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附校友联谊会

标题: 《伪君子》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惠杰    时间: 2012-5-20 00:21:44     标题: 《伪君子》

本帖最后由 刘惠杰 于 2012-5-20 00:27 编辑

方卫平有个话剧团,称“夜语剧社”,自任社长。二十几个人,北大的有,中戏的有,疑似工人农民的好像没有。今年六月,剧团创建五年。

方卫平说,剧团早就有了,用这个名字,用这一拨人,是从2007年开始。

早几年,他邀请我们看他的戏,叫《我们的小镇》,一般情况都是他请客,这一次要求我们掏钱买票,要的是一个有形的支持。一个美国戏,挺老早获得过普利策尔奖。我查了查,讲的是美国一个小镇居民的生活,平平淡淡的故事,有生死的穿越。

我不熟悉美国人的生活。成天看的电影电视剧,美国题材是主流。但是,好像和我没什么关系。咱们看话剧,得看着带劲儿的,比如当年的人艺。《于无声处》、《小井儿胡同》,打倒四人帮啊。说咱们不懂外国戏,也是自己跟自己说不过去。但是,好像和我没什么关系。

他最后一次邀请我看《我们的小镇》是去年春天。不知因为什么,去看了。

我觉得戏不错。也算有一些内容。尤其是演员非常认真。话剧没有多少视觉和音响效果,全凭故事和语言打动观众,语言不好,演员不好,演不成戏。演到一个什么情节,我很感动。

我见了演员,推我站出来给演职员讲话,我就讲话了。有一点儿虚荣撑着,说得挺带劲,我说你们这么一拨儿人挺优秀的,比专业的不差,可以演大戏。反正是花了差不多一样的力气,不如整一个大的。比如莫里哀的《伪君子》啦(顺嘴说的)。你们要是演莫里哀,我更有热情看,你们演莫里哀,排戏的时候我拉一堆朋友来给你们捧场叫好加提意见。

导演是个年轻女人,叫英子,比我脑子好,记住了我的话,到了年底,找我,请我帮他们弄一个《伪君子》的本子。

自己招惹的事儿,方卫平知道了(他们一定串通好了),嘿嘿地笑。

我有点儿后悔。不过,这样的剧社应该得到支持,我们也不能老是光说不练。再者,不就是弄本子么?看着法国人说话,就手打字打成中国话,稍微在网上参考点儿什么,齐活!Piece of cakesimple comme bonjour

本子弄成了一个。

后来听人说,谁谁弄《伪君子》呢。当年敢接这种活儿的,那可都是非社会闻达不可。

我听着,心里砰砰地跳,可不是么?我怎么没想到有这一层呢?有点害怕,真的有点儿害怕。

不过呢,本子有了,场面拉开了,戏可就得上演了。



作者: 林伟    时间: 2012-5-20 09:22:06

热切期待中。
作者: 刘惠杰    时间: 2012-5-20 21:46:33

本帖最后由 刘惠杰 于 2013-7-11 07:00 编辑


《 伪君子》1664年5月12日在凡尔赛“皇宫剧场”首演,迄此已然有3百多年了。
我相信外星人。要不然好多事情无法解释。
比如戏剧。
英国戏剧鼻祖莎士比亚(1564-1616),比莫里哀(1622-1673)早一些。这俩人活着的时候没见过面。不过,英法一水之隔,两边儿的人自古常来常往,应该不少联系。莎士比亚先有建树,悲剧连着杯具,用了英语字典都收不完的词儿,不容易。莫里哀是后来人,多产喜剧。
俄罗斯和北美此时还甚荒凉。
此时的中国,却是十二分的热闹。
让各种“后”(都说“宁为鸡头,不做凤尾”,这“后”比凤尾还差着事儿,没什么想法么?)追捧的《牡丹亭》,作者汤显祖(1550—1616)。《桃花扇》也是名剧呀,作者孔尚任(1648―1718)。还有《长生殿》,这个戏我不大喜欢,老是帝王将相,不过是抢着跟皇上睡觉,宠幸与被宠幸而已,封建程序,都知道是假装的,值当歌颂么?作家洪升(1645-1704年)。
网就是好,这么多数据,一会儿就全了。
几乎在一个时间,谁也没和谁沟通,三个国家的几个人就一起搞起了戏剧,成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外星人统一指挥,谁干得了这种事?
今天我们见到的《伪君子》剧本5幕共31场。演出时间3个小时左右。
1975年夏,我在巴黎,坐在地毯上,在一台巨大的黑白电视上看法国电视一台周五的“话剧节目”,第一次看了法国剧院演出版本的《伪君子》。我以为以我当时的法语水平,加上《伪君子》的故事先前也知道,看一出莫里哀的戏应该是享受。
没料想基本没听懂。
《伪君子》的原文是1962行亚历山大体诗。





作者: 成卫国    时间: 2012-5-21 00:33:02

刘惠杰 发表于 2012-5-20 21:46
《 伪君子》1664年5月12日在凡尔赛“皇宫剧场”首演,迄此已然有3百多年了。
我相信外星人。要不然好多事 ...

