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附校友联谊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010|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孟德斯鸠的《法意》或《论法的精神》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穆小芒 发表于 2012-6-2 20:06: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法意》《论法的精神》

            当初看这本书并非是因为其是西方政治制度的启蒙读本甚至可说是构架的理论基础去看的,而是因为该书中文的译者严复。看书的时间是文革中还没离校前,就是在学校图书馆看的,并做了笔记。

            先是看严复译的《天演论》和《原富》,再看作者介绍时看到其还翻译了孟德斯鸠的《法意》,于是找来看。没想到,先看的两本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漠了,但《法意》(又名《论法的精神》)的精辟分析、理论新颖、论证全面、逻辑关系,及各种因素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全面论证令我受益匪浅。

            除了他提出的三权分立,及为英国的政治架构提出君主立宪的模式等理论,特别感兴趣他在文章中将“法的精神”与政体、自然地理环境、宗教、风俗习惯等各种因素联系起来,综合出了“法”的精神。他所阐述的“法与自然地理之间的关系”后来竟演变成一整套“地缘政治学说”。

            任何事物绝非独立一体,其产生的原因背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由初级向中级(成熟)再到高级的发展模式,相关理论的形成归纳和抽象,如同一幅多维的框架结构图展现开来。

            该书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我在认识世界和思考问题是极大的启迪和开悟。

Rank: 8Rank: 8

2#
史晓帆 发表于 2012-6-3 01:35:10 |只看该作者
后来重读过吗?有新的感受吗?还是天才少年,读一遍就受益终身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3#
史晓帆 发表于 2012-6-7 17:44:27 |只看该作者
     小芒这两天没声了,休假去了?
    我对你帖子中“将“法的精神”与政体、自然地理环境、宗教、风俗习惯等各种因素联系起来,综合出了“法”的精神。他所阐述的“法与自然地理之间的关系”后来竟演变成一整套“地缘政治学说”。”很感兴趣,尤其感兴趣怎么演变成一整套“地缘政治学说”的,能否具体解释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4#
穆小芒 发表于 2012-6-10 14:41:00 |只看该作者
史晓帆 发表于 2012-6-7 17:44
小芒这两天没声了,休假去了?
    我对你帖子中“将“法的精神”与政体、自然地理环境、宗教、风俗习 ...

晓帆的问题至少得写一篇论文才能论述清楚。这里只能提纲挈领地简述一下。

孟德斯鸠在《法意》中首先论及了“法”的定义,法律和政体的关系,并特别列出了“君主制体”、“君主立宪”、和“三权分立”等三种主要的政体架构。并对古罗马时的元老院、公民大会及执政官、监督官的制度给以了高度评价。

孟氏接着阐述了政治自由、政体结构、法律分权等。提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理念模式。

继而,他又将政治展开讨论,从国家的地理位置、地形结构、气候环境、周边形势,再进一步议及在如此地里环境下生存的人类可能生成的民族特性、组织结构、对内对外态度(今天就叫做对外关系)。孟德斯鸠特别举例北欧的地里环境由于冬季寒冷、气候恶劣、生存环境艰苦,那里的民族大多“好勇斗狠,性格彪悍”……;印度处热带,气候温和、食物来源丰富、人民多“良顺平和”(想想后来出来个甘地,也就不足为奇了。)。

除了地理和气候的影响,还有宗教信仰,工农业生产的方式和规模、商业贸易的方式规模,及各类生产所占的比例(有如今天的“鸡的屁”数据详述)对政治法律的影响等。

孟氏的贡献不仅是提出和奠定了今天民主政治的政体结构理念,而且,由于他全面的论述疆域、地理、资源、气候、人口分布、文化属性、经济活动、甚至食物等很多因素相关,从而预测和判断该国或地区的战略态势和国家政治决策。由此引申出“地缘政治”这一全新的理论。后来,又有德国的拉采尔进一步提出“国家有机体学说”,确定了“地缘政治”的学说体系。

