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附校友联谊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林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秋联句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61#
史晓帆 发表于 2008-10-28 17:01:20 |只看该作者

莉莙:

你说的政界人士的宗教信仰当然也应该适用于法国,我知道希拉克总统就去过教堂,尽管我不敢断言他是天主教徒。

法国的政教分离,是从立法的角度,将教会和宗教势力与国家政治分开。法国这样做,是吸取了历史上教会势力过大,造成无数战争的教训。前不久我和美国的妹夫也谈到,美国也有政教分离的规定,但远不如法国彻底。

     我用惊叹号是想吓唬吓唬小芒,尽管他不一定吃我那一套。我小时候一度是爱捣蛋的坏孩子,现在已经改邪归正了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2#
穆小芒 发表于 2008-10-31 11:39:35 |只看该作者

政教分离

所谓政教分离,从来都是字面上的。因为从政的都是在“教”的,这个“教”要略微引伸一点儿,即信仰。

政教最不分的是中世纪,国与国之争,或教派歧见,均会付诸战争。最著名的当属“十字军东征”了。

时至今日,又何尝不是如此。所谓“反恐”,也就是对伊斯兰教的战争,外加石油。划着十字杀人,虐囚的时候,上帝的仁爱爱人都不见了。现任教宗,本笃十六未加冕前就曾干涉美国的议会选举,呼吁不要选基督教教派的议员。

晓帆的贴子里“改邪归正”,稍换个位置“改正归邪”较好。我胆小,不禁吓。至于“吃”的问题,那要另当别论。看好不好吃。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63#
周莉莙 发表于 2008-11-1 14:56:39 |只看该作者

又到周末了,时间过得好快呀。

晓帆,小芒说的有道理。

政教分离的原则如同“男女平等”,“种族平等”,“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等是许多以基督教或天主教为官方宗教的国家的最基本的公共价值或叫普世价值之一。当然理论和现实永远是有距离的。

 

“中世纪,十字军,教堂”这些极具欧洲古典主义风格的字眼儿让人想起那个天主教会闭塞落后弊病的黑暗时代,但这并不等于说那个时代就不出自由思想家和圣人。记得曾读过一篇法国女作家采访录,写了一位生活在1220年左右的基督教圣女的故事。

她是一个十分少见的女孩。她的父亲是个粗鲁,身体结实却头脑简单的十字军骑士,母亲是个德国人,专横,傲慢,一天,因丈夫不在身边被匈牙利的贵族杀死,因为他们不能忍受这个德国女人的霸道。幼年失去父母的小女孩儿只有去教堂寻找爱和慰籍。当她在教堂里久久的仰望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时,她情不自禁的哭了。也就是从这一刹那起,她选择了去爱庶民,去体验基督的悲剧,去爱穷人与囚犯心中的基督。她曾发誓:只要街上还有一个耳聋的老妇人,还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只要街上还有一头驮鞍下伤口还在化脓的毛驴,还有一条到处游荡的无家可归的饿犬,就别想让我在上帝的温柔甜蜜中睡着。 与佛教地藏王的 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异曲同工。

 

也许这就是信仰?这种对信仰的选择很神秘,难以解释。做出了这种选择也就是承认了世界万物具有神秘感,我们周围的很多东西都是人眼不可见,人力不可及的。生活需要想象,宗教感情是幻想世界的一部分,也是很多东方人,西方人文化修养的基础,而信仰则是一切宗教的基础。这些对于从小没有受过宗教教育的人来说也许是很难理解的(包括我自己)
一去二三里,前村四五家。高楼七八座,八九十枝花。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4#
史晓帆 发表于 2008-11-3 17:02:19 |只看该作者
   

莉莙:

   快一个星期没上网了,本人不能只看不写,所以没时间或没情绪时,就根本不上。谢谢你让人思考的贴子。现简单说点个人观点:

  

在法国,正教分离绝非仅仅停留在字面。尽管争论从未停止过,比如对于希拉克政府提出的“公立学校不可出现宗教符号”的质疑,比如自由知识分子对于应允许在公立学校设立“宗教历史课”的思辩,等等。有本法国家喻户晓的知识普及书:Que sais-je? Histoire De La Laicite en France, 你在加拿大可以看得到吗?

“反恐是对伊斯兰教的战争”的观点有点似是而非。西方与伊斯兰温和派的关系一直不错,目标是伊斯兰极端派。当然,由于阿以冲突,西方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是微妙而多变的,我参加UNESCO 的会议就有许多实际的体会,今后有机会再谈。另外,法国有500万穆斯林,问题很多,禁忌也很多。

你所说的“反恐、石油、虐囚”等,使我想到了伊拉克战争不久,一名美国外交学教授在巴黎辩论会上介绍的当代外交学的两大对立的分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学说。。。。。。

在欧洲看到太多的教堂,给人以太多的震撼,使我这个从未申请过参加中共的自由派发誓要了解宗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3 17:04:39编辑过]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5#
史晓帆 发表于 2008-11-3 17:10:30 |只看该作者

    哎呀,刚发现第一条是小芒而不是莉莙的贴子。刚才明明看到莉莙的两条贴子啊。我老眼昏花了。就算回你们俩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66#
周莉莙 发表于 2008-11-4 08:55:28 |只看该作者

心灯

晓帆,我也正纳闷儿那!我的贴子里写的可是1220年的事啊,那时还没有萨达姆和本拉登呀!
你肯定是想学姐了,所以眼前幌悠的都是“莉莙”二字。

我考虑小芒的观点可能是更多的侧重“反战”这个角度。西方很多人都反对穆斯林极端派,但同时也强烈反对布什用战争来解决这个问题,   尤其强烈反对布什政府虐待关押在古巴关塔纳摩(Guantanamo)军事基地、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Abu Ghraib)的穆斯林战俘.

