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附校友联谊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815|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次的游记还没写完,又来了一次新的。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刘俍 发表于 2013-9-27 17:31:56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从9月12号到24号,考察了夹金山、巴郎山、梦笔山、虹桥山、昌德山共五座4000米以上红军走过的雪山山口,其中四座现在有公路可达山口处,巴郎山隧道即将贯通,公路即将废弃;昌德山已有隧道可通,我们是沿着废弃的老路开上去的。
而虹桥山则只有废弃的茶马古道可通行,山口海拔4560米,是这次上去最高的。我们从四川小金县两河乡(历史上两河口会议的地方)的虹桥沟骑马进山,夜宿山间,虹桥沟长约60华里,第二天骑马沿陡坡上山,中午到达刀背一样的山口,上了那么多山,第一次见到这么险峻的山口,可称是无锥立之地。然后走路和骑马相结合(下陡坡无法骑马),从四川理县的虹桥沟(虹桥山另一侧的山沟,也叫虹桥沟,同样长约60华里)走出来,晚7时许到达理县的猛固村。
伺候我们又考察了芦花会议会址,中壤口战场,石碉楼战场和瓦钵梁子上的红四方面军松潘战役指挥所(现在是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为徐向前指挥部旧址)。石碉楼和瓦钵梁子海拔不高,但山陡沟深,上瓦钵梁子的简易公路在陡坡上盘旋,全程共有80个180度以上的回头转弯处。
最后一天,本来要骑马上一座4000米的无名雪山,按我们的考证,这才是红军翻越的第一座雪山,山上有红军作战遗迹,还发现过红军的宿营地遗址、作战工事、废弃的枪支弹药甚至还有红军战士的遗骸,当地人称此山为“红军棚子”。但进山之前天降大雨,未能成行,给这次考察之旅留下了最后一个遗憾。

Rank: 6Rank: 6

24#
刘俍 发表于 2013-11-11 15:45:07 |只看该作者
在谷歌地图上看虹桥山。红心是我们在虹桥沟里的宿营地,红星是我们翻越的山垭口。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超级版主

72小队傻老爷们

Rank: 8Rank: 8

23#
董林 发表于 2013-11-6 14:46:53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22#
刘俍 发表于 2013-11-4 12:40:28 |只看该作者
董林 发表于 2013-11-3 11:34
下次 叫上俺

不敢叫你去,你一去非得把人家老乡的马压塌了架不可!

使用道具 举报

超级版主

72小队傻老爷们

Rank: 8Rank: 8

21#
董林 发表于 2013-11-3 11:34:28 |只看该作者
下次 叫上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20#
刘俍 发表于 2013-11-1 14:03:04 |只看该作者
松坪沟,“红军棚子”山脚下的村子里,戴着民族头饰的羌族小姑娘。


我吃饭时,用和大人一样的筷子。



看电视,自己给手上擦点护肤霜。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19#
刘俍 发表于 2013-11-1 13:59:42 |只看该作者
在夹金山下的藏民家里,可爱的藏族小娃娃(女性)



你们都在看什么?



原来在看你呀!



你手上是什么好玩意儿?



我也来摸一摸!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18#
刘俍 发表于 2013-10-30 09:27:35 |只看该作者


对面那条弧形的山梁,就是石碉楼,山梁上隐约能看到的村庄,就是石碉楼村。这条山梁是当年松潘战役中的一个险要的屏障,它正横亘在红军北上的必经之路——黑水河谷上,有3000多藏军在此据守,拦住了红四方面军的道路,最后是红三军团和红四方面军两面夹攻,才拿下这道山梁。我拍照的位置,是当年红四方面军战役指挥所的地点(徐向前指挥部遗址),应该就是当年指挥者观察战场的地点。



从石碉楼的山梁上下望黑水河谷。这里的海拔都在3000以下,但处处沟深坡陡。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17#
刘俍 发表于 2013-10-29 10:58:34 |只看该作者
两河口,左边的是梦笔河,发源于梦笔山,右边的是虹桥河,发源于虹桥山,两河交汇为抚边河,故称两河口。
远处山边,可看见一座毛主席塑像,这是全国唯一一座树立于乡村中的毛主席塑像,立于1962年,树立单位是当地的县林业局。80年代曾有成都的富商出钱想将塑像买走,被当地的藏民拦截下来,曾有数名藏族老人为躺在车轮下,阻拦企图运走毛主席塑像的汽车。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16#
刘俍 发表于 2013-10-24 18:33:09 |只看该作者
再贴两张这次考察的额外收获。
这是著名的四姑娘山!
从右至左,四个山头依次是大姑娘、儿姑娘、三姑娘、四姑娘。
这是我们在上巴郎山的途中拍到的,双石到这里来过十多次,他说这还是她第一次看到四个姑娘一起露出脸来,可想而知我们运气有多好!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外附校友联谊会 ( 京ICP备5048890号 )

GMT+8, 2024-6-26 21:17 , Processed in 0.046915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