此帖显示:本帖最后由 刘惠杰 于 2013-7-11 07:00 编辑
这是穿越还是飞越?

作者: 王晓京    时间: 2012-5-21 10:00:40

本帖最后由 董林 于 2012-5-26 07:54 编辑
刘惠杰 发表于 2012-5-20 21:46
《 伪君子》1664年5月12日在凡尔赛“皇宫剧场”首演,迄此已然有3百多年了。
我相信外星人。要不然好多事 ...


上大学的时候看过录像,不知道是哪版的,没苛求自己,能懂一点就不错了。


下面的图片不是我弄的,不知怎么删。


作者: 史晓帆    时间: 2012-5-21 16:01:07


     这个戏肯定翻成中文啦,看懂没问题,就是不知我八月底回国休假能否赶得上。
    最近去法兰西喜剧院观看了“Une Puce, epargnez-la”,美国人的剧,翻成了法文,没想到也能看懂了大意,布景很简单,但演的实在太棒了,可以说完美无缺。话剧是法国的老传统,就像咱们的京剧昆曲什么的,是看家本事。
    来法国近13年了,只看过两次戏,不愿去剧院就是因为怕看不懂,这次看懂了,今后就要多看了。法国的戏票很便宜啊,大名鼎鼎的法兰西喜剧院,最贵的票仅39欧元,而演出前如有剩票,才五欧元。法国是舍得花大气力为文化做广告的,去地铁里看看就知道了,文化艺术方面的广告总是站多数。票价如此不贵,我想应与国家的支持有关。

作者: 刘惠杰    时间: 2012-5-21 16:41:01

本帖最后由 刘惠杰 于 2012-5-21 16:42 编辑



有《伪君子》的想法以后,和晓帆说过。
不过几天,晓帆送来在巴黎COMEDIE FRANCAISE买到的《伪君子》实况演出版本DVD(礼品装)。奠基之功,永垂青史啊(知道这个话想说的意思,但是显然说得不合适,以后想好了再说一遍)。
这样的戏,其实可以长期演。跟《失空斩》、《甘露寺》什么的一样,知道故事情节,看的就是演员演出。就势想了想,其实人的故事不复杂,变幻着重复。现代人类从走出非洲,已经20万年,是很长的一段历史,谁也找不着谁,而任何一个人的历史不过百年。生老病死,吃喝拉撒睡,喜怒哀乐,基本结构是一样的。
我也不知道我想说什么。
晓敏和晓帆对于《伪君子》的见解弥足珍贵,即发剧组全体。
语言不通是一件大事。让我学日本人,我真的是不知所措。不懂语言,还能领悟,是很大的本事。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12-5-21 18:52:53

莎翁是英哥儿力士、莫翁是发哥儿力士,都很给力。《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悭吝人》、《伪君子》等剧目是我的外国文学艺术的启蒙课程。
是沾了家里的光,文艺团体的。住的地方,紧挨着原中央实验话剧院的“实验剧场”(后被大火烧了,险些危及我家)。看节目从不买票,“点头票”。节目彩排时,我们院儿的孩子都属观摩人士,顺便在一排排的椅子中玩儿捉迷藏,很不好找,绝对刺激。
当年太小,说实话看不懂。但是却引起了好奇心,于是就看剧本,当时油墨印的本子。对剧中人的对话中的情绪、幽默、暗示、伏笔、及针锋相对慢慢看出了好。一个好本子,不仅要再现原著风格,还要适应国人观众的口味,即汉语的口语语言特色。话剧中经常会有大段的独白,若非句斟字酌,中国话通常简练,等念完了,底下观众一半儿都睡过去了。我比较喜欢《伊索》里面的对白。
当年,各个文艺团体(国家一级的)都有各自的剧场。像人艺是王府井北口的“首都剧场”,我家老爷子单位的剧场是天桥。去的最多的还就是“实验剧场”,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但没人说“不看邻居演戏”的。
常在河边站,怎能不湿鞋?虽然不懂,但看多了,就学些台词儿,特别是觉得好玩儿,逗乐的。像《货郎与小姐》里,李光羲唱的“卖布歌”,在院里属合唱节目。还有台词儿“一匹布,三块钱,我就卖给你……”(大意,记不很准了)。院里的孩子改成“我就嫁给你”,倒贴?!
《伪君子》中文剧本比较早的是在延安鲁艺时,好像是陈治策编的,陈还兼导演。
说说都是50年前的事儿了。
祝惠杰大笔一挥而就,祝夜雨剧社演出成功。


