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里话“情人”
杨小松
我是外附66届高三俄语班的杨小松。如今已从化工科技岗位退休,闲赋在家,并刚刚随高分子催化领域专家的丈夫,客居到他新开拓业务的上海金山石油化工区。 除了在生活上照顾工作紧张繁忙的丈夫,每天无奈都是单调寂寞地渡过。因为这里不似习惯生活了几十年的首都,既没有那麽多亲友可往来,也没有那麽多名胜古迹可游玩。所以上网就成了我与社会联系沟通的媒介。而外附网站也就成了我时常关注与走访的“情人”。
“文苑”中诸位老师校友的文章,无论是追忆往昔校园生活(如出身贫寒,如今已桃李遍天下的杨芳林老师)的,或记述介绍国内工农业等各条战线发展状况(如国家公务员鲍海亭同学)的撰文,都是那样充满感情与知识趣味性。孜孜读来使我倍感亲切与温馨。它唤起我对青春美好的回忆,也激发着我对日渐富饶强盛的祖国的关怀与热爱。亦可喜的是网站上出现的或使我联想起的那麽多社会上鲜亮的校友的名字-不仅有外交家(孔泉,张援远,蔡润国...),翻译家(郭大文,肖铁塔,李小雷,于小虎...),有国际知名大律师(高培基),有国际社会活动与慈善家(付云起...),有医学博士(汝小美,哈吉娅...)等等以外,竟然还有驰名中外的文学艺术家(刘恒,毕淑敏,袁苑,许戈辉...)。这使我想到与华人诺贝尔获得者就读过的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一样,我们人才辈出文革前后的的外附,虽然从当今中国院校的版图上消失了,但它作为一个历史存在,绝对已成为一笔永远抹不去的光辉痕迹,成为每一位曾经历外附生活的师生的炫耀与自豪。留恋外附的人必然也热爱外附网站。外附网站成了催我珍惜美好生命的“情人”。
还想特别提到的是我那些曾同为黑龙江兵团战友的外附同学们。如连队拉练时我冻累交加频临死亡边缘时的救命恩人杨建原同学,我身患重病时到医院探望过我的马小卫同学...还有,我一生中从青少年时期到步入成年后最深厚持久的挚友袁懋如,徐亚菊,钟德鲁,韩平伟,张援朝...这些外附的老同学们啊!你们在我心目中正如歌中所唱“叫我如何不想他...”
今天情人节之际,托外附网站向所有外附的老师与校友们表示衷心的问候!祝外附网站越办越红火!祝大家事业有成,身体健康!祝我们的后代永远长江后浪推前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