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附校友联谊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4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夜雨清风——我们的小镇 [复制链接]

论坛元老

鱼儿离不开--开水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倪庆云 发表于 2010-4-7 10:18: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夜雨清风——我们的小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流传了一千多年。

在今年,它又具有特别的意义。只因为在这个时节,一个探究人生意义、怀念故人的小话剧《我们的小镇》让我撞见。

一阵阵小雨飘过,一缕缕清风吹来,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寻找着自己走过的轨迹,都在艰辛探究着自己想要的幸福,然而当幸福就在自己身边的时候,他们并没有真正找到,也许是还没有真正明白,这就是幸福。

生活的忙碌,使我们忽略了很多东西,忽略了很多人和事物,尤其是忽略了我们身边朝夕相伴的人。忽略了他们在我们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小镇上,看似平淡无奇的、日复一日的普通人的生活,成长、结婚、生子、衰老、生病、死亡,这些都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当阵阵细雨洒在墓地上,那些在小镇上走过了这段人生路程之后静静地守候在这里的人们,却又留恋着当初的一切,期待着永恒。不为生之彷徨,却为死之顿悟。

在这静静的夜里,这一场细雨,愿能润物。

在这小小的剧场里,愿文人雅士的不懈努力,共享一片和平的阳光。

在这每一天的平淡中,愿夜语剧社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幕话剧,而是对人生意义的启迪。

在这锲而不舍的追求中,愿夜语的夜雨能飘飘扬扬洒向每一个角落,滋润出千千万万个夜语的夜雨。

云----不知哪里的风吹散了又聚拢,心----不知道何时还在跳动, 人----总是在寻找那一刻,聚----永远是分的朦胧......

论坛元老

鱼儿离不开--开水

Rank: 8Rank: 8

2#
倪庆云 发表于 2010-4-7 11:27:14 |只看该作者

4月6日晚上,应学兄方卫平邀请,和其他校友一同来到了位于和平门西北角的北京文联的一层小剧场。

到了以后才知道,这是方学长一手操办的一个业余剧社举行的一场话剧演出。这个剧社名叫《夜语剧社》,方学兄出任社长,而演出完全是出于一种公益行为,为的是能让广大百姓更贴近话剧,让话剧更进一步走进百姓的生活。让百姓认识、了解什么是话剧艺术,认识和了解话剧艺术带给人们的启迪。

话剧的剧名叫《我们的小镇》,是美国著名的剧作家桑顿·怀尔德的经典剧目,剧中通过小镇上两个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向人们揭示了生活本身的意义。当人们因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而感到困惑与彷徨的时候,其实,人生的意义也就蕴含在其中的一点一滴里面了。

在演出结束之后,方学兄登台作了简短的即兴讲话,其中提到,有记者问他为何要做业余剧社,他回答说,当年在英国,大约平均每一千个人中就有一个业余剧社,因而造就了那里的百姓对文化艺术具有较高欣赏水平和人们自身修养的达到较高程度,如果通过我们的这种努力能带动这里也能够出现成千上万个业余剧社,让艺术真正走进百姓的生活,让艺术带给人们思考和启迪,那将是我们非常想看到的。

一席话,博得台下一片热烈的掌声。

愿夜语剧社在方学长的办社理念指引下,成为话剧艺术贴近百姓的先驱与楷模。

云----不知哪里的风吹散了又聚拢,心----不知道何时还在跳动, 人----总是在寻找那一刻,聚----永远是分的朦胧......