作者: 刘惠杰    时间: 2012-5-21 23:06:51

本帖最后由 刘惠杰 于 2012-5-21 23:08 编辑


感谢穆社。
“对剧中人的对话中的情绪、幽默、暗示、伏笔、及针锋相对慢慢看出了好。一个好本子,不仅要再现原著风格,还要适应国人观众的口味,即汉语的口语语言特色。话剧中经常会有大段的独白,若非句斟字酌,中国话通常简练,等念完了,底下观众一半儿都睡过去了。”
这一段话十分精辟。
社长古道热肠,记着教诲了。
这么个戏,按说有好多版本。
陈治策(1894-1954)的版本没有见过,名字也是第一次听说。赵少侯(1899-1978)的1955年人民文学版本现在仍然是中国教育部规定的大学必读书。陈和赵都是北大毕业。
李健吾(1906-1982)也翻译过,李清华毕业,后来留学法国。现在见到的,是2008年上海译文版本。
更新的版本没有见到。
问中戏的博士生,他们也没有更多的信息(他们都忙什么呢?)。好像有的大学的剧社演过,用的应该是以上一种版本的改良。
陈的译文没有见过,不能评论。
1955年,中国连一本像样的法汉字典都没有,赵硬是翻译了过来,已经非常珍贵。李的水平很好,翻译的时间在1977年,是赵的版本的20多年以后,翻译条件也没改善多少。
想着,看《伪君子》得和看《茶馆》一样,才给力。喜剧么,莫里哀呀,答尔丢夫啊,是不是?
但是可能么?
拍拍脑袋,就要架起一口锅,自己动手搞原子弹,看来要犯错误。


作者: 刘惠杰    时间: 2012-5-21 23:21:29


哪里找的一个版画剧照。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12-5-22 18:59:41

中戏和青艺合并成立了国家话剧院。文革前,这些团串的也很厉害,谁都不保守,谁手上都有叫座儿的本子。
想查资料,可以去国话的资料室。博士生不会去钻那些灰尘。至少他们应该有当时的脚本、舞美设计的底稿、剧照、甚至当时的报章评论等。
当时的演员后来都是角儿。
家父在世时有嗜好,看什么演出都把节目单认真的保留起来,做资料参考。闹不好,我家什么地界儿还藏着一份当年《伪君子》的说明书呢。考虑比较合理地卖给“夜雨剧社”。哈哈!

作者: 刘惠杰    时间: 2012-5-22 21:52:59

本帖最后由 刘惠杰 于 2012-5-22 21:57 编辑


维基法文版《伪君子》条目(2012年5月18日编):

有学者认为,莫里哀创作《伪君子》的时候,参考了1542年Pierre l'Arétin的话剧《Lo Ipocrito》。
Ipocrito的人物形象是耷拉着眼皮,羸弱,贪吃,胃口很大,穿黑衣服,老是用胳膊夹着一本祷告书。他想方设法进入了一个有钱人的家里,奉承主人,垂涎女主人,设置阴谋,占有主人的财产。
另外有人说,莫里哀笔下的答尔丢夫是某个神父的形象。
有人说“Tartuffe”一词出自意大利文,因为意大利语动词“truffer”是“欺骗”。有人说是德语,德语中的“der Teufel”是魔鬼的意思。诗人Lorenzo Lippi 笔下有过一个人物叫Tartufo,意思是“坏心肠的人”。
1663年,Jacques Lagniet刊出版画“Tartufe”,注脚是:“这个老家伙面色凶,显然消化不良,口臭,吐浓痰……”。
“Tartuffe”一词在《伪君子》剧之前就存在于市井俚语当中,用来称呼那些喘粗气,口臭,以假身份骗人的坏人。
从莫里哀的《伪君子》剧以后,“Tartuffe”进入普通法语字典,具有所有词性。



作者: 史晓帆    时间: 2012-5-23 03:54:13

刘惠杰 发表于 2012-5-21 16:41
有《伪君子》的想法以后,和晓帆说过。
不过几天,晓帆送来在巴黎COMEDIE FRANCAISE买到的《伪君子》实 ...

惠杰真说过奖了,想好换一个词吧。但谁不爱听表扬呢,所以我也得谢谢你,呵呵。

卫平这个剧社的演出,我还都错过了,实际上有一次是就差一点没错过。2006年夏天,接到卫平短信:“下星期请你看话剧。”

我回复说:”我刚看完话剧从剧场出来。”

卫平问:“你看的是什么话剧?”

