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附校友联谊会

标题: 一班老茶馆 [打印本页]

作者: 马可铮    时间: 2010-8-5 10:35:23     标题: 一班老茶馆

为什么又要开一个老茶馆呢?其实也是试试.因为最近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新茶馆老是进不去,第49页点了就掉.所以再开一个看看.看在这里能不能继续聊天.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只是我碰到的问题,还是其他同学也有同样情况.因为看目录那里还没有其他同学上过,所以我就先再发一帖试试.所以,这里叫了个老茶馆,意思就是还是老的那个"大"或者说"新"茶馆.[em01][em01][em07][em07]
作者: 马可铮    时间: 2010-8-5 10:40:57

<font size="4"><span style="font-family: 黑体;">老茶馆:当然还是老招牌,老门面,老桌子,老椅子,老茶壶,老茶碗,就是茶叶新上的,还是老堂倌,欢迎老茶客.大家有空多来坐坐.</span></font>[em01][em01][em20][em23][em27][em27][em27][em27][em27][em27][em31][em31]
作者: 高奇梅    时间: 2010-8-5 12:17:45

你那个笑话帖子打不开呀!
作者: 马可铮    时间: 2010-8-5 16:42:24

有一个还记得,大致写在下面:<br/><br/>叶利钦:<br/>苏联共产党领导国家几十年,把我们带到了悬崖边上.现在,我们推翻了共产党的领导,终于向前迈出了一大步.<br/>[em01][em01][em01]<br/>还有一个等找到了再补上,不好意思.<br/>
作者: 马可铮    时间: 2010-8-21 18:17:32

试着传一张照片,可总是不成功,真没办法![em06][em06][em09][em09][em07][em07]
作者: 马可铮    时间: 2010-8-22 10:03:23

[em08][em13][em14][em14][em06]
作者: 马可铮    时间: 2010-8-24 14:27:19

<font size="4"><span style="font-family: 黑体;">想发几张照片,可总是不能成功,也不知道为什么.真是很遗憾.这个老茶馆开张后好象人气儿不旺,是不是大家还不大知道?其实和原来那个是一回事.可能同学们还在门外转悠,还没看见新招牌.</span></font>
作者: 刘源    时间: 2010-8-25 16:34:36

<p><font size="5">发现一个俄罗斯歌曲的“金矿”,喜欢的大哥大姐可以收藏。有22页呢!</font></p><p><a href="http://u.youku.com/user_video/id_UNTAwNzgwMDQ=_order_1_type_1_page_1.html"><font size="5">http://u.youku.com/user_video/id_UNTAwNzgwMDQ=_order_1_type_1_page_1.html</font></a></p><br/>
作者: 马可铮    时间: 2010-8-30 09:56:32

<font size="4"><span style="font-family: 黑体;">几天没来,一进门儿就看到了刘源同学送来的好东西.进去看了看,真是个金矿,有那么多好听的歌曲.我听了漆黑的夜,遥远的小村外和那首雪花飞舞,真的很好听.我马上就下了这个链接.以后网上又多了一个可以经常去的好地方了.爱听歌的同学们也去逛逛哦.</span></font><font size="4"><span style="font-family: 黑体;">谢谢刘源.也欢迎有空多来我们茶馆坐坐.天价的普洱龙井请不起,来壶高末儿那是起码的啦!</span></font>[em17][em17][em01][em01][em27][em27]
作者: 郁蓓蓓    时间: 2010-9-6 16:10:52

<p><font size="5">原来的网站早就打不开了,所以我很长时间都没有再上大茶馆了。刚才收到马可铮和张兰的信,才知道他们又建了一个“老茶馆”,于是赶快过来坐一坐。一上来就先看到了刘源发来的音乐网站,迫不及待地打开,眼前一亮,原来全是苏联或俄罗斯的音乐节目,真是太让我激动了!我马上便一首接一首地听了起来,同时还把这个音乐网址发给了很多喜欢俄罗斯音乐的熟人。用吉他弹奏的“金色的球”很象以前的苏联歌曲;“小苹果”、“路漫漫”更是咱们所熟悉的;奥列格的民间歌曲更是包括了非常多的内容。太谢谢刘源了!因为你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快乐!刘源也是学俄文的吗?你可真有本事!</font></p><p><font size="5">马可铮说发照片不成功,我也来试一试,看能否成功。</font></p><p>[attach]13681[/attach]</p><p>哈哈,成功了!!!<br/><br/></p>
作者: 张春明    时间: 2010-9-6 22:08:42

<p>茶馆又能聊天了,同学们又能相聚了聊天了。看了几位同学的留言,甚是高兴,而且刘源告之的俄文歌曲网站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痒痒”,真好,谢谢他。</p><p>前些日子领到了优待证,满天到远郊区玩了,这心还没收回来,明天还要去,若哪位同学发现好地方,千万告送我,或带我去玩,——这北京玩的地方太多了。外地的,又听说一个新地方——四川阆中,有兴趣的,上网查查。</p>
作者: 马可铮    时间: 2010-9-7 08:59:11

想发一张照片,可还是不成,真没有办法,
作者: 郁蓓蓓    时间: 2010-9-7 16:53:48

<p><font size="5">怎么每一次都要重新登录呢?</font></p><p><font size="5">儿童造句:</font></p><p><font size="5">1)老师让学生用“况且”造句。学生写:火车开过来了,况且、况且、况且、况且、、、、、、</font></p><p><font size="5">2)又、、、又、、、学生:我妈妈又高又矮又胖又瘦。老师回答:你妈妈是变形金刚吗?</font></p><p><font size="5">3)难过&nbsp;&nbsp; 学生:我们家门口有一条水沟很难过。</font></p><p><font size="5">4)大概&nbsp;&nbsp; 学生:我们家有一个大概。(大盖)</font></p><p><font size="5">5)偶尔:&nbsp;&nbsp; 学生:今天我在路上捡了一个大偶尔。</font></p>
作者: 张春明    时间: 2010-9-7 20:04:44

<font size="5">我也是每一次都要重新登录,不知何因?</font>
作者: 郁蓓蓓    时间: 2010-9-11 11:24:54

<font size="6">可爱的小天使</font>[attach]13689[/attach]<br/>
作者: 郁蓓蓓    时间: 2010-9-16 19:37:49

<font size="5">刚才又看了俄罗斯的“小苹果——水兵舞”,真是太棒了!极大的享受!!!再谢谢刘源一次!!!我几乎天天都要看这些节目。前几天早晨起床,听到新闻中正在说:十一节日期间,在保利剧院将有俄罗斯莫伊塞耶夫国家模范舞蹈团演出的大型舞蹈晚会。我高兴极了,跳下床,连早饭都没有顾上吃,连滚带爬地跑到书房,赶快打开电脑,马上从网上订了两张票,这才放下心来。现在这两张票已经在我手里了!哈哈!</font>
作者: 马可铮    时间: 2010-9-19 14:53:48

<font size="4"><span style="font-family: 黑体;">看电视,北京的天气凉下来了,而且好象过几天还要更凉.秋天到了.望各位多加保重,一是努力加餐,二是及时加衣.茶馆也要适时更多改奉红茶.<br/>我们这里倒是春天来临的季节,花开的多了,少数落了叶的树开始萌发新叶,草也更绿了.只是总是乍暖还寒,天气好一天坏一天的.<br/>等北京下起雪来,河里湖里结上冰,我们也要回北京了.可以见到各位同学了.<br/></span></font>
作者: 郁蓓蓓    时间: 2010-9-19 20:57:50

<pre><font size="5">今天参观了当代艺术博览会,很不错!鲁迅、蒲松龄、风景画、范曾的画</font></pre>[attach]13690[/attach]<br/>[attach]13691[/attach]<br/>[attach]13692[/attach]<br/><br/>[attach]13693[/attach]<br/>
作者: 刘源    时间: 2010-9-21 13:41:37

<p><font size="5">还有一个好东东推荐给大家。</font></p><p><font size="5">中国人九种体质,你属于哪一种?这个网站可以做测试。如果你选择,以后每个节气开始,他会给你发一封邮件,告诉你应该注意些什么。快去看看吧!</font></p><p><a href="http://huofar.com/ll_tizhi.php/dotest/inv/051211701515268178"><font size="5">http://huofar.com/ll_tizhi.php/dotest/inv/051211701515268178</font></a></p><br/>
作者: 郁蓓蓓    时间: 2010-9-21 22:20:12

<font size="5">我已经试过</font> 。<font size="5">有意思!有用!谢谢!</font>
作者: 马可铮    时间: 2010-9-22 15:31:06

我也试了,挺好玩.不过不知道准不准.<br/><br/>[em01][em06][em07][em09]
作者: 马可铮    时间: 2010-9-22 15:34:14

<font size="4"><span style="font-family: 黑体;">中秋节了,送上一合月饼,一杯香茶,祝大家节日愉快!<br/><br/></span></font>[em24][em27]<br/>[em23][em23]<br/><br/>[em10][em17]
作者: 张春明    时间: 2010-9-23 19:30:46

是不是以后全在老茶馆了?
作者: 郁蓓蓓    时间: 2010-9-24 11:47:41

不知道。只是那里聊得多一些。
作者: 马可铮    时间: 2010-9-25 17:22:05

<font size="4"><span style="font-family: 黑体;">其实也无所谓.当初是因为新茶馆的第49页怎么也进不去,我才试着重开一个聊天的地方.老茶馆开了以后,我又有点儿不死心,把新茶馆弄到第50页,好象又可以用了.早知这个办法行,就不会开老茶馆了.可已经开了,那就两个都开张吧!同学们可以随意,愿在哪儿聊就在哪儿聊.不过这几天好象来老茶馆的人多一点儿,大家要愿意在这儿,也好.什么地方热闹,咱就在什么地方聊.</span></font>
作者: 马可铮    时间: 2010-9-25 17:55:25

<font size="4"><span style="font-family: 黑体;">中秋节过去了.我也在他乡赏了月,还看到了伴月的明亮的木星.听说北京天气会进一步转凉,各位多保重.<br/><br/></span></font>[em01][em01][em01][em01]
作者: 郁蓓蓓    时间: 2010-9-25 22:39:46

<font size="5">这是我在院子里拍的,天上的发光体是月亮,它右下方的小亮点就是木星。</font>[attach]13694[/attach]<br/>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0-7 19:33:25

<p><font face="隶书" size="6">大家好!好长时间来不了这里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到现在我也不能直接进入到我们的聊天室.我是拐着弯从别的版面进来的.</font></p><p><font face="隶书" size="6">&nbsp;我刚从荷兰回来,今天先跟大家报个到.</font></p>[em12][em12]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0-7 19:42:34

