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附校友联谊会
标题: [推介与鉴赏] 周彤--当代水浒(一) [打印本页]
作者: 张弛 时间: 2008-7-24 17:11:43 标题: [推介与鉴赏] 周彤--当代水浒(一)
当代水浒---中华当代艺术世界 (一)
周彤
第一回
对于大中华当代的艺术, 各种专家有着不同的评判, 无论是从学术, 还是艺术家本身的
生活, 都做了相当的论述. 然而就整体的把握上, 似乎少了些许的江湖气. 为了让更多
的普通人, 了解真实的艺术人生, 了解那些逼上梁山的英雄豪杰的痛苦欢乐, 就让我们
用"水浒"中的一百单八将"来诠释当代艺术的江湖吧.
讲到江湖, 一定要有英雄, 有英雄就一定有凄苦与哀怨的故事. 当代艺术江湖也是如此,
那些为了艺术,奋不顾身, 直至死地而后生的人生经验, 不是英雄又有谁能承担的起呢?
让我们慢慢打开画卷, 把他们的故事逐一成先给大家. 首先上场的就是绝代英豪, 有着
豹子头林冲经历的赵无极. 各位客官, 让我们回顾一下八十万禁军教头的亮相:
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怎生打扮,但见:
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
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迭纸西川扇子。那官人生
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
"水浒"中, 林冲从一亮相一直到最后, 经历了无数磨难, 无论是在白虎堂受人陷害, 还
是风雪山神庙的悲愤暴发, 以及水泊杀王伦义举晁盖, 等等, 无论世道多么艰辛, 林冲
一直保有义薄云天, 孤胆忠肝的大侠风范, 真正令人敬仰和向往. 在当代中华艺术世界,
赵无极堪称孤胆英雄, 他所经理的苦难和艰熬, 内心的挣扎和斗争, 都和八十万禁军
教头林冲有着惊人的相似.
赵无极出生在一个诗书传家的士大夫家庭, 自小, 父亲就经商在外, 家里的一切则全权
听命于祖父, 一个前清的秀才. 在他的教诲下, 勤习书法, 背诵经典, 受着正宗的传统
教育. 相比其他当代艺术家, 赵无极的传统教育即正宗又规范, 正是这种熏陶, 在不经
意之间带给他东方的儒雅和谦智, "水浒"里没有刻意描绘林冲的出身, 但一亮相, 大家
就能感受到他儒雅潇洒的内在气质, 所谓三代出贵族, 正是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 才
培养了自信文明的大家风范.
父亲虽然不在身边, 但他对于绘画的爱好传给了儿子, 而且从始至终给予了无私的支持.
少年的赵无极考入了杭州美专, 当时最正宗和最高等级的法式绘画学院. 主持美专的
是一代宗师林风眠. 民国时代, 理想主义和富强国家的愿望, 在知识分子当中成为主流,
而且在文化上, 崇拜欧洲, 在教授技法上, 也比之俄式的机械培养, 开放和自由. 活泼
好动,积极不羁的个性, 再加上俊朗挺拔的外表, 和殷实的家庭背景, 使得赵无极在杭州
美专如鱼得水, 一帆风顺. 在爱情上, 能与第一个认识的女孩结婚, 是青梅竹马的爱情发
芽,都非常人能有的幸福.
在完成了正规严格地基础教育之后,赵无极带着娇妻, 一无反顾的踏上了前往世界艺术之
都---巴黎的旅程. 当时的巴黎, 各种艺术流派风起云涌, 立体派, 野兽派等等当代艺术,
给只受过传统透视教育的他, 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赵无极如饥似渴的吸收学习, 热
情勤奋的作画, 尽情的挥洒着青春的热情和能量. 一切都那么完美, 一切都那么灿烂.