我说:“《到现在还没想好》。”

卫平说:“啊呀,我们剧社下星期演的就是这场戏。”

我说:“是吗,我今天买票时知道下周换一个业余剧社演,没想到就是你的剧社啊。”

就这样,还是没看上夜雨剧社的演出。


作者: 刘惠杰    时间: 2012-5-26 06:10:14

本帖最后由 刘惠杰 于 2012-5-26 06:11 编辑



“中戏和青艺合并成立了国家话剧院”,在广安门内大街路北新建了剧场,去年启用,里头院子里有小剧场。启用的时候,在小剧场演了一出法国戏,名字忘了,有冯宪珍。一会儿是法国人说话,打汉语字幕,一会儿是法国人说话,打中文字幕。话剧,只要本子凑合,全凭演员的功力。冯是我们这个年岁的人,我们有呼应。但是是个小戏,老年人的生活,看的时候,有几处乐乐,看了就忘了。
法国有不少好戏。两边儿操作交流的人责任重大。
上周三在这里看过国话的《笑面人》。
雨果是个小说家和诗人,《笑面人》的剧本应该不是直接出自他的手。翻译是沈大力和董纯,沈是我在北外读书时的主任老师,今天算起来已然是七十多的人了,他的法语水平很好。
这是一个挺大挺沉重的故事,让几个其实根本不懂欧洲的青年演员演绎,参与导演的法国人不懂中国,带着传统成见硬性地靠近中国,让人看着心乱。
法国人总觉得中国人嘻哈,虚无道德和人品,是一种极大的误会。
按计划,“夜语”版的《伪君子》将于2013年初在北京公演。赶上排练的时候,一定请几位莅临指导。

作者: 董林    时间: 2012-6-1 23:30:53

[attach]15846[/attach][attach]15845[/attach]
演出结束后,方领导讲话。

作者: 刘惠杰    时间: 2012-6-3 05:52:59

本帖最后由 刘惠杰 于 2012-6-4 08:11 编辑


看着美国人编电影,直为他们担心,这么着搞下去,把资源都搞完了,还有什么可写的么?
中国人的戏太多了。远的关心不过来,我们自己就经历了这么多。
可歌可泣。
哭分三种。哭,为有声有泪;泣,为有泪无声;嚎,为无泪亦无声。潘金莲哭武大郎,嚎。我以为这是曲解了嚎,人最悲伤的时候,无泪无声,容易嚎。
不过是,今天的人写的戏,不关痛痒,家长里短,实在无聊了,加白血病。不明白这么肤浅,为什么还能一致地执着地坚强地在肤浅中快乐地生存。
以前时尚港台腔。港台腔没什么不好,问题是操了港台腔,好像就尊贵了,让人接受不了。纵然你们时常有蛤蚧和海马撑着,也未必真的厉害么!厉害了又怎么着了么?这两年有改的趋势,纯广东人也“哥们儿姐们儿”地招呼了。演员们要是没有北京腔儿,会被人家以为在北京没人。我听着,也不怎么舒服。
我们之于世界,总是迷迷瞪瞪,我们是一样?我们是不一样?我们是一样的不一样?我们还是不一样的一样?
预报今日北京中雨。


作者: 刘惠杰    时间: 2012-6-12 11:12:59

本帖最后由 刘惠杰 于 2012-6-12 11:15 编辑

法国人对宗教的态度
前几年,在起草《欧洲宪法》的时候,文中出现了“欧洲文明继承了……宗教……”字样,法国总统(希拉克)和总理都公开表态干预,坚决把“宗教”抹去。他们的行为当然都不是个人的好恶。这说明,尽管宗教(建筑、美术……)并非一无是处,但是法国人不愿意让宗教悬挂在自己头上。
1905年,法国正式把宗教推到了主流社会以外,不给地位,不发工资,不给钱,全不管。但是,这时候,法国人中的天主教信徒仍然几乎是全民皆兵。
二战以后,人对战争、生命、道德和信仰等有了大量思考。从凯撒带队的罗马人走了以后,经常是法国人出去打别人,拿破仑打埃及,打莫斯科,法国再没有被谁占领过。可是希特勒来了,一呆就是好几年。法西斯是不争的坏人,战争狂,人类中的妖魔,杀绝犹太人,滥杀抵抗战士,灭共产党人,灭同性恋,掠夺艺术品,为非作歹,到处是恐怖和血腥。
法国的信徒在绝望中突然发现,无所不能的上帝这时候突然失踪了,上帝的第一代言人教皇为了自己的生存,连一句谴责纳粹的话也没敢说过。上帝忘了么?摩西是犹太人,耶稣也是犹太人,怎么不来保护他们的后人呢?上帝没有问题,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那么,就是教会的问题。
二战以后,法国天主教信徒的人数急剧下降。1986年,愿意公开承认自己是教徒的法国人占人口总数69%,其中不去教堂、不做忏悔的占多数,反对禁流产的占压倒多数,有婚外情的几乎是全部。比较守规矩的信徒中大部分是老人。在比较完全定义的法国天主教信徒当中,留恋传统和习惯的意义已经多于宗教的意义。