<p><strong>先转载一篇别人的游记:西伯利亚直播 (上)<br/>这个时代,毕竟不是凡尔纳《环游地球八十天》的时候,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万里路那个时候要凭走的,最多是骑个马,坐个马车,自然很难很难。现在,万里路算什么?不就是5千公里吗?简单的,从赫尔辛基坐上飞机,十个小时,睡一觉就到北京了,也算横穿了欧亚大陆。就是环球旅行,借助飞机的话,如果你不是七大洲四大洋走遍,起码不去南半球,根本算不上什么本事。这也有道理啊:你在天上飞越了一圈,根本没有玩,没有游历啊,怎么能叫真正的环游世界呢?当然,也有比较难的方式。比如,坐3个半月游轮环游世界,我查过,玛丽女王二号就有,这是我将来退休以后可能会想做的事情,现在可是既没有时间,也根本没有这么多钱做这个豪华之旅。我还认识个英国朋友,独自骑自行车横跨欧亚大陆----我?算了吧,我玩的地方不少,可毕竟还是温室里的花朵,起码,命我还是要的。<br/><br/>所以呢,我也横穿欧亚大陆,而且要西北-东南地对角斜跨,可是得选个中庸的方式,既然飞行太简单,徒步骑马骑车又受不了,那也就剩下自驾或者坐车了。自己开车穿越,绝对不是一个人的活儿,也许等将来结婚了,两个人都有兴趣的话,会这么干。目前,就火车汽车轮船地来次穿越,一路从冰岛,丹麦,玩到德国,挪威,还是坐飞机的,从挪威开始,卑尔根峡湾夜间火车到奥斯陆,奥斯陆汽车去斯德哥尔摩,夜间游船去赫尔辛基,轮渡到塔林。从塔林坐一夜汽车到彼得堡,夜间火车奔莫斯科。一路北欧这么游山玩水,倒也逍遥自在。真正横跨的重头戏,在莫斯科到北京这一路火车。最后从北京到上海甚至深圳,都根本不算什么了。这一路穿越西伯利亚,我又不甘心就在火车上走马观花,中途选择在伊尔库茨克停两天,在乌兰巴托停一天,一方面顺道游,另一方面,连续7天的火车坐下来,不能洗澡的话,估计我也没法忍受。<br/><br/>6月3日晚上9点半上火车,莫斯科雅罗斯拉夫尔车站,2次列车,一路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全封闭空调车,二等车票每个房间4个床位,没有淋浴间, 所以没法洗澡,总的来说和国内的软卧差不多,房间里有液晶电视,有电源插座,220伏电压,所以可以用笔记本电脑也可以给电池充电。令人惊讶的是,俄国火车上放的电影相当新,我在车上看到汤姆汉克斯的“天使与魔鬼”,这个电影在欧洲上演才半个月。美国上映的时间比欧洲玩两天,我当时已经出门旅行,一直想看而没看到,没想到在西伯利亚火车上看到了,可惜只有俄文,没有英文,看不懂。电影相当清晰,只是色彩偏暗,我不知道是不是影院盗拍版,才半个月,碟版的盗版一般情况下应该还没有出来吧。<br/><br/>我挺幸运,包厢只有三个人,我上铺一直没有人,其他两个,是一个俄国父亲带着3岁半的儿子回家探亲。我的俄国roomie叫阿列克谢,懂有限的几句英语,可以做简单交流,但是聊天还不行,所以我们虽然很友好,但很少说话。阿列克谢在摩尔曼斯克的海军基地做战斗机技师,大尉军衔,我问他是什么型号的战斗机,他说还是苏27,俄国生产的最先进的战斗机,优先出口创汇了,俄军自己的装备更新反而最慢。他带儿子列夫回西伯利亚的Zema城探亲。俄军的福利确实不错,他一年有70天假期,还不包括探亲路上的时间(俄国太大,象这样坐火车从摩尔曼斯克去西伯利亚,单程就要将近一周,路上时间自然不能算在假期之内),而且摩尔曼斯克太冷,算艰苦地区,在艰苦地区服役的军人,军龄一年算作一年半,这样再干些年,不到40岁就可以退休了。<br/><br/>从莫斯科到伊尔库茨克,车行3天4夜,跨越5个时区,铁路上统一使用莫斯科时间,但是所到的城市,都使用本时区的时间。夏天的西伯利亚非常美,一路的森林,河流,沼泽,满眼望去,一片深绿郁郁葱葱。野花也在6月间开了,铁路边的草地上,明黄色的草花,加上蓝紫色的(可能是)薰衣草,还有很多橘黄色的罂粟花,象加州那边3月份的景色。这边的春天来得晚,现在6月上旬才是开春,温度一般白天都在20度左右,正是最舒服的季节。<br/><br/><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469/3628691626_f27c99e28c_b.jpg" complete="complete" style="CURSOR: pointer;"/><br/><br/><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320/3628685324_8f52c80cc6_b.jpg" style="CURSOR: pointer;"/><br/><br/><br/>小时候和父母出门旅游,被教导说,火车站台上的东西不能买来吃,又贵还可能不干净。那时候我是乖孩子。现在自己出门了,这西伯利亚一路的乐趣,还真就是走到哪儿吃到哪儿。西伯利亚饺子,土豆馅饼,加牛奶烤的摊煎饼Bliny,最好吃的是贝加尔湖里的几种特产鱼,别处吃不到,站台上经常卖用它做的熏鱼,肉质细嫩,又肥又香,而且不咸。只有一点奇怪:在俄国,火车站里面,从来都买不到伏特加,只有啤酒。我事先不知道,在莫斯科没买伏特加,结果“一路伏特加鱼子酱”的梦想,这回没在莫斯科到伊尔库茨克之间实现。到了伊尔库茨克,出发前我在城里先买好酒,后来这一路,伏特加鱼子酱,我“象一个真正的俄国人那样喝酒”。哈哈。<br/><br/>站台上还看到个有趣的事情;从莫斯科差不多和我们同时出发的,有一列莫斯科到乌兰巴托的火车,一路和我们差不多同时进站。那列车上,很多蒙古小贩,一到站台,就把各种款式的服装,和塑料模特,从车窗和车门摆出来,回蒙古的路上,也不忘见缝插针,赚一票生意来做。在一些俄国小站,还真有当地人早早等在站台上买他们的东西,象赶集一样。我看着真新鲜,管这列车叫“小贩特快”,说起来,还真有点当年骆驼商队的遗风呢。<br/><br/>“小贩特快”<br/><br/><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305/3628693156_b6cf2853ee_b.jpg" complete="complete" style="CURSOR: pointer;"/><br/><br/><br/>从莫斯科出发之后,先过一个晚上,第二天早晨跨越伏尔加河,当时我起得晚错过了。第一天白天跨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山的南端这边,只是一系列小山包,看不出是山脉的样子,连丘陵都算不上。要到接近北冰洋的北段,山才会高起来。夜间11点,到达叶卡捷琳娜堡,苏联时代原名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这里最著名的事件,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被秘密杀害,包括皇后,四位公主,和13岁的皇太子。他们的尸体被火烧灭迹,扔进一处废弃的矿坑里。到了1981年,沙皇一家的遗骸被找到,并经过DNA确证,1998年移葬到圣彼得堡的圣彼得保罗教堂,和以前的历代皇族葬在一起,算是找到了最后的归宿地。现在,末代沙皇一家不仅不是历史上的反动角色,而且被东正教会正式封圣,成了基督教的圣者。<br/><br/><br/><br/>叶卡捷琳娜堡以东200公里,西伯利亚正式开始。火车上的第二个白天,傍晚在到达新西比尔斯克Novosibirsk之前,跨越了鄂毕河Ob。第三天白天,傍晚7点多过克拉斯诺亚斯克Krasnoyask以后,又跨越叶尼塞河Yenesay,这一路火车非常准点,没有迟到一分钟。我初中二年级的世界地理和世界史两门课都学得特别好,当年期末考试,老师出一张空白的欧洲地图,标出城市山脉河流,要求任意填50个地名,多填不加分,填错倒扣,我炫耀式地故意填出上百个,而且净找俄国的那些超级长的难记的地名填,结果无一错误,全年级唯一的满分。所以到现在,我都对西伯利亚那些偏僻的城市位置记得极其清楚。当时就挺向往亲眼看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这三条由南向北纵贯西伯利亚,流入北冰洋的河流,现在总算是看到了。最靠东的一条,勒拿河,发源于贝加尔湖北部附近,铁路上看不到,我去了贝加尔湖,也算见到了吧。(严格讲,勒拿河的发源地离贝加尔湖西北部还有个很短的距离,并非直接从贝加尔湖流出的)。<br/><br/>这是鄂毕河<br/><br/><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414/3628686458_c4f8d25eb3_b.jpg" complete="complete" style="CURSOR: pointer;"/><br/><br/>这是叶尼塞河<br/><br/><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407/3628690768_6593ab2c7e_b.jpg" style="CURSOR: pointer;"/><br/><br/>莫斯科出发之后的第四个晚上过后,第4天早晨6点20分,到达伊尔库茨克。这个城市,最早我知道它的名字,是林彪叛逃时那句著名的“飞伊尔库茨克要多长时间?”。这句话,在当年审判林彪集团的时候,给林彪定罪起了关键作用:因为林彪在文革中所起的作用虽然非常坏,可是就外逃这件事,原本没有确切证据说他是主动叛逃的,还是被林立果或者叶群欺骗挟持的。就是因为警卫秘书李文普回忆林彪在上车的时候说过这句话,那么他叛逃肯定是知道目的地,于是叛国罪就此坐实了。网上有林粉试图给林彪翻案的,说这是孤证。是,确实是孤证,可是相当确凿,容易推翻吗?更关键的是,相反的(林被胁迫的)证据,有确实的吗?我对作为军事统帅的林彪,评价很高,锦州的犹豫和“红旗到底能打多久”,在我看来都是吹毛求疵,我个人排名,中共十元帅十大将这二十人中,论打仗,林彪绝对排前三(第一刘伯承,第二粟裕)。不过对给林政治上翻案,我还是嗤之以鼻:我完全相信,以林的聪明和为人处事方式,他一定不同意毛的文革那一套,也许想取毛代之再反正----可是问题在于,他实际做出来的,是助纣为虐那一套,不但推波助澜,甚且逢君之恶,“到迷信的程度”“一句顶一万句”等等那套,都起了很坏的作用。也许林的目的是韬光养晦,可是他主动害人(贺龙罗瑞卿都是例子,毛的目标是刘和他的集团,贺罗都不是毛一定要在政治上置之死地的,尤其是罗)。我们在历史上评价一个人,不是以这个人本心如何,本意怎样来评价的,而是以此人在历史上实际做出来的行为,所起的作用为依据来评判。“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时便身死?呵呵,那周公确实是坏蛋,王莽确实会是好人,因为他们还没来得及做后来的事情。所以对于给林在1959年以后的政治作为辩护的文章,我个人一向都看不上眼。<br/><br/>伊尔库茨克是个中等规模的城市,五六十万人口,就算在西伯利亚,也没有1百30万人口的阿姆斯克Omsk,1百万人口的克拉斯诺雅斯克 Krasnoyarsk,和1百50万人口的新西比尔斯克Novosibirsk大。但是伊尔库茨克挺漂亮的,保留了很多沙俄时期的东正教堂。这是其中最漂亮的一座,外部<br/><br/><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632/3628683546_8e76011321_b.jpg" style="CURSOR: pointer;"/><br/><br/>内部<br/><br/><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301/3627872871_cbd2a5a5fe_b.jpg" style="CURSOR: pointer;"/><br/><br/><br/>这是伊尔库茨克无名烈士墓长明火前的换岗。我估计他们是当地的中学生,看他们踢正步吃力还不标准的样子,真想过去好好教教他们。要知道,我当年大学军训,是军姿标兵呢----别看咱当年体育课从来都不及格,可是军容军姿,向来都是最帅的,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表面功夫,总要做足,是吧? :)<br/><br/><br/><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354/3627872149_e0a14d0641_b.jpg" style="CURSOR: pointer;"/><br/><br/>伊尔库茨克也是个奇妙的地方:这儿什么人的纪念碑你都能见到,有列宁的雕像,主要的两条大道,叫马克思大街和列宁大街,可是,河边的广场上,你也能见到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雕像,比列宁像还高大。最高大的,是2004年竖立起来的高尔察克海军上将的纪念碑。大凡看过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些,不可能不知道“高尔察克白匪军”,反苏维埃联合政府首脑,高尔察克,以前是坏蛋中的终极坏蛋。可是现在一切都反过来了:去年看了个俄国拍的电影“高尔察克”,中文盗版有时候叫“无畏上将高尔察克”,那里面,高尔察克简直就可以改名叫高大全。其实,真正的高尔察克,是个优秀的极地探险家,勇敢的海军将领,糟糕的政客,时运不济的风云人物。当年俄国十月革命,伊尔库茨克是个富裕的商人城市,自然不喜欢革命,高尔察克既是大名人,又是将军,正好又反对苏维埃,当时又正在西伯利亚,于是就被各派势力推上了临时政府首脑的位子。政府就设在伊尔库茨克。可是高尔察克没有那个政治能力,去驾驭整合各派势力,根本就是个糟糕的政治家,失败以后,被逮捕和枪决,也在伊尔库茨克。现在立像的地方,据说是他当年被处决的地点。<br/><br/>我还挺好事,特为从市中心走了两公里路,去看这个高尔察克像,墓前有别人献的鲜花。<br/><br/><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447/3627873105_d1c60d4f5c_b.jpg" complete="complete" style="CURSOR: pointer;"/><br/><br/><br/>我还去致敬了一下,立正行了个军礼,周围公园里的好多俄罗斯人直看我,估计奇怪这个中国人怎么这么反动?也没那么反动啦,那我还在伦敦海格特公墓给马克思墓献花呢,怎么说?高尔察克在革命前,毕竟也是个值得尊敬的探险家和军人,也是个悲剧英雄,不管怎么评价,至少值得世人的尊重。如果林彪有墓,我也绝对会去凭吊致敬的。<br/><br/><br/>说来好笑,我的很多行为,其实和我个人的信仰没有多大关系。我不是基督徒,可是拜谒的基督教圣物,比绝大多数基督徒多太多了。这次在俄国,没少在教堂里划十字。其实我是佛教徒啊,任何信仰,只要劝人向善,佛教都说是好的,都不禁止拜谒,所以我在基督教堂东正教堂祈祷,在清真寺跪拜,都没问题。我喜欢佛教这样的多神教,宽容,没有“我的神是唯一真神,你的是假的”,然后打一场圣战这一说。<br/><br/>为什么我在东正教堂里大画十字呢?据我观察,希腊正教的信徒,无论是希腊还是俄国,比欧美虔诚,不用说进教堂,希腊人和很多俄罗斯人,路过教堂都要划个十字,向教堂鞠个躬的。我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可以不理会,可是到了伊尔库茨克这小地方,教堂里不是神甫就是祈祷的当地人,而且人很少,我成了不速之客,特别抢眼,教堂倒是不禁止拍照,可我总不好意思进了教堂就端起相机,咔咔一通扫射,拍完了就拍拍屁股离开吧?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几个著名的大教堂人多,都是游客,那没问题,可是这儿人人都盯着我呢。于是尴尬之下,我就装出一幅虔诚的样子,画画十字,----何止画十字,还对着圣像静默致敬一番呢!伪装够了以后,瞅个机会,看看左右无人,没人注意我,掏出相机来,偷偷地,作恭敬状地,捏上几张。你能说我伪装吗?也不是,我不是基督徒,可我尊重基督教,而且我的信仰本来就不禁止我参拜基督教堂啊。<br/><br/>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只要是劝人向善,不是邪教,不管什么神,我都信:)<br/><br/><br/>伊尔库茨克还有个有意思的地方:这里和蒙古,都有很多驾驶座在右边的车,明显是日本直接运进来的,可是这边还是靠右行驶,如果要超车的话,司机看不到左侧,岂不危险吗?据我观察,伊尔库茨克街上,左舵和右舵车大概是四六开,从日本来的右舵车还多些,尤其是比较新的车,右舵更多。<br/></strong></p>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0-7 20:01:03

