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乡杞县
宋协民
早就知道"杞人忧天"的成语,今年5月下旬我到了成语的出处地河南省杞县,到杞县后才知道那里更出名的是大蒜。 杞县是豫东第一大县(豫东包括开封、商丘、周口三个地区),辖属开封市,距郑州有120公里,全县有近1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5万,是个农业大县,主产棉花、小麦、大蒜。杞县的大蒜产量在全国排第二位(以县产量计),第一位的是山东金乡县,年种植大蒜80万亩,杞县是40多万亩。5月下旬正是收获大蒜的时候,进入杞县后可以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新鲜大蒜香气。田地里有成片的待收的大蒜,田头路边堆放着尽是收获的大蒜,老乡的院子里外也全是晾晒的蒜。但是今年丰收的大蒜没有给杞县的乡亲们带来快乐,因为今年大蒜的销路不好,价格很低,据说是因为往年出口日本等国,今年因一些原因蒜的出口大量减少。大蒜是在每年的"秋分"种下,经过秋冬春三季的生长,第二年夏初收获,每亩产量2500-3000斤。如能卖到每斤5毛钱可以保本,卖到每斤8-9毛钱,就有收益。而今年大蒜只能卖到每斤1毛左右,无疑是亏本了。当地朋友告我,如果你把地里的蒜收了拿走,地平好,老百姓不会收一分钱。我工作中接触的老徐家共有5亩地(当地土地资源很少,平均每人才1亩地),今年全种了蒜,亏本使他家今年没有收益了。我同情的询问:那怎么办?可能是农村多少年来都是这样上上下下的,经历多了,习以为常,他笑笑平静的说:去年蒜价格卖的好些,补今年的亏空吧。听罢我心里对这位农民老兄肃然起敬。 (回到北京与妻说起大蒜的事,她告才从超市买了4头蒜,花了3元多。我又在家附近的小菜店询问蒜价,一般的2.5元/斤,稍大些的3元/斤)。 有一天晚餐后,我换上运动鞋和短衣短裤,听着mp3在县城边的路上走步锻炼。路边一片一片摊晒着新收的大蒜,农民把蒜从地里收来卸下,然后用小铡刀将蒜头切下,晾晒干后装入编制袋收起,找机会销掉。近晚8点了,天已黑的看不见东西,农民一家老小还在辛苦的忙碌着,估计还没吃晚饭,小孩子可能是饿了或困了大声哭着,年青的父母忙着收拾蒜顾不上他。七十多岁的老婆婆本来眼神就不好,天黑后什么也看不到,但还坐在地上凭感觉用小铡刀一个一个切着蒜头。他们有时毫无表情的抬头看看我,一个吃饱了路客在消食。我顿感非常羞愧,赶紧掉头回住地了。 与一位河南朋友谈起"杞人忧天"的故事,他笑着说:那儿的人爱操心。杞县人的理念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杞县人朴实热情并富有同情心,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县捐款270多万元,要知道这个农业大县政府和老百姓并不富裕。他们还给灾区捐赠260多吨大蒜,10辆大卡车驶向灾区表示蒜乡人的爱心。 杞县人很为自己的家乡骄傲,当地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杞县高中是全省闻名的好学校,类似北京的四中或人大附中吧,升学率很高,每年向各著名学府输送不少好学生。当地朋友告我,历史名人蔡邕、蔡文姬父女是杞县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徽设计者是杞县人,中国奥运会"中国印"的设计者也是杞县人。新中国第一任新华社社长穆青先生1937年离开家乡杞县参加革命。当年他回到家乡听说了邻县兰考焦裕禄的事迹,1966年写下了那篇感动天地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影响了一代人。 巧的很,焦裕禄的儿子焦跃进前几年曾在杞县任县委书记多年,口碑很好。"非典"那年焦跃进进京亲自在集市上卖大蒜,一方面为杞县的大蒜打开销路,另一方面为抗击非典提供紧缺的大蒜,媒体上报道后曾引起人们关注和赞谈。 去年11月我去开封出差,时任开封市统战部部长的焦跃进请我们午餐,我见到了心目中英雄的儿子。我们这代人是从小接受向英雄学习的教育长大,雷锋、王杰、欧阳海、王进喜……
很多很多英雄激励影响我们的成长,焦裕禄在我心目中是最高大和尊崇的一位。我见到焦跃进好像见到焦裕禄,虽然我不会像时下粉丝们见到偶像那样激动的溢于言表,涕泠呐喊,但当时心里的感觉与粉丝们同样的。通过接触,我觉得焦跃进是个非常朴实厚道的人,后来听开封朋友说到他的为人,证实我的感觉是对的。 在杞县的一天下午,好友建武等朋友从郑州来看我,他们第二天要去四川地震灾区慰问河南水利派去的抗震救险的人员。临走时,他们装了几袋杞县的大蒜,救灾人员非常辛苦,让他们吃到家乡的大蒜。 曾走了很多县,在脑子里印象深的有杞县。
2008-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