作者: 刘惠杰    时间: 2012-6-18 20:22:42

本帖最后由 刘惠杰 于 2012-6-19 20:06 编辑

人有很多的肢体语言。
法国人的手势非常多。总统大选投票前的两个候选人辩论,美国人基本不动,奥巴马属于好动的,但是也没有多少动作;法国人此时也沉稳多了(国家要改变颜色了呀!),但是过不了几分钟,便眉飞色舞,手舞足蹈。
中国人说话的时候动作少。见过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或者哪一个,说话的时候有什么动作么?
我们记得的经典动作是列宁,他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一向所说的无产阶级的苏维埃工农(?)革命,实现啦!这时候,他深情遥望远方,左手卡在背心肩部的开口,右手手指并拢,成一个有力的手掌,用力劈下。有个连环画的封面就是这个。这个动作给人印象特别深。但这显然不是一个常用的手势,以后也没看见过。
法国人有一个摇摆食指的动作,有好多意思,看当时是怎么一个场合。伸一个食指,左右摇摆,这个意思比较固定,就是:别这样。把手举高一点儿,意思是:这个问题严重,千万别这样。
中国人伸食指分男女,女的兰花指,男人要伸并拢的食指和中指。可这也都是戏里的做派,没见过那个县的政法委书记说话有这个手势。
这个《莫里哀》,演员们说中国话,要是要求他们全用法国人的动作呢,好像出不来,对不上茬儿啊。要是都背着手说话呢,或者借用道具,把一把椅子搬来搬去,开门关门,跳窗户,这戏没什么新意。要是借用京剧里的动作呢,拱手问候,转身亮相,造型,这个喜剧就要喜大发了。

作者: 林伟    时间: 2012-6-19 18:14:55

“要是借用京剧里的动作呢,拱手问候,转身亮相,造型,这个喜剧就要喜大发了。”——有意思,再来个吊毛儿、抢背……真是喜大发啦!

作者: 刘惠杰    时间: 2012-6-20 12:14:53

本帖最后由 刘惠杰 于 2012-6-20 12:20 编辑


     “绅士”,法文“gentilhomme”,出现于十八世纪,是从英国的gentleman衍生而来。最早是指贵族,在贵族家出生的婴儿也叫“绅士”。

    中世纪,法国有“骑士”(chevalier),或者“见习骑士”(ecuyer),当时只有骑士或者见习骑士才可以称为“先生”,地位更高的人,比如君主和大的采邑领主,称为“老爷”。

    绅士的特点应该有以下四种:
    忠诚。
    或者是忠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小人无信,逆向反证,是一个意思。
    勇敢。
    为国牺牲,主持正义,无所畏惧。
    好学。
    视愚昧无知为耻辱。
    礼貌。
    祭拜祖先,礼敬神明,尊老护幼,呵护女人,是平日里的生活方式。

    中世纪以后,意、德、西等国家都有“绅士”,中国的绅士叫“君子”,其特点和欧洲的“绅士”差不多。

    我看见好几个外附的人被外界称作“绅士”,也算没给学校丢人吧。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12-6-20 19:50:39

                非常佩服惠杰的浮想联翩,从翻译《伪君子》,即语言学,跳跃到了行为学,舞台表演。
        舞台语言(俗称“台词”或“对白”)和舞台形体(即“表演”)总的来说是夸张的,动作是过分的。这里有个台上和台下的问题。在台上独白声音大、哪怕是刺耳,但是能被观众所接受,把舞台上的动静放在日常生活中试试?肯定是送“安定”的结局。
        台词和表演要忠实于原著不假,但还要考虑到观众,也就是给谁看的问题。这和翻译是同一个道理。
        对于中国观众来讲,他们大多分不清到底是高卢热烈的形体语言还是盎格鲁冷面的外观。这和他们只说“老外”或“大鼻子”一样。所以,无论是脚本的语言、舞台上的表演,都要照顾到观众,他们是上帝。
        除了台词和表演,舞台上还有布景和服装。这是表现剧作背景和烘托场上气氛不可或缺的。林伟想像到了要是答尔丢夫整个“千”啥的,一定乐翻。
        其实,这是个大有学问或值得探讨的课题。
        对比一下京剧和外国剧(概论)的布景,外国剧的布景雕梁画栋,门窗俱全,连自杀的躺椅都是半靠背式的,而不用床,可能是便于观众看到人体静止的曲线;反观京剧的布景道具简化到“零”!手一比划就是开门、关门、上门插……等会儿打起来了,什么门、墙全没了,整个舞台就是演武场。一个具像到精微,一个宏阔到无涯。
        我觉得这与不同人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有极为密切的联系。
        我们老祖宗的思维是非常宏观的、哲学的、抽象的,而老外的则是细微的、科学的、具象的。举例来说,中国绘画艺术中的大写意,白纸一张、墨色点染,但是有近、有远、有轻、有重、有声、有意……西方的油画,说是用油料堆上的应不为过。即使是印象派大家的作品,能够看到写意的神韵,但在技法上仍然滞重,摆脱不掉已经渗透到每根神经的窠臼。这里无意评论高下,因为我也很喜欢印象派,它不仅给人以幻化的色彩,并且开拓了想象的空间。
        再举一例,烹饪。教老外做中餐很累。你告诉他:放一点儿盐、一点儿糖、一点儿酱油……他们立即的反应是:Mr. Something,你滴能说仔细地吗?一点儿是多少?3克、5克?他头大,你也头痛。 可是即使是最简单的“素炒白菜”,用的是黄芽白还是大青口、是秋天地里刚收上来的,还是开春从地窖里请出来的,用的帮多还是叶多,刀工的厚薄,灶头火力大小……讲个“炒白菜”得写本《大逻辑》,晕菜去吧!
        舞台上的最高境界乃“似是而非”。