<font face="隶书"><font size="5"><strong>西伯利亚 (下)<br/></strong>伊尔库茨克离开贝加尔湖畔70公里,虽说不近,却还是游览贝加尔湖的主要出发地。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据说最深处1800米,这是两个大陆板块分离的地方,亿万年之后的将来,欧亚大陆会从这里分裂,贝加尔湖将来会是又一个大洋。因为它太深了,一个贝加尔湖的水量,相当于整个北美五大湖区的总水量,是全世界除了极地以外最大的淡水资源,集中了全世界20%的未封冻淡水(最大的淡水存储地,当然是两极的冰山)。西伯利亚没有污染,贝加尔湖的水也很清,据 Lonely Planet旅游指南上说,晴天的时候,在湖里游泳的人向下看的话,会晕高的:湖水一眼能望下40米深,当地导游则说,60米深处都看得到。我参加了环贝加尔湖游览火车的一日游,湖畔大约70公里的距离,中午11点半从贝加尔港发车,大约晚上10点回到伊尔库茨克车站,每二十来分钟半小时停一次,游客下车,有导游带队讲解,讲解只有俄语,不懂俄语的话,可以自由活动拍拍照。不必担心车开跑了:游览火车开得极慢,就算你发现车开了,跑几步也能追上火车跳上车的。<br/><br/><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365/3628682864_3063455b78_b.jpg" complete="complete" style="CURSOR: pointer;"/><br/><br/><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389/3628683246_dec05f40f4_b.jpg" style="CURSOR: pointer;"/><br/><br/>可惜游贝加尔湖的时候是阴天,光线不好,拍出来的照片效果没有真实的风景漂亮。<br/><br/>8日晚上离开伊尔库茨克,车行1日两夜,10日早上6点20分到达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其中9号白天过俄罗斯边界挺有意思的。在这里,你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官僚。下午1点半到达俄国边界小站Naushki,边防官员上车收走护照,然后可以下车了,问车长在这里呆多长时间呢?答曰:6个小时。这是个荒凉得鸟不拉屎的地方,连车站小卖部都没有,于是,一堆来自西欧各国的游客,在西伯利亚凉爽的天气和灿烂的阳光下,坐在荒凉的站台长椅上发呆,晒太阳。我算有先见之明的,抱了笔记本电脑下车,又怕晒,坐在候车厅里面看下载的电视剧。Lonely Planet上面说“如果你当年从来没有找到时间,通读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的话,这就是你最好的机会了”。照我看,给你这么长无聊的时间,不用说通读《战争与和平》,写我都写出来了。<br/><br/>过了4个小时,火车鸣笛,大家上车,以为可以离开这鬼地方了,可是还没完,所有乘客必须坐在包厢里面,接收还回来的护照,然后,俄国检疫官员,海关官员相继上车,发表,填表,再收表,整个过程又是2个小时,这车厢不是俄罗斯车,是蒙古的车厢,中国最古老的那种绿色卧车车厢,根本没有空调,全靠车开起来吹风降温,停车晒上6个小时,又必须四个人挤在狭小的包厢里面,不准出来,还没事可做,大家可以想象,这个时候要是真有本《战争与和平》,会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啊!<br/><br/>到晚上7点多,总算俄罗斯这边放行,火车慢慢地开上20分钟,到蒙古那边的边境城镇,所有的手续,再由蒙古官员重复一遍。还好,蒙古人只用了两个小时,真是效率太高了:)<br/><br/>乌兰巴托一点不象国家首都的样子,出了中心广场的话,和中国某一个县城的风貌差不多,城市东西主干道,相当于北京长安街的大道,两边人行道年久失修,花砖地支离破碎,坑坑洼洼,而且树非常少,暴晒没有遮拦,风一刮,满处尘土。不过乌兰巴托也有好处:东西是真便宜,而且蒙古人很友好,我早上找不到预订的旅馆,不认识的上班族看我只说英语,问路不得要领,他会说英语,主动帮我给旅馆打电话,问明道路,再带我去。<br/><br/>乌兰巴托的蒙古语意思是“红色英雄”,名字是革命和独立的产物,它的中央广场,相当于我们天安门广场的地方,中央是蒙古独立时期的革命英雄的骑马像,不过我觉得和广场的尺度相比,骑像的尺寸太小了,显得渺小而不太相称,还是广场北侧政府大厦前的塑像够气派:正中是成吉思汗的坐像,两边是窝阔台和忽必烈两代蒙古大汗的坐像。成吉思汗像前有两尊开国大将的骑像护卫,分别是博尔术和木华黎。<br/><br/>乌兰巴托有三个主要景点:乔伊进喇嘛庙Choijin Lama Temple Museum和波格汗冬宫Bogd Khaan winter palace,都是佛教寺庙,可是革命以后禁止佛教,现在已经没有香火,成了“寺庙博物馆”。这两个地方年久失修,看上去挺破败的,庭院杂草丛生,雕梁画栋全都褪色,也没有修复,唯一看起来很新很气派的,是波格汗冬宫门前的两座牌坊,走近前一看,有块碑: 原来这唯一看起来新的牌坊,还是2007年中国文物局无偿援助蒙古的修复工程。<br/><br/>但是这两个博物馆寺庙里面,尤其是乔伊进喇嘛庙,里面的塑像和壁画,和中土佛教大异其趣,有很多渲染作恶之人死后下地狱的壁画,甚至在屋顶上,绘有人心,肝,肺等图案,我还看到了密宗里面欢喜佛双修的神像。喇嘛教和中土佛教,真是非常不同,说老实话,我不了解,所以感觉不太舒服。甘丹寺Gandan Monastery是整个蒙古最大最宏伟的密宗佛教寺庙,有很多僧人,庙宇殿堂也修葺一新,其中大殿中一尊顶天立地的金装大佛,宝相庄严。大殿佛像不允许拍照,这是甘丹寺大殿外面的照片。<br/><br/><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654/3627872379_45ef5659cf_b.jpg" style="CURSOR: pointer;"/><br/><br/>6月11日早晨从乌兰巴托出发,再经两天一夜到达北京,这一路没有太多可说的故事,但是风景的变化是惊人的:乌兰巴托以南,一片深绿的草原,像无边的地毯,一直铺到远处黛色的山边,草原上星星点点分布着蒙古包,铁道边的牧场上,不时有成群的蒙古马在吃草,和我们想象当中的草原牧歌的风景,完全吻合。但是再从乌兰巴托南下三个小时以后,地形变得越来越贫瘠,绿色越来越少,直至草原变成了荒漠,寸草不生,这,就是戈壁大沙漠。戈壁莽莽苍苍一望无际,大漠风沙,就是从这里一直无遮无拦地吹到张家口,吹到北京。知道北京每年刮沙尘暴的来源在蒙古哪个地方吗?就是这片戈壁沙漠了。<br/><br/>中蒙边境又有新鲜事可看:我们6月11日晚上7点半到达蒙古边境城镇,蒙古人的边检还行,1个半小时,到了中国这边,内蒙古自治区的二连,花了三个小时换装车轮----整个的列车底盘全都换。大家知道,中国铁路跟全世界标准一样,都是标准轨距,可是俄国人的铁路铁轨之间的轨距宽,和全世界都不一样,连带着蒙古也是宽轨。所以,火车从欧洲进白俄罗斯乌克兰(现在独立了,原来也属于前苏联),和从蒙古或者俄罗斯进中国边境,都要换底盘。我们这些游客好奇,这辈子从来没见过怎么换轨,这次算是开了眼界了。<br/><br/>首先,列车开进一个车间,车间的长度大概8节车厢,我们的火车12节,得从中间拆成两段,分别上两段平行的铁轨,开进车间。然后,车厢被一节节拆开,每节车厢有液压起重机整体抬到半空中。这张照片就是我们对过的车厢(也是我们这列车的)被抬起来。<br/><br/><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308/3628691314_e42014a21c_b.jpg" style="CURSOR: pointer;"/><br/><br/>整个车厢被举到空中的时候,我们旅客都在火车上,不让下车的。后来,留在铁轨上的底盘,被侧面的钢丝带动,所有各节车厢的宽轨底盘被撤出来,另一端早已按顺序排好的标准轨距底盘,再由钢丝带动着,运动到车厢底下的指定位置。车厢整体被放下,和底盘连接好,再把车厢一节节拼接好,这就成了。因为车间里面的铁轨,同一道上有宽轨也有窄轨,所以两种底盘都可以自由来回。这是换过来的底盘。<br/><br/><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469/3628691044_aa0d2b4a59_b.jpg" style="CURSOR: pointer;"/><br/>作者:顾剑</font></font>
作者: 郁蓓蓓    时间: 2010-10-10 18:39:48

<font size="5">冯素林来喝茶了,老茶馆里又要热闹了。听说冯素林这次又去了不少地方,欢迎多贴具有各国特色的照片,并给大家讲讲心得体会。不过你的字太小了,看起来有些吃力,能不能弄大些?</font><br/><font size="5">看到最后我也糊涂了,后面的文章到底是谁写的?是冯素林还是那位写西伯利亚游记的人?</font>
作者: 张信昭    时间: 2010-10-11 01:25:38

谢谢郁蓓蓓的指点,我今天也能来到大茶馆与大家聊天。今天没什么可说的只不过来试试。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0-14 15:57:00

<font size="6"><span style="font-family: 幼圆;"><font size="5"><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咱们的网站我近来一直打不开.不知道什么原因.今天又是拐了八道弯进来的.上面是我转载别人上午文章.现在再转载一篇别人的游记.等我能正常打开咱们的网站的时候,再发我在立陶宛,拉托维亚;爱莎尼亚和比利时的布鲁日小城的照片.<br/></span></font></span></font><b>欧亚十日之一       登上横穿西伯利亚的火车<br/></b> 第一篇  西伯利亚记<br/>
                                                                     <br/>
          2010年8月3日,落日下,开往北京的火车徐徐驶进了莫斯科火车站。我和站台上一帮大包小包的老外一起跟着车头跑。那是老式的火车。墨绿色的车身,车头顶着一颗红星。站台上,旅客们两手准备,都忙着拍照。<br/>
        
火车噗嗤一长声拉出一阵黄烟,停下来了。轻烟散去,几个人跳将下来,原来是中国列车员。我那会儿的感觉,就如同见了亲人。几句聊天之后,我第一次知道了,
我被俄罗斯网站敲了竹棒,我用几乎是软卧的价钱,买了张硬卧的票。亲人一席话,心痛得我差点两泪汪汪。<br/>
         在莫斯科给我很多帮助的留学生回去了。他来送我的时候,甚至记得带了水给我。想起昨天深夜,我因为在网上订到假的旅馆。他赶来陪我找到新旅馆。萍水相逢,这样的情谊,唯有感激。风景以外,这是旅途中最大的幸运。     <br/>
          同时上车的还有一个来自挪威的旅行团。而我被安排和两个五大三粗的挪威老头同住一个包间。见我面露难色,他们同一个旅行团的挪威阿姨说,不用担心,他们两个是很好的男孩子。我心想,如果是男孩子还尚可。问题是,他们的年纪至少也是男孩们的大伯吧。<br/>
         列车员也说,怕啥,不要紧的。我说,我不是担心什么。而是这么大暑天,我们在火车上不能洗澡。我恐怕很难挺得住他们身上的体味。<br/>
          夜里和列车员们聊天,凑巧帮他们解决了他们随身携带的小电脑上的一个小问题。事后我很得意,第一,那个车厢上只有我一个人会说汉语。第二,我恰好曾卖过一阵子电脑。<br/>
         列车员们商量了一下,对我说,有几个客人过几天才上车。我可以先用他们的包间。再后来我发现,列车上的厕所还算干净,心里更加窃喜。<br/>
       洗漱罢,我在心里大笑三声。老天爷用两个挪威大老汉吓唬我,用高价的车票刺激我,用旅途劳顿和四十一度的莫斯科罕见高温打击我。末了,老天爷还是送给我一间清爽独立的包厢,还有一个好心情。感谢老天爷。<br/>
       我把风扇关掉,把窗户拉下来一些,让清风入户。 乃眠。<br/>
<br/>
火车上的小房间。<br/>
<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3.tinypic.com/og98gn.jpg" style="cursor: pointer;"/><br/>[em11]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0-14 16:00:36

<font size="5"><b style="font-family: 隶书;">欧亚十日之二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br/></b><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我知道中俄友好关系的重要性。两个国家经济地位相仿又互补,一个卖能源原材料,一个卖劳力脑力卖廉价产品。 两国又有共同的对手。那么暂时可以搁置旧账,共同发展。然而,我还是不得不说我是带着逃亡的心境从莫斯科登上火车的。</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我对俄罗斯直观的坏印象是从巴黎开始的。旅行前一个月,我打电话给俄罗斯大使馆咨询。电话里传来一阵子“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音乐之后,一个女同志接了电话。后来当我追问一个细节,该工作人员傲然回答,我的话不重复第二遍。</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因为材料不全而被拒签了三次。</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第一次几个小时排队之后,签证官说,他需要过境火车票的原件。而我只有网上付款的凭据。我说,我担心收到车票就来不及了。签证官说,不着急,还有一个月。</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第二次还是同一个签证官。他说,我要看看你的蒙古签证。</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我赶快找了个代理公司,当天就办理了一张蒙古过境签证。加急费用加上给中介的钱一共花了127欧元。后来当到了莫斯科之后,列车员告诉我,这个签证可以到了蒙古境内后再办理,40美金。</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第三次,签证官说,我需要看看你家最近几个月的水电费帐单 。</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这些材料全都是使馆网站以及咨询处的工作人员从来没有提到过的。</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等我第四次在大清早排队进入俄罗斯使馆签证大厅。这时距离出发不到30个小时了。如果这次被拒绝,我预定的那些火车,汽车票基本上就全部报废不
说,我期待了这么久的旅游也就此泡汤了。签证官审核我材料的时候。我旁边的签证窗口前的一个法国女士和签证官吵起来了。她说,这明明是上周你的同事开给我
的清单。今天你又换一种说法。你们为什么每次都要新花样?你知不知道我排队花了多少个小时 ?</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就在这时,我面前的签证官开口了。他说,把你在俄罗斯的旅馆的邀请函给我看看?我立刻拿给他。我早已找签证代理公司买了一份。我心想,你且放马过来。凡是
我能想到的材料我全带着:社会保险,银行帐单,房屋补助的证明。我找的这家签证公司还借给我一个皮夹子,让我把护照放进去,递给签证官,该公司说,签证官
认识这个皮夹子的。</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签证官拿了我买来的邀请函。就很快说,去交钱,明天一大早来拿签证。接着我就发现,中国人的签证费比法国人的贵。</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后来,我在穿越西伯利亚的火车上,遇到一家法国人,他们见面就问我,签证怎么办的。他们说,他们被拒绝了好几次,临出发前只好找了签证公司办理加急。加急费加上中介费,是正常渠道的三倍价钱。</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还有另外一件事情,那天,签证官让我填写我将要经过的俄罗斯的城市。他说你没写完,还有这几个。我一看,居然包括蒙古共和国的首都乌兰巴托,以及其邻近的几个城市。我就纳闷,都穷途末路了,还惦记别人家的东西。</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font>
<font size="5"><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继续</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font>
<font size="5"><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我是晚上八点到达莫斯科的。我和计程车司机来回找了三个小时,也没有找到我在网上用我的银行卡预定的旅馆。旅馆留在网上的电话是空号,而他们留在网上的地
址,是座不大的居民楼。上面没有任何标记。我就不得不联想起,出发前,我的银行卡号码被盗,有人用我的卡号在网上消费。我出发前一天挤出时间赶去银行申
诉。</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在莫斯科深夜的街头,经过几天的旅途,我已经精疲力竭。我一面担心计程车司机会收一个天价。一面担心住处。有一阵子,疲惫和担忧都变成了怨天尤人的情绪。
有一会儿,我甚至怀疑计程车司机开头故意逗圈子,所以才耽搁我这么久的时间。
当计程车司机又一次停下车,向警察,向路人,向他的同行询问这个旅馆的时候,我也跟着下车去买了杯饮料。我想了一下,又去买了一杯递给了计程车司机。</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过了一会儿,我在网上认识的一个萍水相逢的留学生赶来了。他帮我找到了另外一家旅馆。旅馆的工作人员收了比它的窗口贴的价格更多的钱。留学生说,最讨厌俄罗斯人这一点。</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所幸的是中年的俄罗斯司机只是要了不多的一点儿钱。这个留学生说,年纪比较大的俄罗斯人通常素质还行。而较年轻的一代人,贪得无厌,坑蒙拐
骗,又还好喝懒做。这名留学生一个运输公司打工。公司从中国运货,然后再批发出去。他说,最怕的就是俄罗斯警察随便找个理由就封了中国人的仓库,然后把货
物拉走。随便就是几百万美金。有时候是黑社会通过他们在警察局的人脉干的。</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这时候已经将近临晨两点了。这个50欧元一个晚上莫斯科郊外的旅馆没有热水,没有网络。</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我终于如期登上了北京的火车。列车员提醒我,把贵重物品放好了。我说,哪里还有啊。经老毛子地盘,从打他们使馆开始,我被洗劫一空啦。</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啊,那些莫斯科郊外的晚上。</span></font>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0-14 16:02:40