使用道具 举报

论坛元老

鱼儿离不开--开水

Rank: 8Rank: 8

3#
倪庆云 发表于 2010-4-7 15:38:49 |只看该作者

代 刘敏学姐留言

师兄方卫平和《我们的小镇》

刘敏:

师兄,你的智慧和深刻的演讲让我在回国后从心里感到真正意义上的新生活的归属,第一次感到心灵的震撼和激动,这在当今的社会是多么的重要,我想到了鲁迅先生也是用这种方式来唤醒人们心底的感悟。看完话剧《我们的小镇》我感到了对追求人性中的善良和生活的美好是多么的重要。师兄,你为此所做出的辛苦和努力都通过舞台这种多媒体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这种付出是非常有益于社会和大众文化导向的,一部好作品可以照亮人生,发人深省。

方卫平:

我是按照鲁迅等前人的做法在继续启蒙大众。

刘敏:

好的,我也在写。一会快递给你一粟百合,芳香四溢,代表我对师兄的敬佩和感激。

方卫平:

收到花,好漂亮!

谢谢

刘敏:

好,享受吧!

愿师兄总有鲜花和掌声围绕在身旁。

 

 

 

 

此刻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还在回味着他与《我们的小镇》的那动人的一幕。一想到他给我们带来一部如此好的作品,就如生活中的一位好老师,不断地教会我们很多生活中的平常和发人深省的哲理,让人终身受益,我敬佩师兄并为我们有这样善良的好师兄而感到骄傲。关于话剧我就不谈了,只想说听了方卫平师兄的演讲后感受最深的生活中的善良。

去年八月,就是在我们举行50周年校庆时,他敬爱的大哥在香港病故。他很悲痛,但是还在积极地为校庆的事把悲痛压在心底。话剧《我们的小镇》在他的夜语剧社一个月来的业余时间的排演后,终于在清明时献给了大家,这包含了他对病故大哥的无限的思念。

他演讲时谈到了他对大哥这份深深的感情,正因为他从小是被大哥带到话剧中去的,才有了今天他非常喜爱话剧艺术的这份渊源,这在他来说不仅继承了大哥的心愿,也是他自己为社会做的贡献。他用自己的积累,通过文化艺术的平台为社会尽心尽力地奉献着自己。当今我们的社会,人们在有了物质享受后,不正是最需要精神生活充实和追求生命中最有价值的思想和代表人性善良及美好理念启迪的时候吗?师兄的做法不正说明了这些吗?

我今年回国赶上清明节,独自抱着洁白的鲜花到墓地给亲人扫墓,伴着清明时节杏花小雨,朦朦胧胧地到了亲人熟睡的地方,那份天上人间的交流伴着泪水又带给我多少回忆和爱的感悟。话剧里的墓地,成为了我和失去的亲人的又一次心灵的交流,如此真切,如此感人。

我随着话剧里的人群,慢慢上山。山道两边,有那么多的坟墓,心里感觉不胜复杂。这些墓中的人们生前和我们一样,活过、累过、爱过、恨过、得意过、失意过,而今只有一块块碑石叙述着他们过去生活中的光荣与泪水。我向远处望去,想找到我和他们的距离和曾有过的共同的生活的日子。脑海里似乎在问自己很多问题:

你是否珍惜现在生活中美好的点点滴滴?

你是否把更多的爱给过爱你和你所爱的亲人,朋友?

你是否对自己的生命真正负责了?

你是否还不忘追求生命中每一天的意义?

话剧还告诉我,生活在当下,我们是非常幸运的,随着祖国的强大,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我们的精神生活也要越来越丰富,话剧以艺术的形式,让我们享受了生活的美好,我更加爱我的祖国,更爱我的家人,更爱我的朋友了。

时光飞逝,我们已不再年轻。我们要在平凡的生活中认识到生活的真谛,真正理解什么是幸福,认识到生活的真正意义,热爱生活,学会感恩,用善良和真挚去感化和宽容生活中的人和事,让有限的生命放出更美好的光彩。

 

 

 刘敏

 刘敏

 

 

云----不知哪里的风吹散了又聚拢,心----不知道何时还在跳动, 人----总是在寻找那一刻,聚----永远是分的朦胧......