作者: 刘惠杰    时间: 2012-6-21 18:59:06

本帖最后由 刘惠杰 于 2012-6-22 14:04 编辑

和“夜语”剧社的演员见过几面。
一个业余剧社,大家互相不打听,能在一起演戏就好。我的习惯不好,见一个问一个,人家看我年长,不嫌我,也都说了。我知道,剧社已经集合了不少人才。
已知,除了“夜语”,北京的业余剧社有11家。
想想啊,他们演戏,非得有人乐意看才成,赚钱赚不到既然不是目的就不说了,台下观众要老是比演员多,剧团维持不了多久。应该不是农村集市的艳舞两元脱一件,应该也不是今天的电视剧一半是虚假一半是臆造,那他们演什么呢?这么想着,觉着他们有些个诡秘。
我们崇拜艺术。谁说艺术了,像天空里想起了什么好听的声音,我们仰起脑袋看。艺术肯定是我们自然状态的升华,要不然老老实实过现在的日子得了。现在明白,我们这样简单朴实的工农的希望,对于今天的世界,过于苛刻。
当年看芭蕾舞《红色娘子军》,虽然那些人腿普遍长过我们,但是觉得真的打起仗来,他们可以帮我们干点儿什么,他们嫩一些,好歹是自己人。后来来了个日本齿轮座,演一摸一样的《红色娘子军》,硝烟弥漫,杀声震天,但是男人长发,女人的眼神悠来荡去地诱惑男人,有些乱。
看今天的中国青年演戏,差不多是日本齿轮座演《红色娘子军》。
他们不真实。
或者说,他们没有很多真实生活的浓缩,很多时候是在抄袭别的演员,而那些别的演员不过是另外一个时间的不真实。抄袭未必错,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抄。不过是,要痛快,要感动,假的不成。
这样想着,觉得以外附人的经历和修炼,可以产生不少优秀演员。
穆社肯定可以是一个。


作者: 刘惠杰    时间: 2012-6-21 19:01:29


想到今儿是夏至,明儿是端午,祝几位好。
作者: 刘惠杰    时间: 2012-6-24 07:31:37


“夜语”剧社成立5周年,参加了他们的一个生日聚会。
“同文译馆”的彭蓉来了。这是个外附的鬼机灵,虽然胖了不少,还是当场随意说了几个想法,我觉得即使久在话剧行当里的人未必有这些见识。她问你到底要弄成个什么呀?是洋味儿的散文诗,是《桃花扇》,是《茶馆》,还是王朔呢?我说是啊,这些我知道,都挺好,真材实料,可我怎么办呢?
很多专业人士听见谁演《答尔丢夫》,就感到一阵阵恐惧,好像加州一般大小的天外飞船悄没声地飘到了脑袋顶上,有人说要上去驾驭,好大的胆子呀,这种胆量没有根据,弄不好要出事儿。
我努力揣摩这个心态。
其实,中国人的胆子不小,分干什么。前几日,看见新闻,说一将近年迈的山间农民,秘密成立朝廷,有年号,自为天子,把家里人都封了,皇上每天除了拾粪打猪草,还要上朝,处理国事。后来可能是弄了个建国方略,有扩张的心思,才让公安给灭了。我觉得这小子不过是想多弄几个妃子。
相比之下,演个戏娱乐,毛毛雨啦。
当年外附演过《江姐》,唱《战斗到五洲四海都解放》。唱的太好了,弄得我现在都会哼哼。台上主要的道具,是当年教室宿舍里俄式取暖炉子旁边围着的铁丝栅栏,用来表示囚禁,也表示两个空间,自由切分舞台,太有思想了。一样的条件,空政未必如咱们。