<font size="6"><b style="font-family: 隶书;">东望大同之 三    列车上的一天<br/></b><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从莫斯科到北京有两条线。或从贝加尔湖直接向南穿过蒙古,从二连浩特入境。或者过了贝加尔湖继续向东,然后从满洲里进入东北。我想去蒙古看看,我选者了前者。这趟车要在火车上度过135个小时,六个晚上。每次我说起这个,周围的人就大吃一惊说,阿,太辛苦了,太牛了。</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人总是特别健忘。十五年前我表哥从西北到福建去读大学,好像火车上就要消耗个好几天。那时候周围谁也没有表示惊讶,甚至我还特别羡慕。而在更早些的时候,
“八十天环游地球”一开始,两个绅士就自豪地说:地球缩小了。如今环游地球一周,比起一百年前,速度要加快十倍!环游地球只要80天或者3个月。
这才是不久前的19世纪。</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如果再早到13世纪,西方列国顶不住蒙古铁骑的压力,派使臣前往蒙古,如柏朗嘉宾花了两年半从西欧到中亚。同时期的鲁布鲁克比他强,他奉了法
国国王的密令于1253年5月7日从康士坦丁堡出发,最后到达汗廷,见到了蒙古大汗蒙哥,然后于1255年8月15日返回巴黎。人称他是中法外交史上的第
一人。不过,他却没有真的到达中国。我隐约记得他的游记里面,好像是从蒙古的某地去北京吧,他惊呼,听说只要二十多天。</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顺便说一句,这两个人都是教士。宗教的力量可见一斑。</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我从巴黎一路坐汽车转火车到达北京,一共花了11天。我周围的人全都认为这是壮举了。 看来人的娇气程度和科技一起加速进步。大家都问我火车上怎么过的。</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其实每天都差不多。 第一天我睡得很沉。等我爬起来,已错过日出了。从巴黎到莫斯科的时差,还有列车员们用的北京时间把我搅得稀里糊涂。 </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洗漱罢,先喝了一大杯水。杯子是在俄罗斯买的又重又笨的扎啤杯。水是昨晚上凉的列车上的开水。我打开在俄罗斯买的鱼罐头,果然是我酷爱的薰鲱
鱼,窃喜。想起我不酷爱的食品不多,更窃喜。再加上面包几片,黄瓜一根,还有萝卜干。
吃完后,再泡上一大杯果茶,就泡在我在莫斯科买的硕大的扎啤杯里面,然后端着出门唠嗑。</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一会儿挪威旅游团的一个阿姨来,让我帮她写出她的汉语名字。
我给她音译成“并丝蒂”。我告诉她,丝是丝绸,蒂是花朵的尾巴。一会儿她去了。就不时都有她的同伴来找我。比如一个叫trond的大叔。我给他写上“桐
德”两个字。我说,桐是一种高大挺拔的树木,德是道德的意义。他高高兴兴地走了。</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其余的时间,我要么读书。我临出门前下载了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以前听国内的精英的讲座推销“文明的冲突”的理念,我听来听去,天花乱坠的名词以外,我觉得其大意就是“掩耳盗铃”和“分而治之”。现在这么多时间,正好一探究竟。 </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有时候我挂在窗口看风景。我个子比较小。因为风大,车窗又不敢拉得太下来。有时候我站在车厢暖气片上,有时候我就站在包间的床上拍照。乘务员们来来往往经过,总说要不要给你根竿子你爬上去?  </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外面一如既往是广袤的平原。白桦林,松林,和别的乔木。茂林间偶有屋宇稀疏村庄。那些屋子大部分是用黑色的原木搭建的。屋檐下却往往有带花边
的彩色窗户,为拙朴的屋宇增色不少。人说,生命就是一袭华丽的袍,里面爬满了虱子。其实哪里啊?生活更是这苯拙的大屋,幸亏还有扇美丽的大
窗。              </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我在列车上的第一顿早饭</span></font>
<font size="6"><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5.tinypic.com/2usfzh4.jpg" style="cursor: pointer; font-family: 隶书;"/></font>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0-14 16:05:09

<font size="5"><b style="font-family: 隶书;">东望大同之四   丛林穿梭<br/></b><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从巴黎出发向东走,沿途的人烟越来越稀少。法国的很多地方是小片的林地点缀在大片农田里。而在德国公路两旁黑压压的森林总是让人浮想连连。这大概是因为
法国人更加注重发展农业吧?有一次在法国听新闻评论。法国主播
说,法国的农产品出口额排欧洲第一。末了他特地加上一句:比德国还要高。难道德国不属于欧洲吗?法国人面对德国那种不自信表达得就是这么直观可笑。</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到了波兰,大片都是草地和白桦林。里面有星星点点的村落和房屋。现在到了俄罗斯,一整天下来只见沼泽和林地。偶尔有村庄闪过,好像林海上的灯塔。此
外,在
德国和法国,常常会发现沿途靠着公路一侧的树冠上有成片的焦黄的树叶。最开始我以为那是独特的树种,后来发现无论什么树都一样。我猜那是因为靠着公路的树
木常年饱受污染的缘故。到了波兰,这种情况就少见了。现在人迹罕至的俄罗斯,这种成片枯黄的树冠完全看不到了。</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火车有时候在奔驰在地势比较高的地方,尤其是在傍晚,或者阴云密布的时候,但见云垂阔叶,山树苍茫。</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有一片村庄坐落在松林间的山坡上,山下一条平静的河,有人在河里游泳。朝前看,沟壑蜿蜒,这是在一处峡谷了。我就幻想我也在这里生息,然后和空山
中的松子 同落下。有一处村庄近邻沼泽,有条小河在芦苇丛里扭来扭去,好像在撒娇一样。
午后,一位挪威阿姨拿了点心来。我就再冲上一杯果茶配点心。正要喝,一抹蒲公英飞了进茶杯里。我挂在车窗,稍稍探出头只看见列车在茂林里飞驰,飞絮点点扑
面而过。</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还看见林间有一种鲜花,长着又细又长的一枝茎,顶端开出红色的花朵,美而有风骨。这花往往连成一片,不蔓不枝,都朝着一个方向,热烈又卓然。下午一位挪威大叔送来一杯红酒,正好邀花共饮。</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每个站大家都下去看看,大部分站台上都有卖食品的,还有中国制造的玩具。小商贩在停靠的列车下面猫着腰穿过轨道,这一幕很有亲切感。</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有
个站台有卖玻璃杯的,列车员说,以前还有卖水晶杯的。他说这里有一种杯子,口沿是金边的,用水一查,杯子会发出嗡嗡的响声。这不是和中国古代的“冼”一样
吗?“冼”是一种盆子,当用手摩擦盆子两边的把手“耳”的时候,因为共振,盆子先会嗡嗡作响,然后从盆子底部形成小小的喷泉。
不过,站台上卖的,花花绿绿,实在看不出高明的地方。有个站台,有人卖一种黑色的小果子,只是我当时没有找到卢布,到了下站却再也没有见到这种果子,只好
买了两个冰激淋狠狠咬两口泄愤。</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以前看过左宗棠还是林则徐留在西北的一幅字,写的是,人生有三件至幸的事,读天下好书,交天下好人,踏遍 天下好山水。我佩服之余还加一条,那就是,吃遍天下好食。有条件就吃美食,没有条件就吃出气势来。</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有个挪威阿姨每次到站就下去擦车窗户。</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从昨晚出发到今天,我们经过的城市有佛拉基米尔,高尔基,基洛夫,巴列集诺,别尔米二站,晚上11点,我们将过斯维尔德诺夫斯克。</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暮霭中,天地混沌,我写这些小文字,一边向外张望,但见阔野和丛林。</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车站上的小商贩</span></font>
<font size="5"><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1.tinypic.com/15edyqh.jpg" style="cursor: pointer; 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车站的宣传画。</span></font>

<font size="5"><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2.tinypic.com/2eq6kpu.jpg" style="cursor: pointer; 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奔驰在丛林中的列车</span></font>

<font size="5"><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5.tinypic.com/256buc8.jpg" style="cursor: pointer; 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广原</span></font>

<font size="5"><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1.tinypic.com/9u8ymh.jpg" style="cursor: pointer; 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云垂阔野</span></font>

<font size="5"><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4.tinypic.com/e0pfyh.jpg" style="cursor: pointer; font-family: 隶书;"/></font>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0-14 16:07:58

<font size="5"><b style="font-family: 隶书;">第五篇    西伯利亚的森林大火</b></font>
        <font size="5"><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又被冻醒了。昨天晚上抱错了毛毯,我抱来的是铺床的,特别窄,不够容身。我在俄罗斯时间早上六点多醒来的。外面早已阳光明媚。</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远近的原野上是沼泽和白桦林,偶尔也有收割过的田野。西边的土地上,比如法国,波兰一带机器卷起来的大草卷散落在原野上,阳光透过云层投下阴影。而这里田间里的是草堆,一垛垛堆在那里,就像19世纪法国油画“拾麦穗的女人”那种景致。</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偶尔看到一片城池散落在白云下:以白桦林为城墙,沼泽为池。和昨天的黑色的原木房子不同,这一片的建筑大多是砖木混合的。朴素而陈旧。城市里汽车不少,却看不到什么人。</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从第一天上车我就发现,车厢里有时候会烟雾弥漫。今天列车员说,你没有闻到味道吗?是哪里的森林又烧起来了。他说,这里的森林每年都
烧。窗外常有成片的白桦树干光秃秃立在哪里。也有一些林子枝叶茂盛,树干却是黑乎乎的。其实森林大火是一种常态。大自然借以完成新成代谢,维护生态平衡。
以前在电视里看过夜间地球的照片,北半球的灯火和南半球的森林大火两相辉映。</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下午,列车到达一个大城市欧姆斯科,一条大河ertis穿城而过,河边有一处有很多大型的起落架状的机械装置林立,可能是造船厂吧。到了站台,我买了两个冰激淋,一边吃,一边看挪威阿姨站在站台上擦她那块儿窗玻璃。</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晚上,列车到达新西伯利亚,站台上的人穿着厚衣服。列车员说,当地气温19度。而两天前在莫斯科曾经是41度。</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出发前,我下载了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到今天差不多浏览了一遍。又想起着一路走来的见闻,在华沙博物馆里的铠甲,武器,关于战争的伟大油画,还有在红
场,在克里姆林宫的总总见闻。我又一次想,战争也和森林大火起一样的作用吧。人类这个种群通过战争保持其活力,解决其人口过剩,贫富悬殊等诸多问题,最终
完成其文明的新陈代谢。而那些战争贩子,以及那些为挑起战争而准备的理由和理论,只是契机,放佛干枯的荒原上的一次偶然的闪电,星星之火因此而燎原。</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老残游记里面有一段论道。大致意思是,上帝和魔鬼是势均力敌,而且都服从于“势力尊者”的。上帝有好生之德,经冬而春,夏,秋,上天好生的力量已用足了。
不要一年,这地球便容不得了,又到那里去找块空地容放这些物事呢?所以就让这霜雪寒凤出世,拼命的一杀,杀得干干净净的,再让上天来好生,这霜雪
寒风就算是阿修罗的部下了,又可知这一生一杀都是'势力尊者的。       </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比如沿途走来这辽阔的原野上,古往今来多少国族就在这些战争的烈火中,被烧焦,消亡,然后在他们遗骸和故土上,又有别的国族欣欣向荣。</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今天经过的城市有秋明,伊施姆,欧姆斯克,巴拉宾斯克,新西伯利亚,</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据说空旷的地方容易出哲学家,我吃罢列车员们从北京带来的西瓜,一边等他们的包子出炉,再甩甩三天没有洗的头发,一边把自己幻想成伟大的哲人。顿时无比快慰。</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上一年焚烧过的白桦林</span></font>
<font size="5"><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font>
<font size="5"><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span><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5.tinypic.com/2m5aumu.jpg" style="cursor: pointer; 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晴翠接荒城 </span></font>

<font size="5"><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1.tinypic.com/zirclk.jpg" style="cursor: pointer; font-family: 隶书;"/></font>

<font size="5"><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1.tinypic.com/15hzzw0.jpg" style="cursor: pointer; font-family: 隶书;"/></font>


<font size="5"><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包子已经上蒸锅了</span></font>

<font size="5"><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1.tinypic.com/154eqkw.jpg" style="cursor: pointer; font-family: 隶书;"/></font>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0-14 16:10:31