如同第一次亮相的林冲一样, 命运的挫折第一次降临在赵无极的身上. 正当他全身心的投
入到五彩斑斓的绘画世界的时候, 婚姻出现了问题. 第一任夫人, 那个贤惠温柔的兰兰和
他的一个朋友一起背叛了他, 离他而去了. 对于风华正茂, 无比自信的赵无极而言, 那种
打击, 实在难以承受. 英雄难过美人关, 更何况是青梅竹马终生相许的爱情, 以及十五年
美好的青春, 个中的苦痛, 难以形容. 要想亲身体会, 就看看林冲火烧山神庙, 怒杀陆虞
侯后, 悲愤潦倒在小草屋里时的情形吧:
林冲道:“都去了,老爷快活吃酒。”土坑上却有两个椰瓢,取一个下来,倾那瓮酒来,
吃了一会,剩了一半。提了枪,出门便走。一步高,一步低,踉踉跄跄,捉脚不住。走不
过一里路,被朔风一掉,随着那山涧边倒了,那里挣得起来。大凡醉人一倒,便起不得。
当时林冲醉倒在雪地上。
没有苦难, 也就没有大英雄. 所谓英雄本色, 就是不论多么大的劫难之后, 又能重新站起
来. 赵无极在生活上失去了娇妻, 内心的挣扎, 无法宣泄, 他离开了让他痛苦的巴黎, 开
始漫长的旅行. 在美国, 他感受到了朋友的观爱, 和充满激情, 对自我真实的艺术, 而在
香港, 他又找到了新的爱情, 美丽的电影演员美琴. 如同林冲在梁山泊上, 找到温情一样,
友情和爱情的力量使得赵无极充实自我, 开创了独步天下的绘画之路.
作者: 张弛 时间: 2008-7-24 17:12:35
一切似乎又走上了正规, 巴黎宁静的画室, 法兰西画廊的画展, 自由自在, 随心所欲的即
兴挥毫, 一种东方内涵, 直指内心的画风已然成熟.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对于赵无极和整
个中华绘画而言, 都是决定性的. 在这个年代, 赵无极创作的绘画, 达到了他个人绘画的
最高峰, 同时也是中华绘画, 在二十世纪的巅峰. 当我们面对它们时, 那种波澜壮阔的内
心起伏, 灵动冲突的绘画内容, 仿佛就是整个二十世纪, 中华民族苦难和幸福的再现. 而
这和艺术家本人的人生, 特别是内心世界息息相关. 在一九六零年, 赵无极意外地发现了,
美琴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和忧郁症. 没有经历过, 家人患有忧郁症的人, 很难想象个中
的痛苦和挣扎. 而也正是内心的困苦和悲痛, 不能在现实中表述, 赵无极就将所有的感受
尽情的挥洒在画布上. 随着美琴的病情的加重, 赵无极的绘画反而越来越激烈, 也越来越
沉重, 直到一九七二年, 美琴离开了人世.
那么多的苦难没有打倒赵无极, 反而激发了他强大的创作欲. 但随着美琴的离去, 以及世
界的认可, 生活的安逸, 特别是第三任法国妻子, 弗朗索瓦的出现, 赵无极的绘画进入了
另一个世界. 画面更为灿烂, 也更为美丽. 那种苦难挣扎, 难以自己的情感被温柔美好的
画面所代替. 当代绘画的精神在他的绘画艺术中, 达到了完美地展现: 即绘画是内心情感
的外露.
中国经历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苦难, 赵无极的六十年代的绘画在无意识当中, 把个人的经
历和整个民族的痛苦冬天, 完全的表现在画面上, 而后的绘画, 似乎预见了整个中华民族
春天的到来. 在此, 让我们一起感受祖国的春天的美好吧.
作者: 张弛 时间: 2008-7-24 17:17:11
(王宁配图--赵无极1950年以后的画作)
风景或林间女子(1950)[attach]9222[/attach]
台湾私藏(1965)[attach]9223[/attach]
(1959)[attach]9224[/attach]
(1963)[attach]9225[/attach]
(1991)[attach]9226[/attach]
火灾(1998)[attach]9227[/attach]
失去的大海[attach]9228[/attach]
金色的城市[attach]9229[/attach]
欢迎光临 外附校友联谊会 (http://waif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