作者: 林伟    时间: 2012-6-25 11:11:25

本帖最后由 林伟 于 2012-6-25 11:14 编辑

抱歉!发重了。见下帖。
作者: 林伟    时间: 2012-6-25 11:11:45

“其实,中国人的胆子不小,分干什么。前几日,看见新闻,说一将近年迈的山间农民,秘密成立朝廷,有年号,自为天子,把家里人都封了,皇上每天除了拾粪打猪草,还要上朝,处理国事。后来可能是弄了个建国方略,有扩张的心思,才让公安给灭了。我觉得这小子不过是想多弄几个妃子。”
——这事儿挺好玩儿的。不过,在我国可不能瞎玩儿。
前几天跟季大海、刘峥二位学弟闲聊。大海说:“多生几个孩子,再联络几个亲戚,圈上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搞一个公决,就可以在法国宣布独立。”哈哈……好玩儿!理论上真可能成立。见过这方面的报道。在国内,这事儿可不是玩儿的——弄不好掉脑袋!

作者: 刘惠杰    时间: 2012-7-21 00:32:19

本帖最后由 刘惠杰 于 2012-7-21 06:28 编辑

听夜语演员串读剧本。
读得不怎么好。
按说,说话么,有谁不会么?语言有重音啊。法文简单,一个词儿一个重音,英文貌似简单,一个词儿不止一个重音。中国人说中国话,应该简单多了,重音放哪儿还要多说么?我说,走你!这个“走”要憋足了劲儿,刚出了声儿就躲了,好像腾格尔发声,“你”带出来就完了。都这么说呀。
演员找不着重音。
后来,有人建议用每个演员的家乡话读剧本。
听了一会儿,我才明白,这一屋子人,感情除了我是一个凑合北京人,都不是北京人。
答尔丢夫是青岛人,和他对手戏,一个是川妹子,一个是唱评弹的苏州小生,老太太是牡丹江人,老汉是山西人,导演是湖南人。
又一次感叹:中国,好大呀。
听着,一阵阵心跳。
想到中国方言的珍贵,也想到让说不好普通话的人,用一口京片子,感动观众,也太不容易了。
中戏和北电的学生,都是北京时髦中的时髦。早几年,流行香港话,以后又有台湾的“蛮……怎么样”,当下的时尚应该是京腔。我其实不愿意说任何地方的坏话,但是,论什么,演莫里哀也得会说普通话呀。
用方言读剧本,演员无障碍,热情高涨,剧情顿时疯狂,挑不出毛病。
莫里哀有知,得陶醉死。


作者: 刘惠杰    时间: 2012-11-6 09:45:33

本帖最后由 刘惠杰 于 2012-11-6 11:33 编辑

看了《伪君子》几个对手戏片段。
之前,英导告知,演员将就能串戏,还没有什么意思。我想着,我这人忒实诚,见人就说,已经和好多人说了,要请人家今年底明年初看戏,戏成不成要紧,我这信用也要紧。有这么多说话不算数的,就别再加上我一个了。
我坚定地认为,否定方言的价值是一个严重的文化错误。但是,一个舞台上面,南腔北调的人激情勃发地搅和一起勾心斗角,看不成戏,光剩下热闹了。
我忽然意识到,以前的北京,是个MELTING POT,除了上海人坚守自己不买账,多数人来了北京,都照北京的规矩办了。吃油饼,喝豆腐脑儿,见面问“吃了没,您呐?”,说秃噜嘴也“你丫……”。总归是北京人比外地人多。现在变了,在北京的外地人比北京人多。再说,你北京有什么呀?吃没有,喝没有,你北京人是什么大尾巴狼啊?
赶紧说,我们也不是什么正经北京人。
我求导演,能不能找几个北京人,能利利索索地说话就行,请人家当老师,让演员弄明白说话的重音在哪儿。
想了想,保姆和小时工是安徽人,卖白菜的是河南人,门卫是湖南人,剃头的是东北人,“七彩云南”餐厅里的服务员是云贵姑娘,这北京人都哪儿去了?
想起来了,开出租的多是北京人。
打出租,学北京话?
成本高了。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12-11-7 17:33:52

看来惠杰郁闷+纠结了。剧本中经典的对白
答爷,您吃了吗?”
“没哪!这一晌午都(tmd)跟那个谁磨叽去了,扯了半天犊子,丁点儿实凿的没有。丫d的!”
“那路货能有啥尿水儿,瞎耽误功夫不是。得嘞,咱爷们儿护国寺吃门钉肉饼去吧。”
“真的?你出血(音xie)。”
“那是!咱们谁跟谁啊!走着?”
“走!”