<font size="5"><b style="font-family: 隶书;">第六篇  过贝加尔湖<br/></b><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晚上大家说起明天要经过贝加尔湖。我想这哪能错过这个机会,单凭俄罗斯人榨了我这么些血汗钱。我就换上一脸的沉重和一车厢的国际游人去说:这曾经是中国的
土地。可惜被俄罗斯人无耻地抢走了。两千多年前,曾经有个叫苏武的在这里牧羊。我告诉他们说,后来本朝太祖访问苏联经过这里,他向周围的人说起这个故事。
后来列车到站,地方官员都在站台迎接。太祖却一言不发,不肯下车。这是他访问苏联途中,唯一没有下车的地方。</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我在莫斯科时间早上三点钟起床,天地混沌。大概是因为地势平坦,这一路走过来,经过的流水大多都很平静。只有在这一处,溪流格外多,流淌
得也格外欢快。我守在窗口,几次都看走了眼。终于在茂林之外,苍茫茫一片湖泊出现了。雨水敲打车窗,窗外细浪拍岸。乌云下,远近灰蒙蒙的,天水一色。那时
清角吹寒,苏武牧羊的皮鞭在这里清厉的响起。</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贝加尔湖,这是先人经过而不 肯下车的地方。尝试设想当年先祖的情绪,大约包含着对开疆拓土者的愧疚,对现实的无奈,也有隐忍和承担。 </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时因北风,我就想起
“答苏武书”,作者托为李陵,是汉代飞将军李广的孙子。为一时勇将。他以五千人马遇到匈奴主力十万众,力战之后而被迫投降,书信中说自己投降是为了日后有
所图谋。然而汉武帝杀了他的妻子老母全家。却厚封自己的宠妃的哥哥。司马迁 为李陵辩护而受宫刑。</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李陵在书信中叙述他的母亲在老迈的年纪被屠杀,他的妻儿无辜被斩首。他说他生在礼仪之邦,却违弃君亲之恩,而入无知之俗。他说,我让我祖先的后裔,变成了
戎狄之族。李陵的投降真的只是为了卧薪尝胆,还是一时求生心切,或许连他自己都弄不清楚。而这篇文字的作者也一直存疑。然而字字锥心泣血,大概的确是李陵
心情的写实。</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当年霍去病夺取阴山,马踏匈奴,匈奴失此宝地,匈奴歌谣唱,夺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你唱罢来我登场, 古往今来,人们却不得不投入这种你死我活的竞争中。</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阴雨连连,贝加尔湖烟波浩淼, 想起李广,霍去病等英雄以及他们的丰功伟绩。也想起“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句子。我就就着方便面心祭李陵辈及古往今来的士卒们。                                      </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font>
<font size="5"><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贝加尔湖附近水草丰茂</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span><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3.tinypic.com/f59iyu.jpg" style="cursor: pointer; 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font>
<font size="5"><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贝加尔湖的照片找不到了。这是附近一个湖。 </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span><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3.tinypic.com/2rpps81.jpg" style="cursor: pointer; 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霍去病墓前碑石</span></font>
<font size="5"><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span><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p4.images22.51img1.com/6000/chen380820/469813d97fc73026d1504d240ea37a6e.jpg" style="cursor: pointer; font-family: 隶书;"/></font>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0-14 16:13:07

<font size="5"><b style="font-family: 隶书;">第七篇   边城<br/></b><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窗外的林地逐渐稀疏,草地越来越开阔。等到了俄罗斯城市乌兰乌德的时候,我还以为到了蒙古,车站上的人大多是蒙古长相。我在站台上买了块大饼。一会儿,一
个挪威大叔说,咖啡时间到了,然后拿着小杯子去冲咖啡。我说,是喝茶时间到了。我拿着我的大扎啤杯子冲了热茶就大饼。虽然有点儿发酸,但嚼起来很有韧性。</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列车缓缓开动,我才发现这是个很大的城市。不过没有多少楼房,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的木屋和小院子。有些人家种了些蔬菜,但是很多院子都
是杂草丛生。有时候,杂草里面还停着破旧的小汽车。比起波兰一带,家家户户干净整洁又开满鲜花的庭院,差距不小。我就想,如果这种差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
也是精神的反映,那该多可怕。</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列车驶过郊外,一条平缓的大河绕这孤城而过,碧草连绵,天边的乌云下山峦起伏。  现在已经完全是草原景象了。有一会儿经过一片狭长的大湖,湖边疾风劲
草,碧波荡漾。有时候看到一条大河穿过莽原,河边灌木茂盛。有一阵子又下起了雨,青草瑟瑟,突然看见一个汉子骑在高头大马上奔驰,前面的牛群朝着低洼处水
草丰盛的地方奔散去。</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下午,到达 纳乌什基,这是俄罗斯的最后一站。火车在这里停留四个小时。我们护照交给俄罗斯的边防警察之后,我就下车去逛逛。这些边防警察也以蒙古长相的居多。</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还算气派的车站背后,是一个小镇,
到处是破旧的木屋。有一条坑坑洼洼的水泥路。其他的小路泥泞而且满是垃圾。主街上有一个商店,推开沉重的铁门之后,先要经过一个钢筋的框子,然后才到柜台
前。这种设计我还是第一次见。难道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量?这里的物价和巴黎差不多。</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出了商店继续向前走。有一家人正在维修围着院子的木栅栏,屋子里传出热烈的音乐声。不几步,就出了村子。不远处小山环抱,没有看到农田,也没有牛羊。  </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过了这一站,就是蒙古了。几年前我曾经去过中国和蒙古的边境二连浩特,那时候,那里已经建设的非常漂亮了。这会儿看俄罗斯边境这个破烂不堪的小村庄。心里
想,俄罗斯人到底是无所谓门面呢,还是穷途末路到这个地步了?想起我在巴黎去莫斯科使馆签证的时候,发现签证官用的笔筒居然是空酸奶瓶子的时候,我心里也
是这么疑问的。</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font>
<font size="5"><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边城</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span><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3.tinypic.com/r9n0jr.jpg" style="cursor: pointer; 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span><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4.tinypic.com/vg66fl.jpg" style="cursor: pointer; 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font>
<font size="5"><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附近的湖畔</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span><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6.tinypic.com/2v9da1i.jpg" style="cursor: pointer; font-family: 隶书;"/></font>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0-14 16:16:46

<font size="5"><b style="font-family: 隶书;">第八篇  旅人</b><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那次第,时停时歇下着太阳雨。村子有些泥泞,我回到站台上溜达。先是遇到两个法国人,他们是去蒙古做生意的。我们交流了一会儿在这大夏天一周没有洗澡的心
得和感受。再往前走,我又遇到一个香港的老师,他是去俄罗斯攀登欧洲第一高峰的。已经顺利登顶了。他姓岑,他说,是唐代诗人岑参的那个岑。等我回到车厢,
打开日记本,居然立刻看到一首岑参的诗 :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我有姐姐在香港。</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我和这位岑生一起声讨了一下俄罗斯的物价之高,基础建设之差。通过他,我知道了我们这趟车上,有一些德国人,两三个台湾人,然后就是我们车
厢,除了我和两个俄罗斯人,剩下都是挪威人了。而来自大陆的中国人,除了我,还有两个在乌兰乌德上车的浙江商人。末了,岑生非常自豪地告诉我,站台上的厕
所里有公浴,他刚洗得焕然一新。</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上了车,我沿着车厢向后走,遇到其中一个年轻的浙江商人,他说他在西伯利亚的大城市乌兰乌德做木材生意。把木材贩运到中国的二连浩特。他每年去三次,他的工作签证每三个月一换。这次他的签证到期了,他要回去休整一个月,然后再来。</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他说俄罗斯警察检查护照的话千万不能给他们,就说放在家里了。他们会没收护照,拿到警察局。要么问你拿钱来换,要么就给黑章,赶回去。
反正当地人对中国移民特别忌惮。他说现在乌兰乌德现在大概有两,三百中国人。要么是做木材生意的,要么就是去当地种菜的。两天后我回到北京看到一条新闻
说,两名俄罗斯警察因为勒索中国留学生而被判刑。但愿这将是个好的信号。</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他还说,当地的男人几乎个个都喝酒,小孩子也喝。</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这些天沿途我都看见从西伯利亚运输的木材,源源不断的运往中国。一方面这反映出中国的飞速发展,一方面我也为这些曾经的绿树而隐隐作痛。有人说如果中国人移民过来,该能缓解多大的人口压力。然而看着茂林从容,我又希望,还是给大地留下这片绿色吧。</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夕阳西下,天气终于要转晴了。</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蒙古第一站是苏赫巴托,在这里我们停留了一个小时。大部分挪威旅行团的成员明天一早就要在乌兰巴托下车了。就在包厢的走廊上,就着一点儿杂粮饼干和挪威熏
鱼话别。其中有一位阿姨,这几天常常来找我,和我分享各种小点心。但是她口齿很有些含混不清,我不知道和她怎样交流,所以没有和她说很多话。然而我突然觉
得她可能比较孤独。就在这分别的时候,我略有些遗憾。</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第二天一大早,我送这些同行一程的人下车。又有一批别的旅人上来,我要和他们一起继续长路。 </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font>
<font size="5"><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这是昨天“过贝加尔湖”的照片。俄罗斯城市。</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span><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4.tinypic.com/fjlwdy.jpg" style="cursor: pointer; 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span><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4.tinypic.com/1zlvg1t.jpg" style="cursor: pointer; 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span><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6.tinypic.com/sdea86.jpg" style="cursor: pointer; font-family: 隶书;"/></font>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0-14 16:19:01

<font size="5"><b style="font-family: 隶书;">第九篇   过 蒙古记<br/></b><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早上七点多,莫斯科开往北京的列车经过乌兰巴托。车窗外看不到多少市貌,火车就已经出城了。</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我问在这里上车的法国游客。他说乌兰巴托城市铺张很大,这里并没有给他好印象,他说,这是个没有好好筹划的城市。而且街上挤满沦为乞丐的灾民。不
过后来列车员说,乞丐中虽然有灾民,但是大部分不是。他说蒙古民族比较不会筹划生活,有收入的时候,一定要吃光用尽,不知道未雨绸缪。我接触过的非洲人也
是这样的。有人说这只是生活态度不同而已。也有人说,对未来的筹划能力,是文明的进步程度的标志。其实就算是后者,也不过是文明发展有快慢有早晚,而并没
有高下之分。</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刚过乌兰巴托的时候,草长鹰飞,碧草如茵。然而不多久灰黄的地表渐渐露出来,草原渐渐变成草甸,不多久,尘土满天而起。车窗尽管全部关上了,然而车厢里还
是灰尘仆仆。窗外已经荒漠了。一望无际的稀疏草地,在几座车站之间,几乎完全没有人烟。从乌兰巴托出发到中国边界一整天,我看到的牛羊群屈指可数,而野外
的蒙古包只见过一个。偶尔有腐烂的死羊。幸运的是,我看到四只长腿的大鸟,大概是鹳鸟吧。我的挪威邻居说她看到一只骆驼。我们都兴奋了一会儿。不过,这一
路,就只有这些了。有一处列车行驶缓慢,我看到地上有小洞穴连绵。那该是老鼠洞吧。这些年内外蒙古草原上都鼠害猖狂。而在蒙古共和国,因为卫生条件,和蒙
古民族吃老鼠的习俗,有些人染上了鼠疫。</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有时候沟壑纵横,那是干涸的河床。乘务员说,十多年前都不是这样的。这些年越来越干旱了。</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列车停在乔伊尔站的时候,有很多小孩卖水晶矿石,我的挪威邻居买了一块儿,二十美金一块儿。我们都没有吭声。乘务员说,也算是劫富济贫吧。我却想,这连补偿都算不上。</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一路看西方邻居们的生活方式,厕所里的清洗剂几天一换,每一个清新剂都有漂亮的包装。就像他们别的每一样用具一样。还有各式各样的旅途专用的消毒
用品,用完就丢掉。沿途他们不肯喝车上的水,都是大瓶小瓶的矿泉水和饮料,倒出来放到一次性杯子里。每个人每天都有几大朔料袋子的垃圾。这些垃圾虽然被列
车员收集,在每一站放到车站的垃圾堆。然而,以当地的发展情况,这些垃圾最终撒落到草原中去。我们一路都可以看到。</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再说这导致牧民们流离失所的极端气候吧,很大程度在于工业污染,发达国家以少数的人口,消耗地球上大部分的能源。然而环境恶化的恶果却由这些最穷的国家的
人承担的。富国的游客们把垃圾留给当地顺便带着优越感和留下些许零钱,连补偿都不够。作为个体,这些游客是和善快乐甚至有些天真的一群,而且作为个体,最
大限度的追求舒适又简便的生活方式,也丝毫无可指摘。我和他们相处很融洽。然而作为整体,他们的生活方式,已然是他们每一个人活得很好,就必须以一群他们
看不到的人活得很惨,作为代价的。</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历史周而复始,从来都是在这样的两群人较量中前进的。仿佛钟摆,往返震荡又渐趋平静。        </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现在中国人也越来越向西方看齐,把这种高耗能的生活方式看为先进。以中国的人口基数,地球的末日也就不远了。</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常看到西方诟病中国的计划生育,这会儿想起来,这是中国以自我牺牲的方式,为人类的未来而付责。而站在道德的高处指摘中国的那些种群,他们想把人类带到何方?</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西方是这四百年来人类社会的先行者,开拓者,集大成者,掠夺者,破坏者。</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西方纵然曾经烧杀抢掠,毁灭文明,然而毕竟是西方是把各个大陆连接在了一起,把哪怕原子核里的能源释放出来。尽管他们的功绩建立在前人的基础
上,印度人的数字,中国人的四大发明,而阿拉伯的商贾们把这些智慧的结晶传播开来。时代再赋予西方人的手,让这些文明摩擦出工业文明的火花。</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然而现在,西方,这四百年以来,人类先行者,开拓者,集大成者,已经是这个地球国度的贵族了。肉食者鄙,不能远谋。中国只能自问,为自己,为人类找出一条生路。</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font>
<font size="5"><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图片 蒙古境内,一路东南行,越来越荒凉</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font>
<font size="5"><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span><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4.tinypic.com/v5hied.jpg" style="cursor: pointer; 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span><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1.tinypic.com/24d2fpg.jpg" style="cursor: pointer; 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span><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5.tinypic.com/2yns237.jpg" style="cursor: pointer; 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span><img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2.tinypic.com/2uiw7m8.jpg" style="cursor: pointer; 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span><img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1.tinypic.com/1zp5yts.jpg" style="cursor: pointer; font-family: 隶书;"/></font>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0-14 17:44:07

