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绳所见中国文化代表事物小考

——字炉

 

鲁宝元

 

2001年春,应邀去日本冲绳县玉城村文化协会参加一个关于中国文化的演讲会,得知在该村公民馆保存着一个石制的焚字炉

演讲会结束后,在老朋友神里常雄先生的陪同下,我参观了这座焚字炉焚字炉高有0.8米,长宽各0.5米,像一座有屋顶的小房子。前面有个方形的小门,据说那是放进字纸的地方。后面有一个出烟口,通到炉子的上方。神里先生告诉我,古代的冲绳有敬惜字纸的习惯,用过的字纸不能随手乱丢,要放到这种专用的炉子里烧掉。老人们知道这一习惯来自中国,只是不知道详细的来龙去脉。当地的一位老人告诉我,他们这里的焚字过去除了焚烧字纸,还用于焚烧女人梳头时掉下的头发。他们的介绍引起了我的兴趣。回寓后,查阅有关资料,考证一番,撰成一篇小文。交给了该村的文化协会。

中国古代向来有汉字神造说。据汉代的文字学家许慎说,汉字是黄帝时代的史官仓颉创造的。此人相貌奇特,长脸大口,有四只放光的眼睛。他看到小鸟和野兽的爪迹蹄痕,得到启发,认为印迹可以成为区分事物的标记。于是,就创造了一个个用来代表各种事物的符号——汉字。据说这件事惊动了天帝,就把谷子像雨一样撒到人间来。鬼魂也因为这件事而惊得夜里瞅瞅地哭起来。在中国人们把仓看成是造字之神。汉字既然是神灵所造,又加上古代文字知识向来为少数统治者所掌握,因此、文字也就带有神秘性和尊严性,而为人们所崇拜了。

在中国,崇拜文字的思想由来已久,但敬惜字纸,设立焚字炉的习惯是清朝以来才形成的。它与另外一个教育和学问之神——文昌帝君的崇拜有关。文昌帝君本来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是唐朝人,姓张名亚出生在浙江,后来到四川梓潼县当老师。在当地的教育事业上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教的学生参加科举考试,考中的很多。当地的人因此特别尊敬他。在他死后,特地修了一座庙祭祀他,称为梓潼帝君庙。后人渐渐把他当成教育与学问之神,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一定要去梓潼帝君庙参拜,祈求能够考中,据说非常灵验。到了宋朝和元朝,皇帝给他加了封号,称为“文昌帝君”。道教看他很受人们的崇拜,就把他纳入了道教的神灵系统,说他是天上的文曲星转世,专司人间教育文化之事。明清两朝、全国各地的学校大都开始祭祀文昌帝君。北京过去建有文昌帝君庙。据说张亚的生日2月3日,每年到了这一天,朝廷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受文字崇拜思想的影响,同时也为了表示对文化知识的尊重,清朝早期,有人假借文昌帝君的名义,写了《文昌帝君惜字文》、《文昌帝君惜字十八戒》,具体提出了许多不能污损字纸的许多规矩,说是用过的字纸只能集中起来,放在字炉里烧掉,随意处理字纸会遭到不好的报应。据说学生如果不敬字纸,不管你怎样学习都记不住学习的内容,科举考试也不能得中。普通百姓如果不敬字纸,子弟就没有读书的机会,家族也不可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材。从那时候起,中国的官厅、学校大都建起了焚字炉。学校的教室里还有设置字纸篓的规定。中国各地的焚字炉的样式各不相同、有的做成房屋形、有的做成亭子形、有的做成佛塔形、有的做成葫芦形、逐渐艺术化而成为一种建筑形式。但是基本构造是前面有口、供放入字纸用、后面的上部有洞、是出烟的地方。冲绳建立焚字炉、据《球阳》一书记载,是琉球国尚育王四年(1838年)清朝册封使林鸿年到琉球国,有一次,他在街上看见有散乱的字纸,认为这是一种亵渎知识的表现、会招来神灵的不满,所以特地写了一篇《劝惜字纸文》,建议设立焚字炉、处理字纸。并自己捐设置费银30在林鸿年的劝告下、琉球国王下令,学校、寺院、官府、建造焚字炉,以做焚烧字纸之用。而后,逐渐在琉球国普及开来。玉城村的焚字炉大概就是那时候建成的。 至于冲绳的焚字炉为什么还用于焚烧女人梳头掉下的头发。我猜想大概是日语紙」的发音kami「髪」的发音相同,当地的百姓认为头发和字纸一样不可随便丢弃,所以就一起焚烧了吧。

敬惜字纸应该说是一种好习惯,即使在今天,虽然不再具有崇拜文字,尊重知识的意义,但从保护学校公共场所环境考虑,不乱仍字纸,也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做到的。

在冲绳与中国相同的文化现象非常多,相同的文化可以说是冲绳人对中国人抱有亲近感情的原因之一。当我把这篇小考交给冲绳玉城村文化协会时,他们对我的看法表示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