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附校友联谊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穆小芒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谭先竹:春节逛厂甸庙会引起的回忆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11#
方卫平 发表于 2012-7-6 00:21:1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方卫平 于 2012-7-6 00:23 编辑

我们小学部三年级的同学,从1964年在和平门入学,到1970年搬到苏州街,在这里生活了6年。前些年,为了给外附校友拍摄母校纪录片,回到这里。民国早期建成的著名学堂,仅剩下残存的几处破败不堪的老建筑,少年时代的一幕幕,伴随着感慨,心酸,都被我录进了镜头里。我在这些画面上选配了那首大家熟悉的老歌,《城南旧事》插曲,“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从那次以后,我再也不愿回到那伤心之地。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赤道玫瑰

Rank: 7Rank: 7Rank: 7

12#
马小卫 发表于 2012-7-10 17:26:2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马小卫 于 2012-7-10 17:27 编辑
方卫平 发表于 2012-7-6 00:21
我们小学部三年级的同学,从1964年在和平门入学,到1970年搬到苏州街,在这里生活了6年。前些年,为了给外附 ...

俺跟委员长有同样的伤感。这都是北外当时的决策人干的,目光短浅,还有脸再提外附59年成立,在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关怀下办学。据说文革当年的音乐学院,美术学院附中的学生都被其所属的学院留住,没有上山下乡,北京舞蹈学院前身中国舞蹈学校的学生也被文化部留住,后来都从事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工作。而外附……

点评

刘源  唉!我们65年入学的老初一,真是生不逢时啊。我们下乡后,似乎没人想起这些仅学了不到一年外语的孩子。 据我所知,音院附中68届高中是集体到张家口解放军农场去的。后来分配的大概都是文艺团体。  发表于 2012-7-10 20:48:10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赤道玫瑰

Rank: 7Rank: 7Rank: 7

13#
马小卫 发表于 2012-7-11 08:51:19 |只看该作者
刘源小妹说的是事实,美院附中的学生则是由美院带着上干校后又回到了北京。只有北外对自己附校的学生不负责,现在知道还有外交部的一纸文书。更有甚者是北外在1988年居然停办了这所在特殊的年代,特殊的关怀下,负有特殊使命的学校。记得当年66届高三己参加了小统考,虽然北外在恢复高校招生后,优先录取原外附的学生,但只有少数人有幸进入了外院。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外附校友联谊会 ( 京ICP备5048890号 )

GMT+8, 2024-11-23 16:55 , Processed in 0.04017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