Que sais-je? Histoire De La Laicite en France 这本书我想在加拿大一定能找到,等那天进城就去办这事。
这回又该羡慕你能去欧洲的大教堂了。上次曾羡慕庆云能去佛教的山林寺庙。教堂,寺庙,修道院等都是非常吸引我的地方,据说那里安静极了,一天都听不到一点大街上的声音。对了,还建议你找一些大教堂唱诗班的音乐来听,尤其是童声合唱,美轮美奂,飘飘欲仙,绝对是天下一流的精神享受!给你心灵上的震撼不亚于参观教堂本身.          
真高兴今天又多了你这个知音。衷心的祝愿晓帆能实现自己的誓言。
心灯就是这样被一盏盏点亮的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5 22:02:07编辑过]

一去二三里,前村四五家。高楼七八座,八九十枝花。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7#
史晓帆 发表于 2008-11-10 17:49:06 |只看该作者

照片:马德兰大教堂音乐会

莉莙:

    巴黎的教堂经常举办音乐会,贴上三星期前我在巴黎马德兰大教堂听的一场音乐会的照片,供你欣赏。欧洲的教堂对我的震撼不仅是视觉上的,更有心灵上的。一次,与法国朋友一起去教堂,他那特别淘气的五岁儿子nils一进教堂忽然安静了下来,直到最后,我的感觉是神了。这次回北京,和一位信基督教的亲戚聊了聊,还去宣武门天主教堂看了看。

理想派学者认为伊拉克战争“推翻暴政”、“建立民主”,现实派认为美国完全从本国利益出发“攫取石油”资源等等。谁是谁非,专家学者都糊涂,真是可悲!!!战争使伊拉克局势至今动荡不安,已造成60多万平民丧生,而全世界眼睁睁看着热闹就是束手无策,这真是对国际法以及有联合国约束三的当今国际关系和秩序的莫大挑衅和讽刺!!!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68#
周莉莙 发表于 2008-11-12 23:40:45 |只看该作者

总难明

晓帆,

你的见解可谓针砭时弊。天下事,自古有诗叹曰:公非公是总难明。记得上个月看美国总统大选的电视节目,有一位白人母亲拉着奥巴马的手流着泪说,我想早日结束这两场没完没了的战争。并不是我不爱国,但这场战争让我失去了我唯一的宝贝儿子。我不希望美国其他作母亲的也经历我一样的心碎。这位阵亡士兵的母亲在很多人眼里是伟大的,但另一些人就会认为她不够忠于自己的国家。对了,说到奥巴马,我认识的当地白人都很喜欢他,欣赏他,他的肤色在他们眼里根本就不算是个什么事儿。

谢谢你的照片。马特兰大教堂我没去过。当年去巴黎度假时曾去看了想往已久的巴黎圣母院。好好回味了一把雨果巴黎圣母院的实地场景。圣诞节又快到了,去教堂听音乐的机会更多了。继续你的宗教巡游,你会发现更多的惊喜和神奇。

宣武门天主教堂好象俗称为南堂。在王府井八面槽还有一个大教堂,记不清是天主教还是基督教了,香火很旺。也因离我家近,回国探亲时打算再去看看。

一去二三里,前村四五家。高楼七八座,八九十枝花。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9#
穆小芒 发表于 2008-11-14 12:06:48 |只看该作者

教堂庙观

教堂庙观里有丰厚的文化历史和学问知识,令我流连忘返。

莉莙讲的宣武门教堂,是北京最古老的教堂,亦称“南堂”。八面槽教堂或王府井教堂是“东堂”,由民居改建。“北堂”在西什库,乘14路去和平门上学时,必经该处。“西堂”在西直门大街内。北京的基督堂比天主堂多。为什么,不知道!

米国大选秀终于落幕,花了53亿米刀!谁上台都一样,下回肯定是个女滴!老米爱新花样儿!

但上了台的主可不敢玩花的。否则,象林肯、肯尼迪、还有里根都是在起意对金融业有所举动时挨的枪子儿。可怜的肯尼迪,牵连该案的死了十七、八个了,到了还是不知道谁下的手。伟大的米国民主自由!

再说政教分离,米国从一开始就是掺合在一起的。查查为什么是11月的第一个周的周二选举,莫名其妙的日子。就是为了避开“万圣节”,避开周末,及所有不方便宗教活动的日子。

扔炸弹、入侵它国时都是划着十字之就开火的。就这么回事,别客气。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70#
李协燕 发表于 2008-11-15 06:53:12 |只看该作者
美国马拉松式的大选,让我的脑已经屏蔽竞选费的数字了。在校友网上看见了53亿美刀的数字,才对竞选的花费有了意识,并且去想:中国要是也每4年大选一次的话,从49年到明年,该选第15次了。中国领导人当家,就是英明、会过日子,至少已经把14次的竞选费省下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外附校友联谊会 ( 京ICP备5048890号 )

GMT+8, 2024-11-11 02:12 , Processed in 0.044748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