<font face="隶书"><font size="5"><strong>第十篇 看图说话 车内车外<br/></strong>在法国斯特拉斯堡换车<br/><img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3.tinypic.com/29gbuxk.jpg" width="650" style="CURSOR: pointer;"/><br/><br/>从巴黎到波兰的国际大巴,每三到四个小时停车休整的地方。<br/><img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3.tinypic.com/2nlbvqa.jpg" width="650" style="CURSOR: pointer;"/><br/><br/>大巴车内<br/><img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6.tinypic.com/2r5yihd.jpg" width="650" style="CURSOR: pointer;"/><br/><br/>波兰西部某城市的汽车站<br/><img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4.tinypic.com/1496ukp.jpg" width="650" style="CURSOR: pointer;"/><br/><br/>华沙国际火车站候车大厅<br/><img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1.tinypic.com/av38te.jpg" width="650" style="CURSOR: pointer;"/><br/><br/>华沙国际火车站候车大厅一角<br/><img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1.tinypic.com/30izuoz.jpg" width="650" style="CURSOR: pointer;"/><br/><br/>另外一角<br/><img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1.tinypic.com/anybyu.jpg" width="650" style="CURSOR: pointer;"/><br/><br/>站台上<br/><img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1.tinypic.com/nzh9ic.jpg" width="650" style="CURSOR: pointer;"/><br/><br/>华沙开往莫斯科的列车上<br/><img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6.tinypic.com/2rdgu53.jpg" width="650" style="CURSOR: pointer;"/><br/><br/>车上的饮水处<br/><img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4.tinypic.com/2vrswba.jpg" width="650" style="CURSOR: pointer;"/><br/><br/>黎明,列车进入白俄罗斯,车厢里面静悄悄<br/><img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1.tinypic.com/eufuxz.jpg" width="650" style="CURSOR: pointer;"/></font></font>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0-14 22:10:31

<font size="5"><font face="隶书"><strong>第十一篇 夜读匈奴<br/></strong>上篇<br/>&nbsp;&nbsp;           <br/>&nbsp;&nbsp;&nbsp;&nbsp;窗外赤地千里,曾在这土地上伴华夏民族共生的民族,匈奴,这会儿他们的故地和他们的传说一起变成黄沙扑面而来。<br/>&nbsp;&nbsp; 早期的典籍说匈奴人是夏朝的遗民。《山海经》说∶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史记匈奴列传》也说∶“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 曰淳维”。&nbsp;&nbsp; 鲁迅曾经对类似的记载讽刺说,“我没有看过《清史》,不得而知,但据老例,则应说是爱新觉罗氏之先,原是轩辕黄帝第几子之苗裔,遯于朔方,厚泽 深仁,遂有天下,总而言之,咱们原是一家子云。”鲁迅是近代最高瞻远瞩目的文学家之一。这段话如果剥离其特定语境,或许将有失偏颇。因为,从血统到意识形态 领域的兼容并包和海纳百川正是华夏民族万古常新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br/>  鲁迅有篇文章说西方列强在近代对中国的入侵,说如果中国最终不敌西方,我们的后代就将处于和苗族一样的地位。这个比喻是站在亡国灭种的高度来说的。苗人的先祖作为中原故地的最大族裔之一曾和华夏的先祖逐鹿中原。先是蚩尤被炎黄两部联合打败, 再到商代武丁妇好征人方,再到纣王伐东夷。最终东夷部分被华夏族融合吸收,而余部被迫大举南迁,做了日益边缘化的少数民族。据说东夷早期的图腾是牛。有人说如果早先东夷族战胜了华夏族,现在我们就是牛的崇拜者了。然而龙这兼容并包的生物取代牛,难道不是历史的必然?<br/>&nbsp;&nbsp; 消耗了大量的实力的商王朝,不久就被周武王所灭。华夏族的主要竞争对手东夷既灭, 不知是否有必然的联系:《史记匈奴列传》,就正是主要从西周初年开始,记载了匈奴等游牧民族和中原华夏农耕民族之间的争战和此长彼消的。<br/>&nbsp;&nbsp;&nbsp;&nbsp;这会儿,车厢里弥漫着黄尘。列车员说这是风沙最大的一段路了。天地浩瀚。无处消解。所幸陪伴我的还有枯灯黄卷。<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r/>下篇<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史记匈奴列传》:<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匈奴的祖先是夏后氏的后代子孙,叫淳维。他们大致居住在北方蛮荒之地,追寻着水草而迁徙。匈奴的风俗,平常无战事时,则随意游牧,以射猎飞禽走兽为生; 形势紧急时,则人人练习攻战本领,以便侵袭掠夺,这是他们的天性。形势有利他们就进攻,不利就后退,不以逃跑为羞耻之事。只要有利可得,就不管礼义是否允 许。他们以牲畜之肉为主食,强壮的人吃肥美食物,老年人则吃剩馀之物。他们看重壮健之人,轻视老弱者。父亲死去,儿子则以后母为妻;兄弟死去,活着的兄弟 就娶他的妻子为妻。<br/>&nbsp;&nbsp;  周武王把戎夷驱逐到泾水和洛水以北,让他们按时向周进贡,称为“荒服”。时至东周,中原内战。胡人卷土从来。那时侯的 诗人说,“戎狄是应”,“薄伐猃狁,至於大原”。战国七雄中,有秦,燕,赵三国与匈奴为邻。这 三国在彼此争战中,也各自修筑长城,以拒匈奴。<br/>&nbsp;&nbsp;&nbsp;&nbsp; 秦灭六国之后,秦始皇使大将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匈奴,而收复黄河以南的土地。秦始皇再以黄 河为边塞,并利用山边、险要的沟堑、溪谷等可以修缮的地方筑起城池,西起甘肃临洮至辽东万馀里。<br/>&nbsp;&nbsp; <br/>&nbsp;&nbsp;&nbsp;&nbsp;遥想当年大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到了商末,周武王伐纣,有八百诸侯不期而会于盟津。华夏族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而列国的数目却不断减少。终于到了秦,六王毕,四海一。秦的统一虽然是大势所趋,然而其对中华民族的意义怎么高估都不过分。借统一后的全国的力量修建的长城,所凝聚的,绝不仅仅只是 孟姜女们的眼泪。<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一点,当我们环顾四周,就看得越加清楚。欧洲人也试图建立统一的欧洲。拿破仑,希特勒都在这个方向努力过,功败垂成,而伏尸百万。丘吉尔等高瞻远瞩 的政治家在二战后,曾经宣称,我们付不起把仇恨带到未来的责任,而把战争的罪责让少数人背负,以把德国重新纳入同一战壕,最终为欧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 现在呢,欧盟内有结构性的经济危机带来的日益严重的影响。外有远近的竞争们通过各种方式加剧新老欧洲各成员国间的矛盾。欧洲人能否如欧盟奠基者们所盼望的 那样,最终形成有竞争力的统一的经济政治实体?而对于阿拉伯人,他们的政治强人,从萨达姆到卡扎菲等,都曾经做过各种尝试。他们的统一之路,或许比欧洲 人更加艰难。而看似处于国际舞台边缘的非洲和南美洲的各个国族,也正以各种形态合纵连横。<br/><br/> 现在再回过头再看统一后的秦汉和匈奴的角逐。史记中继续写道,过了十多年,蒙恬死去,中原混乱。于是就如同东周列国征战时候一样,匈奴再次得到宽缓之机,又渐渐渡过黄河。就正在这个过程中,匈奴最伟 大的首领冒顿单于应运而生。而他不久之后将要面对的,将是在再度统一起来的农耕民族的国度,汉。<br/>&nbsp;&nbsp;&nbsp;&nbsp;司马迁所在的时代,正是匈奴族和华夏族战争频繁,你死我活的时代。华夏的先贤在这个时候认定与匈奴同祖,或可解释为因强大而显示出的自信。而最终匈奴的大部被华夏民族击破而分裂,被吸收,而最终和华夏容为一体。<br/> 晚上八点,夕阳已没。我这会儿在中蒙边境蒙古一侧的扎门乌德。过了这里,就是中国的二连浩特了。回头看有苏武牧羊,李凌泣血。向前走,很快就要到达鲜卑的故都,大同。<br/>&nbsp;&nbsp;&nbsp;&nbsp;长夜漫漫,车轮滚滚。这会儿在边关读到匈奴,有种熟悉感,仿佛故人乘黄沙而来。 <br/></font></font>
作者: 郁蓓蓓    时间: 2010-10-14 23:05:16

<font size="5">冯素林:文章很好看,从中能获得不少知识。另外希望你也多放些你自己拍的照片,并谈些你自己的亲身体会。你这次去俄罗斯了吗?那里给你的印象如何?那里的人民生活得怎么样?比中国人生活得好还是不好?从上面你发的文章能看出来,那里的社会秩序很乱,人民生活好像也不怎么样,警察如土匪,我可不敢去那里旅行。你都去了哪些国家?一个个介绍一下。等着看呢!</font>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0-17 21:17:55

<b>第十二篇  国门<br/>
</b>刚过零点,窗外已经是二连浩特了。这是沿途几个边防站最漂亮的一个。边防人员是沿途以来最亲切有礼,而且英语最好的。<br/>

  过了我们的列车缓缓升起了。原来蒙古和俄罗斯人用的是宽轨,而中国列车用的是标准轨道。过了国门,我们的列车就被大卸八块,然后分段吊起来。乘客们都
面面相觑。我就想起以前看一本“越战亲历记”说,越南的轨道宽度和中国不同,是为堤防中国而故意设计的。时值抗美援越。越南人算是未雨绸缪。不知道他们的
灵感是否来源于阎锡山当年把山西的铁轨设计得小一号。<br/>

     我们这列车在俄罗斯境内挂的是俄罗斯的车头和餐车。到了蒙古就挂蒙古国的。现在到了中国,换了轨道之后,也换了中国的车头和餐车。
一会儿,列车员给每个人发了两张餐票。就是说,在中国境内列车上的每个人的伙食免费。最初的高兴之后,我有些疑惑,不知道如果我们这趟列车的主要乘客是中
国人,这餐票还会发吗?想起来沿途来遇到很多华人说,我们中国人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比较受欺负的,而任何一个外国人到了中国都是受礼遇的。<br/>

      挪威旅行团剩下的那几个人邀我共饮,好像是一种龙舌兰酒,我很喜欢。风萧瑟,天气微凉,我讨了一杯给当班的乘务员,他尝了一口说太甜。我只好把剩下的都喝了。微醉。<br/>

      
我和列车员聊天,他们生活在北京,每个月两千多元的工资。这才刚好是他儿子每个月的奶粉钱。另外每次出国,往返15天,他能得到一百多美金的伙食补助,根
本不够在蒙古,俄罗斯人的餐车里吃饭。所以他们一直自己做饭吃。他说,我不吃都可以,但是我儿子总要吃好。到了最后几天,每次我们到储藏室去给手机充电,
都闻到他们半个月前从北京带来的那些包菜发出腐烂的味道。有一次我说,你们少买些,剩下的在莫斯科买,不是要好些吗?列车员说,可是莫斯科的菜价是北京的
两倍。所以,他们一路吃烂菜。列车员一边说,一边用纸板之类的把车厢的锅炉点燃。我为他拍照,他很高兴。他说很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的生活。如果能给涨点
工资就好了。他说。<br/>

     我一路上都得到列车员们的照顾,和他们混吃喝。因为车厢提供的电压不够,而去他们的储藏室给电脑充电。甚至还在他们暗中帮助下,在车厢里洗了个热水澡。后来到了北京站后,一周没有洗澡的国际游人们都假装若无其事地大步走向北京街头。众人皆臭,我独清白,窃喜。<br/>

<br/>

<br/>

被吊起来车厢<br/>

<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6.tinypic.com/30cpvn7.jpg" style="cursor: pointer;"/><br/>

<br/>

本车的头等厢<br/>

<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5.tinypic.com/125nafp.jpg" style="cursor: pointer;"/><br/>

<br/>

车厢锅炉<br/>

<img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6.tinypic.com/j79uae.jpg" style="cursor: pointer;"/>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0-17 21:19:24

<font size="5"><b style="font-family: 隶书;">第十二篇  国门<br/>
</b><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刚过零点,窗外已经是二连浩特了。这是沿途几个边防站最漂亮的一个。边防人员是沿途以来最亲切有礼,而且英语最好的。</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过了我们的列车缓缓升起了。原来蒙古和俄罗斯人用的是宽轨,而中国列车用的是标准轨道。过了国门,我们的列车就被大卸八块,然后分段吊起来。乘客们都
面面相觑。我就想起以前看一本“越战亲历记”说,越南的轨道宽度和中国不同,是为堤防中国而故意设计的。时值抗美援越。越南人算是未雨绸缪。不知道他们的
灵感是否来源于阎锡山当年把山西的铁轨设计得小一号。</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我们这列车在俄罗斯境内挂的是俄罗斯的车头和餐车。到了蒙古就挂蒙古国的。现在到了中国,换了轨道之后,也换了中国的车头和餐车。
一会儿,列车员给每个人发了两张餐票。就是说,在中国境内列车上的每个人的伙食免费。最初的高兴之后,我有些疑惑,不知道如果我们这趟列车的主要乘客是中
国人,这餐票还会发吗?想起来沿途来遇到很多华人说,我们中国人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比较受欺负的,而任何一个外国人到了中国都是受礼遇的。</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挪威旅行团剩下的那几个人邀我共饮,好像是一种龙舌兰酒,我很喜欢。风萧瑟,天气微凉,我讨了一杯给当班的乘务员,他尝了一口说太甜。我只好把剩下的都喝了。微醉。</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我和列车员聊天,他们生活在北京,每个月两千多元的工资。这才刚好是他儿子每个月的奶粉钱。另外每次出国,往返15天,他能得到一百多美金的伙食补助,根
本不够在蒙古,俄罗斯人的餐车里吃饭。所以他们一直自己做饭吃。他说,我不吃都可以,但是我儿子总要吃好。到了最后几天,每次我们到储藏室去给手机充电,
都闻到他们半个月前从北京带来的那些包菜发出腐烂的味道。有一次我说,你们少买些,剩下的在莫斯科买,不是要好些吗?列车员说,可是莫斯科的菜价是北京的
两倍。所以,他们一路吃烂菜。列车员一边说,一边用纸板之类的把车厢的锅炉点燃。我为他拍照,他很高兴。他说很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的生活。如果能给涨点
工资就好了。他说。</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我一路上都得到列车员们的照顾,和他们混吃喝。因为车厢提供的电压不够,而去他们的储藏室给电脑充电。甚至还在他们暗中帮助下,在车厢里洗了个热水澡。后来到了北京站后,一周没有洗澡的国际游人们都假装若无其事地大步走向北京街头。众人皆臭,我独清白,窃喜。</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被吊起来车厢</span></font>



<font size="5"><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6.tinypic.com/30cpvn7.jpg" style="cursor: pointer; 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本车的头等厢</span></font>



<font size="5"><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img width="650"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5.tinypic.com/125nafp.jpg" style="cursor: pointer; 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车厢锅炉</span></font>



<font size="5"><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img alt="点看全图" src="http://i56.tinypic.com/j79uae.jpg" style="cursor: pointer; font-family: 隶书;"/></font>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0-17 21:22:04