使用道具 举报

超级版主

72小队傻老爷们

Rank: 8Rank: 8

4#
董林 发表于 2010-4-8 00:22:44 |只看该作者

方兄总结


 


演员谢幕

俺们也献了花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林伟 发表于 2010-4-8 08:14:30 |只看该作者
师兄、师姐:

好久没写文章,昨天看了方师兄剧社的《小镇》,久久不能平静,刚刚写就一篇“从《小镇》联想开去”。我因为好久没上网了,忘了密码,文章邮件发给大家看吧。如果师兄师姐想登在《外附人》或BBS,我没意见,拜托了。
很愿意在我们网站帮忙宣传《小镇》,请把《小镇》的剧情介绍、演出时间表、相关文章、图片,发到我的这个邮箱


从《小镇》联想开去

早就听说方师兄组织了剧社,还举办了演出,可惜一直忙着,没顾上看。此次,幸亏赵师姐电话通知及时,我马上就报名了,然而依旧是因为忙,只问明了剧名和演出的时间、地点,
就一头雾水地奔去了。

《小镇》,平淡无奇的名字,就如同小镇上平静如水的生活。剧情像一轴画儿,徐徐展开,唠唠叨叨的台词,包含着无数的生活琐细——邻里的闲聊,夫妻的争论,兄弟姐妹的打打闹闹,情侣间的温柔细语……生活是真实的,真实得让你无可逃避、真实得让你想要抛弃它而另外追求浪漫。然而,当你还没来得及厌烦这些平淡、繁琐的家长里短时,你发现,其实你经不起生活的变故,其实你很满足于生活在平淡中。中国人说“平安是福”,美国人也这样想吗?是我们移植了美国剧,还是美国剧借鉴了中国文化?世界大同啊。

小镇,似曾相识——两年前,在网上看了美国热播电视剧《绝望主妇》,也是通过一位已经离世的家庭主妇的视角,展现一个小镇上的生活。此小镇非彼小镇?此小镇亦为彼小镇。就像《黄金甲》看到一半时,忽然发现是《雷雨》,绝对是似曾相识、桃花依旧的感觉。《小镇》,不愧是30年代的美国普利策奖获奖作品,影响之深远,由此略见一斑。

夜语剧社,听着特别,想起《燕山夜话》之类的掌故,却为方社长自己一语道破:“我们是业余剧社。”原来是“业余”的,这就难怪,所有的演员都挂着耳麦,有台词打磕巴的,有大舌头的,男主角居然把他的情人“艾米丽”叫成了“爱丽丝”(估计周末刚看完3D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吧)!演员,确实业余了点,但是真诚,本色,真卖劲儿。真情才是最打动人的,就像真实才是生活的本来面貌,二者均无可替代。

剧终人不散,尽管演出已经落幕,演员、观众依然热烈地讨论着、交流着,像个大聚会。和我同去的朋友,按方社长的指引,填写了剧社报名表,看来,还想继续汲取“精神营养”。

亚非背着师兄的摄像机人前人后地抓拍着精彩镜头,这让我忽然想起,几年前大家一起拍摄《外附专辑》时的情景。那时,大家一起出去拍摄,一起回来剪辑,有写解说词,有配音的,有沏茶倒水招呼大家的……都忙得不亦乐乎,但是不觉得累,开心!有理想就没有办不成的事,不久《岁月风流》如期展现的外附沙龙活动上。如今,方师兄依旧“为着理想勇敢前进,为着理想勇敢前进前进”。

夜雨清风,坐上几乎是最后一班地铁一路西行,路径“魏公村”——很多年前,也是这样从和平门到魏公村去外附上学——当然,那时没有地铁,是15路车换332路。大家乘着不同的线路来到外附,就像《小镇》上的人们最终聚在一起,缘分!外附是个大家庭,大家或许生活在过去、或许生活在现在,或生活在未来,但都活得很真实、很珍惜。

彭蓉
写于《我们的小镇》清明专场后

娱乐校友、娱乐大众。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外附校友联谊会 ( 京ICP备5048890号 )

GMT+8, 2024-11-24 23:56 , Processed in 0.04036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