这要是整个天南海北的味儿出来,可就水了。

作者: 刘惠杰    时间: 2012-11-7 23:51:03


到今儿,还没有看过整出的《伪君子》。
我觉得他们动作慢了。这些人的工作精神不如外附人。
吊儿郎当归吊儿郎当,门钉儿肉饼不能少吃一个,但是,到时候了,坚决不能掉链子。
等弄得差不多了,一定请林伟、小芒等到场指导。


作者: 林伟    时间: 2012-11-8 23:11:03

方言这个话题很有趣。我觉得实际上是实用性与个性化的矛盾。没有一个统一的语言(现在叫普通话,古时叫官话),开个全国代表大会恐怕就成吵蛤蟆坑了——谁也听不懂谁的话。可是都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那《茶馆》也没看头了。其实不光语言有这个矛盾,其他艺术形式也有这个问题。比如惠杰兄提到的戏曲,如果用普通话唱河南梆子“刘大哥讲话理太偏……”那不是那个味儿不是!再比如书法,上个奏折,张旭狂草,皇上看半拉月没明白说什么……可是都写馆阁体,字倒是认全了,可书法的味道却没了。由此看来,标准化的过程就是消灭个性增强实用功能的过程。其实无所谓对错,看你要什么。电脑打字好认,提高了效率,可我发现很多年轻人不认识手写文件了……晚上和女儿闲聊,她正为听不懂历史老师的课而烦恼不已。不是太深奥,而是这位刚从江西请来的特级教师讲的“普通话”让北京的孩子们一头雾水……
作者: 穆小芒    时间: 2012-11-9 17:40:50

方言有意思,几年前,看到有本北京土语词典,立马掏银子买了。当时也没多想,就是觉着在喝牛奶吃面包的时候也砸么出点儿豆汁儿味来。
在北大荒,知青来自五湖四海,见着天津的就“你吗……”;上海宁就“阿拉……”,碰上杭州银就“帽儿、袜儿、谁是谁的儿……”乱来一气。
咱班里有从广州来的,急了就是一通鸟语,看她气急败坏的样儿,其他人可是过足了什么叫“外语”的瘾。
方言和艺术更是不可分的。只戏曲类:黄梅、秦腔、梆子,即使京剧那里的唱词也不是标准的官话。统一了就没法听了。地方曲艺类植根于当地方言的音、韵、腔、调,离开了方言的土,即成无本之木。而最传神和最经典的艺术,正如晓敏所说,能将普通的表达加以浓缩,才是精华。

作者: 林伟    时间: 2012-11-9 23:29:45

晓敏姐可不是瞎想瞎说!跟李可染先生说的:"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不谋而合。
作者: 刘惠杰    时间: 2012-11-10 08:32:53

本帖最后由 刘惠杰 于 2012-11-10 08:34 编辑


设计《伪君子》夜语版的首场演出在人艺小剧场。
人艺绝少允许业余剧社进入自己的地盘儿。有这个想法就可爱。进得去进不去且不说,至少得有这个雄心壮志。
方言的问题可以切出几个层面。根本上是演员还不知道自己不够努力。告诉他们要多加努力,他们也未必能听懂。他们觉得,我够使劲了,这不是每天都练着呢么?
我们说外语,如今也没人说我们一定是北京人不是?非常成功之前一定是非常努力,一个最简单不过的逻辑关系。
导演在电话里说,还不够深刻。
我对“深刻”这个词儿敏感。
“肤浅”一般是骂人的话,反过来,“深刻”就是好么?
我说谁深刻,人家未必爱听。我“深刻”,怎么着?又是话里有话是不是?什么意思么?是说我假模假式,不懂装懂?我这些话你们听不懂?或者我的这些话我自己也完全不懂?是说我傻么?
莫里哀其实不讲究什么深刻。当年他赶着几挂大车,到乡下演出,脑袋里想的都是讨好老百姓,让老乡们欢喜了,就多得几个赏钱,挣够了,演完了戏,喝好酒吃扒烂的猪肘子,挣不够,女演员们还得揽点儿别的活计补贴,要不然就得饿着。见了路易十四,更要要讨好国王,路易他真舍得给呀。
一个社会环境的自然产物。

不深刻。
或者深刻的表现形式一定是不那么深刻。
因为我们生活中见到的表面深刻的人,都肤浅。



作者: 林伟    时间: 2012-11-10 10:27:25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浅、淡、若有若无,这是传统雅文化精妙之处。现在能悟到的人不多。“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妙在有无之间。观察之细、描述之精准,非冥神静气不足以悟到。浅耶?薄耶?




欢迎光临 外附校友联谊会 (http://waifu.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