<font size="5"><b style="font-family: 隶书;">结束篇   大同记</b><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在二连浩特上来一个去大同的旅客。他在二连海关工作。长夜漫漫无心睡眠,正好聊天。他的工作是检查进出口货物。中国从这里出关的货物,基本以工业产品为主。而进关的货物基本上以原材料为主,矿产,木材之类。</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记得当年斯大林试探要把中国变成苏联的轻工业基地,以弥补苏联工业布局的不足。并且用建设一个罐头厂向毛泽东提议。遭到断然拒绝。而现在,俄罗斯还是急需中国的轻工业产品。不过,中国需要俄罗斯的,却不是重工业,而是其原材料了</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他也提到苏联刚解体的时候,中国商人贩运日常用品到蒙古去,做了不少坑蒙拐骗的事情。沿途我都因为被敲竹棒,而产生的那些精神胜利的想法,至此没了踪影。</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font>
<font size="5"><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一场雨时断时续从贝加尔湖起一路伴随我们。大同的清晨,雨过天晴。列车出了建筑工地林立的城市。但见远处苍山衔新绿。遥想当年白马驮经带来佛教,再经过三
武灭佛,禅宗改革,最终和中国文化融为一体。现在这文明碰撞的结晶就幻化做雕塑,凝聚在这里的山峦间。也正是从这里出发,魏孝文帝和他的骑士们在泥泞中策
马而行,他们把都城从这里迁到洛阳,也把鲜卑血脉融入更大的主体。</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这原本是我这一程的终点站。却因故而不能下车。不过来日方长,擦肩而过的,我不会叹无缘。</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一末若隐若现的长线横亘山峦,车厢里有人说那是长城。沟壑分割的原野上,各色农作物茂盛。田野里时而有坟茔闪过。有农民在劳作,而忙碌在铁道上的工人们,也都是农民本色。        </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我为此时此刻所感所见而感激。</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回头看这一路我畏惧,胆怯,自卑过,很多次孤独中恨不得放声大哭。我就告诫自己,我的眼睛要一定要一直看着窗外。那一路的风情,何曾辜负过我?</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span><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br style="font-family: 隶书;"/></font>

<font size="5"><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
     这个潦草的系列暂时结束了。谢谢各位。</span></font><br/><br/><br/><br/><br/><br/>
作者: 郁蓓蓓    时间: 2010-10-17 22:13:44

<font size="5">真好!你发的照片没有显示,不知何故?完了吗?不写了吗?</font>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0-19 15:18:10

<font size="5"><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我怎么可以看到照片啊!我是通过论坛那里拐弯进来的.过几天我发自己的照片.</span></font>[em01][em09]
作者: 郑美玲    时间: 2010-10-19 20:32:10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5">冯素林转发了不少东西,可惜照片看不了。可有的能看见,为什么呀?</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5">前几天我去上海看了世博会,第一天就跑了15个馆,第二天又看了几个,第三天把中国馆的下边省市馆都跑了。我行吧?!</font></p>
作者: 高奇梅    时间: 2010-10-21 10:27:09

<p>你是相当地行呀,太行啦!</p>
作者: 高奇梅    时间: 2010-10-21 12:13:47

<p>转发一个通知,愿意去的自己报名吧!</p><div style="ADDING-RIGHT: 0px; MARGIN-TOP: 10px; FONT-SIZE: 9pt; OVERFLOW-X: hidden; WIDTH: 97%; WORD-BREAK: break-all; TEXT-INDENT: 24px; LINE-HEIGHT: normal; HEIGHT: 200px; WORD-WRAP: break-word;"><p><font size="5">校友们一年没有较大范围活动了,眼看天就冷了。</font></p><p><font size="5">下周六(10月30日)拟组织活动一次,内容:“秋游昆明湖,聚餐向阳屯”。</font></p><p><font size="5">时间:30日上午10点包大游船游湖1个半小时,游船可容30人左右。然后到附近的向阳屯吃大锅炖鱼。</font></p><p><font size="5">费用自理:每人100元。</font></p><p><font size="5">请愿意参与的老师、校友尽早报名参加,以便定船、订餐。可以网上报名,亦可电话通知倪庆云同学。</font></p><p><font size="5">(本周5最终确定30号游船是否还能下水,如游船不能下水则另行通知活动改期。)</font></p></div>
作者: 郑美玲    时间: 2010-10-24 11:23:28

<p>高奇梅:你写的聚会时间地点没有全显示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呢?</p><p></p>
作者: 郑美玲    时间: 2010-10-24 11:31:39

<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5"><strong>张信昭:你去世博会了吗?哈萨克馆搞的不错,他们比较重视世博会,比乌克兰和那些斯坦国家好多了。那些国家就卖东西,没有什么特点。还有爱沙尼亚,馆里只有20个储钱罐式的大猪。</strong></font>
作者: 高奇梅    时间: 2010-10-24 12:31:41

你到校友留言那个版面去看吧!
作者: 郁蓓蓓    时间: 2010-10-24 12:37:21

<p class="yiv2002164504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7.6pt; MARGIN: 0cm 0cm 0pt;"><font size="5"><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t;">最近我读了一本张信昭的爱人周晓沛写的书《中苏中俄关系亲历记》。此书写得很有意思,谈的都是我们所关心的内容,又写得浅显易懂、引人入胜,所以我是一口气读下去的。其实对中苏中俄的关系我本来一直都是稀里糊涂的,读后感到清楚多了。里面还谈到一些我过去所不知道或不太清楚的问题,作者讲的也很实事求是,肯定了苏联过去对中国的帮助,及对我国工业基础所作的贡献、还有斯大林对中国过去问题的认错、中国过去对国际形势判断方面的一些失误、还有关于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内容还包括了一些他当大使的所在国的种种逸闻趣事等等,都非常有意思。周晓沛很不简单,从一个乡村鞋匠的孩子成长为一个能干的外交官,这与他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不光需要学好外语,还需要懂得方方面面的知识,需要善于处理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灵活的头脑及各方面的修养。总之,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去看一看,开卷有益嘛。</span><br/>&nbsp;&nbsp;</font></p>
作者: 郁蓓蓓    时间: 2010-10-26 17:33:26

<font size="6">我偶然翻到一张咱们上高一一班时的功课表,看起来好亲切呀!你们看我那时的字体有多难看呀!</font>[attach]13737[/attach]<br/><br/>
作者: 郁蓓蓓    时间: 2010-10-26 17:39:01

<p><font size="6">1</font></p>
作者: 郁蓓蓓    时间: 2010-10-27 20:12:54

今天订了两张国家大剧院的票,一个是纪念肖邦诞辰200周年钢琴音乐会的票,另一个是歌剧《费加罗的婚姻》的票,上高中的时候我就喜欢听这些音乐。我每次都是买能够买到的最便宜的票,教大家几个办法:1)尽早买。2)固定一家售票公司售票人,熟悉后,她就会尽量给你同等价位中的最好的票。而且根据规定,次数多了还可以打折。3)买个很便宜的小望远镜,即使坐在后面,也可以看得很清楚。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1-2 16:18:01

<font size="5"><span style="font-family: 隶书;">好不容易,今天我又能上来了.看了郁蓓发的我们高一时候的课程表.是觉得很亲切.因为我们住校,是星期六可以回家,星期日要回来上晚自习.所以,一到星期五我们就开始兴奋,高兴.还编了顺口溜:сегодня  пятница, сегодня пятница,明天就是那个 субота.因为编这个顺口溜的时候,是我们刚入校的时候,所以,在学校住一个星期特别想回家.那个时候,我们还不知道"明天"俄语怎么说.于是,就用中文代替.现在我觉得,这么混合说,倒是很顺口.一到星期六的中午,我们绝大部分住校的同学,中午就收拾好东西,下午去教室的时候,就带到教室,,下午的活动一结束,就直接回家.回家心切啊!这是走读的同学体会不到的.<br/></span></font>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1-2 16:22:56

不知道为什么图片传不上来.<br/><br/>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1-2 16:42:50

<p><strong>这是世博会德国馆内一个球体在人们发出的不同大小声音下的不同颜色:</strong></p><p>?[attach]13749[/attach]<br/>[attach]13750[/attach]<br/>[attach]13751[/attach]<br/>[attach]13752[/attach]<br/></p>[attach]13753[/attach]<br/><br/>[attach]13762[/attach]<br/>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1-2 22:37:07

<p><font size="5" face="隶书">前几天,我去了八达岭的红叶岭看了红叶.兰天,长城,峻岭,红叶...,</font></p><p>[attach]13763[/attach]<br/></p>[attach]13764[/attach]<br/>[attach]13765[/attach]<br/>[attach]13766[/attach]<br/>[attach]13767[/attach]<br/>[attach]13768[/attach]<br/>[attach]13769[/attach]<br/>
作者: 郁蓓蓓    时间: 2010-11-2 23:11:13

<font size="5">德国的那个金属球真漂亮!我怕世博会人太多太挤太累,所以没有去。我还没有去看过红叶呢,只是看到院子里的树叶都变成了金黄色,深秋到了。</font>[attach]13770[/attach]<br/><br/>
作者: 郁蓓蓓    时间: 2010-11-2 23:28:37

<font size="5">发两张北京塞车的照片给大家看看。真是太可怕了!</font>[attach]13771[/attach]<br/>[attach]13772[/attach]<br/>
作者: 郁蓓蓓    时间: 2010-11-3 11:33:26

<font size="5">我喜欢的照片:</font>[attach]13773[/attach]<br/>[attach]13774[/attach]<br/>
作者: 郁蓓蓓    时间: 2010-11-4 21:28:38

<font size="5">今天我去百望山森林公园了,人一点儿都不多。还吃了烤虹鳟鱼。发几张照片。</font>[attach]13775[/attach]<br/>[attach]13776[/attach]<br/>[attach]13778[/attach]<br/>[attach]13779[/attach]<br/><br/>[attach]13780[/attach]<br/>[attach]13781[/attach]<br/><br/><br/>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1-5 10:34:35

九月二十五日我们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1-5 10:51:13

<font size="3" style="FONT-FAMILY: 字体;"><span style="FONT-SIZE: 12pt;"><a href="http://www.yododo.com/area/2-08-07" target="_blank"><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black; TEXT-DECORATION: none;"><span lang="EN-US">布鲁日</span></span></a>(Brugge)也译作“布吕赫”,<a href="http://www.yododo.com/area/2-08" target="_blank"><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black; TEXT-DECORATION: none;"><span lang="EN-US">比利时</span></span></a>古城,西佛兰德省省会,是位于比利时西北部的文化名城与著名旅游城市。布鲁日位于比利时西北部弗兰德平原,距<a href="http://www.yododo.com/area/1-01-06-03-01" target="_blank"><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black; TEXT-DECORATION: none;"><span lang="EN-US">北海</span></span></a>14公里。素有“小<a href="http://www.yododo.com/area/2-04-07" target="_blank"><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black; TEXT-DECORATION: none;"><span lang="EN-US">威尼<span lang="EN-US">斯</span></span></span></a>”之称的布鲁日,它是今日<a href="http://www.yododo.com/area/2" target="_blank"><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black; TEXT-DECORATION: none;"><span lang="EN-US">欧洲</span></span></a>游览胜地也是近来浪漫的观光客趋之若骛的地方,BRUGGE荷语是“桥”的意思,布鲁日还是座水城,河道遍布城里,很多建筑是依河道而建,今日布鲁日有50座以上的桥是标准的水上都市,其建筑以哥德式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式样为主体,布鲁日中世纪曾经是欧洲著名的<a href="http://www.yododo.com/area/1-01-15-19-2408" target="_blank"><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black; TEXT-DECORATION: none;"><span lang="EN-US">港口</span></span></a>城市和商埠;如今的布鲁日完整地保存了中世纪的城市整体风貌,护城河、城墙等,城市内很少有机动车和柏油路。</span></font><!--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br/>&nbsp;<p class="MsoNormal" style="FONT-FAMILY: 字体;"><font size="3"><span lang="EN-US"><a title="2000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2000%E5%B9%B4">2000<span lang="EN-US">年</span></a></span>布魯日歷史城市中心被<span lang="EN-US"><a title="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1%AF%E5%90%88%E5%9C%8B%E6%95%99%E7%A7%91%E6%96%87%E7%B5%84%E7%B9%94"><span lang="EN-US">联合国教科文组织</span></a></span>登錄為<span lang="EN-US"><a title="世界文化遺產"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96%E7%95%8C%E6%96%87%E5%8C%96%E9%81%BA%E7%94%A2"><span lang="EN-US">世界文化遺產</span></a></span>,也爭取到了<span lang="EN-US"><a title="2002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2002%E5%B9%B4">2002<span lang="EN-US">年</span></a><a title="欧洲文化之都"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C%A7%E6%B4%B2%E6%96%87%E5%8C%96%E4%B9%8B%E9%83%BD"><span lang="EN-US">歐洲文化之都</span></a></span>的頭銜。布鲁日城区有大量交错的小巷与一个接一个的广场,其中以<span lang="EN-US"><a title="城堡广场 (布鲁日)"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F%8E%E5%A0%A1%E5%B9%BF%E5%9C%BA_%28%E5%B8%83%E9%B2%81%E6%97%A5%29"><span lang="EN-US">城堡广场</span></a></span>(<span lang="EN-US">Burg</span>)和<span lang="EN-US"><a title="市集广场 (布鲁日)"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8%82%E9%9B%86%E5%B9%BF%E5%9C%BA_%28%E5%B8%83%E9%B2%81%E6%97%A5%29"><span lang="EN-US">市集广场</span></a>(Grand-Place)</span>尤为著名.布鲁日市区部分的特色之一是<span lang="EN-US"><a title="运河"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F%90%E6%B2%B3"><span lang="EN-US">运河</span></a></span>,部分遵循天然<span lang="EN-US"><a title="河道"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2%B3%E9%81%93"><span lang="EN-US">河道</span></a></span>,部分人工挖出。当地人称之为<span lang="EN-US">“</span>雷耶<span lang="EN-US">”</span></font></p><p class="MsoNormal" style="FONT-FAMILY: 字体;"><font size="3"><span lang="EN-US">一起去布鲁日的同车人。几乎都是中国的留学生<br/></span></font></p>[attach]13878[/attach]<br/><br/>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1-5 10:59:43

<p>布鲁日的街道:</p><p></p>[attach]13793[/attach]<br/>[attach]13794[/attach]<br/>[attach]13795[/attach]<br/>[attach]13796[/attach]<br/>
作者: 郑美玲    时间: 2010-11-5 21:16:57