我所受到的启发是,在遇到问题时,要尽可能的全面了解和分析,考虑多方面相互关联的因素,而所有的问题及结果均有其相应的规律和必然。

简单拿日本做一分析:日本乃一岛国,乘飞机在高空就能从西海岸看到东海岸;资源贫乏,人口众多;从而日本的民族性就具有危机感、自强但又自卑的特点。所以,为了增加安全感,他们畏强凌弱。这就是其发动侵略亚洲的战争,被美国用原子弹炸了后,就臣服于老美的必然结果。

与丹纳的《艺术哲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位作者都没有把自己局限在锁定的题目内,而是全面展开。秦牧在其《艺海拾贝》里写过(或是引用),“知识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就像网孔与网孔的关系。人们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而将它们分类罢了,但当你越向知识里面探寻时,你越会发现它们之间血缘的联系。”(大意)

点评

林伟  学习!  发表于 2012-6-11 19:00:27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史晓帆 发表于 2012-6-12 16:54:28 |只看该作者
穆小芒 发表于 2012-6-10 14:41
晓帆的问题至少得写一篇论文才能论述清楚。这里只能提纲挈领地简述一下。 孟德斯鸠在《法意》中首先论及了 ...

       非常感谢小芒,短短篇幅就让我了解了这么重要的理论,而且是法国老乡的理论!当今信息社会,很少有人有时间、耐心、兴趣啃理论书籍了,所以你的普及尤为重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
穆小芒 发表于 2012-6-15 15:12:02 |只看该作者
谢谢晓帆、林伟跟帖。
孟氏在《法意》中论及的第三种政体,乃“共和政体”,共和政体的核心就是“三权分立”。这也是其之所以推崇古罗马的元老院、公民大会制、首席执政官、监察官,因为那里多少开始有了“分权”的概念和实际操作。
理论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处理问题时具有宗旨性的指导意义。通常我们用“遇事不慌”、“井井有条”来形容的人多具有这类特质。
理论的学习也并不枯燥,因为带有启迪意义的概念除了使自己对具体的事物加深了认识,更是开阔了一片思索的天地。由此及彼、融会贯通,就是“知识和知识间血缘的联系”。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7#
林伟 发表于 2012-6-15 16:14:07 |只看该作者
80年代初,跟随社会潮流看了一些再版的启蒙思想家著作,包括商务出的《社会契约论》、《论法的精神》等。囫囵吞枣,真没看懂。经小芒兄再次启蒙终于明白点儿意思了。
娱乐校友、娱乐大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8#
史晓帆 发表于 2012-6-18 19:06:17 |只看该作者
      小芒谈“共和政体”,我讲点“共和精神”:最近法国连接两个全国性大选--选总统后昨天又选出了新的国民议会,我这个十分关注政治新闻的人常常观看围绕大选的电视辩论,发现在辩论中各党派人士、学者以及记者都常常把“共和精神”挂在嘴边,而此时他们谈的“共和精神”,是一种狭义的“共和精神”,其含义为“政治观点上的宽容”。而法国的政治,起码是法国的政治电视辩论吧,的确能够反映出一种宽容精神,即“共和精神”。这一电很让我着迷。

点评

林伟  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儒也好,崇法也好,总之先要罢黜百家——不让不同的意见出声。不独现代,古来(至少董仲舒以降)大抵如是。一种暴力推翻另一种暴力,循环往复,百姓遭殃,于世无补。  发表于 2012-6-19 12:45:18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9#
史晓帆 发表于 2012-6-20 17:10:43 |只看该作者
        好在社会进步多了,各种辩论越来越多,人们首先会习惯一种有不同声音的环境,这需一个过程。但愿今后看到的,就不是一种暴力推翻另一种暴力,而是一种制度改革的良性循环。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外附校友联谊会 ( 京ICP备5048890号 )

GMT+8, 2024-11-23 09:49 , Processed in 0.04193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