勋演员和国家一级演员呢?制度不完善。对了,谁是中国二级演员呢?)。
我心跳。我感谢给我票的这个人,我喜欢你,我首先代表……
字幕有中文和英文。有中文字幕当然不错,有英文字幕是怎么个设计思想呢?来看戏的,多数听不懂法文,那就看中文字幕,这是在北京,在一个虽然怎么样但是仍然坚强地讲中国话的地方,看法国戏,看中文字幕,没有错。问题是,你不懂法语么,你懂汉语么?啊,是这样,太好了,那我让你看英语字幕!
这一伙法国人(或者是一起办事的中国人)里头,显然有刻意追求让所有的人无论如何也弄不明白的那么几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白痴。
莫里哀的戏挺好。如果排演中文版的莫里哀,尤其是《伪君子》,《可笑的女才子》,之类,应该有不少人喜欢,可以没完没了地演下去。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42#
方卫平 发表于 2011-11-29 12:47:58 |只看该作者
还看了歌剧《托斯卡》。又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41#
方卫平 发表于 2011-11-29 11:54:13 |只看该作者
惠杰最近和我看了:歌剧《茶花女》、《艺术家的生涯》,还有几场国际音乐节的音乐会,都是马勒作品。汇报完毕!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40#
林伟 发表于 2011-11-29 11:49:34 |只看该作者
惠杰兄最近又看什么了?
娱乐校友、娱乐大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39#
刘惠杰 发表于 2011-4-14 12:35:41 |只看该作者

 

看《货郎与小姐》。中央歌剧院出演。在天桥剧场。

八十多岁的李光曦最后在台上鞠躬亮相,他是唱这个戏出了名的。

前面奇梅说了,这一声声的“卖布嘞”,当年响遍了京城。

台上的演员在唱“卖布嘞”的时候,有莫名的神圣姿态。

查了时间,这一年是1959年,我们这样的刚会说话,还听不懂谁唱什么。大一点儿的孩子说,李光曦,不知道么?就是唱《货郎与小姐》的?对我们彻底蔑视。我们真不知道。因为等我们能听懂的时候,这个戏已经消失匿迹,一直到今天。

阿塞拜疆的戏,舞台上的门啊窗啊都是绿色的几何图像。

知道巴库以前是毒品泛滥地区,如今大家都在搞石油,卖布头儿应该是了穷人,他们还演这个戏么?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外附校友联谊会 ( 京ICP备5048890号 )

GMT+8, 2024-11-23 22:06 , Processed in 0.041335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