<strong>高奇梅:你们去聚会了吗?咱们同学去的多吗?</strong>
作者: 高奇梅    时间: 2010-11-7 10:22:00

因为风大,船不能下水,活动取消啦.
作者: 高奇梅    时间: 2010-11-7 10:24:06

真漂亮,坐船游河观光了吗?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1-7 11:14:25

<p><font size="5" face="隶书">坐船在古河道里游玩,观景是到布鲁日去旅游主要的活动之一.我们坐船的时候,时值大雨,船家给大家准备好了伞,那里的天气很怪,一会就不下了.在船上,从另一个角度看街景就另是一幅画面.</font></p><p><font size="5" face="隶书">布鲁日城的集市广场:</font></p><p><font size="5" face="隶书"></font></p><p></p><p>[attach]13797[/attach]<br/>[attach]13798[/attach]</p><p>市政厅:<br/>[attach]13799[/attach]<br/>街景:</p><p>[attach]13800[/attach]<br/></p><br/><br/><br/>[attach]13876[/attach]<br/>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1-7 11:21:48

<p><font size="5" face="隶书">布鲁日街景:钟楼(13-15世纪)居高临下的统领着整个集市广场.它市中世纪时期佛兰德城市自由与富裕的象征:</font>[attach]13801[/attach]<br/></p><p></p>[attach]13802[/attach]<br/>[attach]13803[/attach]<br/>[attach]13804[/attach]<br/><br/><br/>[attach]13875[/attach]<br/>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1-7 11:31:44

<p><font size="5" face="隶书">走过这座桥就进入布鲁日小城了.桥.古堡河水环绕..</font></p><p><font size="5" face="隶书"></font></p>[attach]13805[/attach]<br/>[attach]13806[/attach]<br/>[attach]13807[/attach]<br/>[attach]13808[/attach]<br/>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1-7 11:43:20

<p><font size="5" face="隶书">布鲁日的街景</font></p><p><font size="5" face="隶书"></font></p>[attach]13809[/attach]<br/>[attach]13810[/attach]<br/>[attach]13811[/attach]<br/>[attach]13812[/attach]<br/>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1-7 11:51:42

<p><font size="5" face="隶书">布鲁日街景:</font></p><p><font size="5" face="隶书">河上最矮的桥:</font></p><p><font size="5" face="隶书"></font></p><p></p>[attach]13813[/attach]<br/>[attach]13814[/attach]<br/>[attach]13815[/attach]<br/>岸上的小摊贩:[attach]13816[/attach]<br/>[attach]13817[/attach]<br/>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1-7 12:07:47

<p><font size="5" face="隶书">布鲁日街景:</font></p><p><font size="5" face="隶书"></font></p>[attach]13818[/attach]<br/>[attach]13819[/attach]<br/>[attach]13820[/attach]<br/>[attach]13821[/attach]<br/><br/>[attach]13877[/attach]<br/>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1-7 16:35:55

<p><font size="5" face="隶书">布鲁日街景</font>[attach]13822[/attach]<br/></p>[attach]13823[/attach]<br/>[attach]13824[/attach]<br/>[attach]13825[/attach]<br/>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1-7 16:43:35

<p><font size="5" face="隶书">布鲁日街</font></p><p><font size="5" face="隶书"></font><br/>&nbsp;</p>[attach]13827[/attach]<br/>[attach]13828[/attach]<br/>[attach]13829[/attach]<br/><br/>[attach]13830[/attach]<br/>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1-7 16:52:00

<p><font size="5" face="隶书">布鲁日街景:</font>[attach]13833[/attach]</p><p><font size="5" face="隶书">在布鲁日的街道上.马车是交通工具之一.这个就是在街道上的饮马的水槽<br/></font>[attach]13834[/attach]<br/>[attach]13835[/attach]<br/>[attach]13836[/attach]<br/><br/></p><br/>[attach]13845[/attach]<br/>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1-7 17:10:54

<p><font size="5" face="隶书">去布鲁日旅游</font>,<font size="5" face="隶书">参观巧克力制作作坊是不可少的.在这里可以学习到不少我们以前不知道的知识</font></p><p><font size="5" face="隶书"></font></p><p>[attach]13837[/attach]<br/>[attach]13838[/attach]</p><p><font size="5" face="隶书">下面照片中那2个黄色的果实里面的籽就是制作巧克力的原料<br/></font>[attach]13839[/attach]<br/><br/><br/></p>
作者: 郁蓓蓓    时间: 2010-11-7 23:16:02

<font size="5">那两个黄色的果实叫什么名字?是可可果吗?我只知道巧克力是可可做的,但我从来没有看见过可可果实。我吃过三种颜色的巧克力:黑色、棕色和白色。黑色的巧克力含糖量低,味道比较苦,但听说对健康有好处;棕色的巧克力一般是牛奶巧克力,口感最好。白色的巧克力是用可可油与奶和糖混合在一起制成的,因为不含可可粉,所以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巧克力,我最不喜欢吃白色巧克力。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吃巧克力,当时的感觉是:天哪,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糖果!心里想:我什么时候才能有非常多的巧克力,让我能敞开肚子来吃?连上课地时候我都幻想着能有一间用巧克力、饼干和奶油制作的房子。长大后才知道,敞开来吃巧克力是会变成大胖子的!哈哈!!!</font><br/><br/>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1-8 12:43:38

<font size="5" face="隶书">巧克力就是由热带的植物可可树上的果实里面的可可豆磨细之后加糖,牛奶..之后作成的.在作坊里有各种各样形状的巧克力:</font>[attach]13841[/attach]<br/>[attach]13842[/attach]<br/>[attach]13843[/attach]<br/>[attach]13844[/attach]<br/><br/>[attach]13865[/attach]<br/>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1-8 12:50:19

<font size="5" face="隶书">各种形态巧克力</font>[attach]13846[/attach]<br/>[attach]13847[/attach]<br/>[attach]13848[/attach]<br/>[attach]13849[/attach]<br/>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1-8 12:57:52

<font size="5" face="隶书">巧可力的成分表:</font>[attach]13850[/attach]<br/>[attach]13851[/attach]<br/><br/>[attach]13852[/attach]<br/>[attach]13853[/attach]<br/>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1-8 13:09:40

<font size="5" face="隶书">可可果和可可豆:</font>[attach]13854[/attach]<br/>[attach]13855[/attach]<br/>[attach]13856[/attach]<br/>[attach]13857[/attach]<br/>[attach]13858[/attach]<br/>[attach]13859[/attach]<br/>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1-8 13:17:49

<font size="5" face="隶书">礼品商店里:</font>[attach]13860[/attach]<br/>[attach]13861[/attach]<br/>[attach]13862[/attach]<br/>[attach]13863[/attach]<br/>[attach]13864[/attach]<br/>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1-8 13:28:34

<font size="5" face="隶书">商店的展示窗:雷丝是布鲁日主要的手工业,在展示窗有许多美丽的作品:</font>[attach]13866[/attach]<br/>[attach]13867[/attach]<br/>[attach]13868[/attach]<br/>[attach]13869[/attach]<br/>[attach]13870[/attach]<br/>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1-8 13:43:11

<font size="5" face="隶书">圣血教堂是布鲁日最古老的建筑,建于12世纪:</font>[attach]13871[/attach]<br/>[attach]13872[/attach]<br/>[attach]13873[/attach]<br/>[attach]13874[/attach]<br/>
作者: 马可铮    时间: 2010-11-8 14:34:45

<font size="4"><span style="font-family: 黑体;">几天没有来,一到茶馆,发现这里好热闹.又有好茶,又有好看的照片.大家都过得好快活,有逛世博的,有看红叶的,还有在欧洲看风景的.真是很滋润.很羡慕同学们.看到你们又健康,又快乐,虽然我没能去,也感到高兴</span></font>.[em01][em01][em22][em23][em22][em23][em46]
作者: 郁蓓蓓    时间: 2010-11-9 23:27:14

1[attach]13879[/attach]<br/><br/>我偶然看到在积水潭地铁站旁有个郭守敬纪念馆,里面有个大花园,宽阔的湖面,成群的白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br/>
作者: 张兰    时间: 2010-11-10 08:04:19

非常感谢冯素林给我们介绍的比利时古典美丽的城市布鲁日.还有吗,我们还等着继续看呢.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1-10 16:44:28

<p><font size="5" face="隶书">既然大家对我介绍的东西感兴趣,那我下面就接着介绍波罗的海沿岸的三个小国:立陶宛,拉托维亚;爱莎尼亚.大家都知道,它们三个国家原来都是前苏联的加盟国.现在都独立了.而且都加入了欧盟.所以,现在持有欧盟的签证就可以去那里旅游.不过,现在去那里的亚洲人还是少的.我们7月23日--26日在那里旅游的时候,还因为是那里的外国人被人注目. </font></p><p><font size="5" face="隶书">它们三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官方语言使用自己国家的文字和语言,年轻人大都另外学习英语,而年纪大些的都会俄语.在那里,会俄语还是很方便的.</font></p>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1-10 19:24:25

<p><font size="5" face="隶书">立陶宛共和国,简称立陶宛。位于</font><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23378.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136ec2" size="5" face="隶书">波罗的海</font></a><font size="5" face="隶书">东岸,北界</font><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19430.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136ec2" size="5" face="隶书">拉脱维亚</font></a><font size="5" face="隶书">,东南邻</font><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15093.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136ec2" size="5" face="隶书">白俄罗斯</font></a><font size="5" face="隶书">,西南是</font><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2403.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136ec2" size="5" face="隶书">俄罗斯</font></a><font size="5" face="隶书">的</font><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213202.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136ec2" size="5" face="隶书">加里宁格勒州</font></a><font size="5" face="隶书">和</font><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21934.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136ec2" size="5" face="隶书">波兰</font></a><font size="5" face="隶书">。面积65300平方公里,人口335万(2008年12月)。国境线总长1644公里,海岸线长90公里。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气候。最高点海拔293.6米。1月平均气温—1℃,7月平均气温19℃。首都维尔纽斯位于立陶宛东南部的内里斯河和维尔尼亚河汇合处,维尔纽斯郊区以景色优美著称。城市东北郊有优良的浴场,瓦拉库姆皮亚是别墅集中地。特拉凯湖泊群分布在城市西郊,这里湖水清澈,林木茂盛,景色宜人,是游览胜地。特拉凯过去曾是特拉凯公国的首府,至今它还保存着昔日的宫殿遗址,殿中的残存壁画还依稀可见。</font></p><p><font size="5" face="隶书">从荷兰去那里可以直飞,但是因为我们的时间问题。所以就先到拉托维亚的RIGA机场,然后从那里转小飞机再到达维尔纽斯.</font></p><p><font size="5" face="隶书">这是我们从荷兰到RIGA坐的飞机</font></p>[attach]13880[/attach]<br/>[attach]13881[/attach]<br/><br/>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1-10 20:36:44

<p><font size="5" face="隶书">在RIGA我们换乘了小飞机飞往立陶宛的维尔纽斯.我们是在飞机就要起飞的时候才赶到的,因为我们是最后2个人,所以就让我坐了2号座位,而我女儿就只能坐后边了.飞机上有俄语报纸也有英语的.飞机起飞不久服务员开始送一份饭.我以为是卖的,就离开了座位去了卫生间.可我一回来,那个小伙子马上就把饭,水,水果送了过来.开始我以为都有.下了飞机后,我才知道只有我们 前面几个才有,不知道是 优待老年人还是我的座位是公务仓.</font></p><p><font size="5" face="隶书">在RIGA坐的小飞机:</font></p>[attach]13882[/attach]<br/><font size="5" face="隶书">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机场</font>[attach]13883[/attach]<br/>[attach]13884[/attach]<br/><br/><font size="5" face="隶书">你从照片上能看出这是国家首都的机场吗?我倒是觉得向我们国家的长途汽车站.出了机场大门.就在那条马路上,就是去往城市的公共汽车站.你不仔细看,都找不到,因为没有明显的站牌.害的我们在那里找了好半天,后来,还是看到了汽车停在那里上客人,才知道这里的汽车站是这样.</font><br/>
作者: 郁蓓蓓    时间: 2010-11-10 21:24:48

第一张飞机在空中的照片拍得很不错,很欣赏!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1-11 19:15:27

<p><font size="5" face="隶书">立陶宛的货币是立特.1立特差不多是人民币2元.他们的汽车票一次是2立特.可以上车后买,也可以在车下买.可能上车后买要贵些.</font></p><p><font size="5" face="隶书">维尔纽斯是个很美丽.干净的首都,可是那里的人很少.我们是星期五晚上到达那里的.我们居住的旅馆是在他们的繁华街道,相当于我们的王府井,可是晚上7点多钟,也没有多少人</font></p><p><font size="5" face="隶书">这是他们的汽车票:</font><br/></p><p>[attach]13886[/attach]</p><p><font size="5" face="隶书">街景:<br/></font></p><p>[attach]13887[/attach]<br/>[attach]13888[/attach]</p><p><font size="5" face="隶书">这是歌剧院,上面是谬斯3女神的雕像,是希腊神话中主管艺术的神muse,现在拉丁语系中音乐music就是从这个词演化来的<br/></font>[attach]13889[/attach]<br/></p><br/>
作者: 冯素林    时间: 2010-11-11 21:37:24

<p><font size="5" face="隶书">我们的旅馆就在这条街上,可是我们下了汽车找的时候,费了不少的劲,因为旅馆的招牌上写的既不是英语,也不是俄语,是我们不认识的立陶宛语,我们就在它的附近转来转去,后来一个出租汽车的司机告诉了我们,我们还是走过了,那个好心热情的老师傅原来一直看着我们,他看我们走过了,赶紧开车来追上了我们,把我们带到了我们预定的旅馆.第二天,我们在街上又看见了他,还向我们招手问候..到了旅馆,知道了那里的自来水不可以喝,因为重金属超标,喝的水要买桶装的水,可以在旅馆买,也可以到对面超市去买.大桶,小瓶都有,很便宜.</font></p><p><font size="5" face="隶书">这是立陶宛的教堂:</font></p>[attach]13890[/attach]<br/>[attach]13891[/attach]<br/><br/>[attach]13893[/attach]<br/>[attach]13894[/attach]<br/><br/>




欢迎光临 外附校友联谊会 (http://waifu.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