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英文中FUCK一词重复率甚高,美国动作片中几乎铺天盖地,美国人就这么喜欢FUCK?还是就是个口头语,就是加重语气,还是别的什么?
答: fuck
一词如你所说,相当于我们的“国骂”,更确切地说,就是我们骂人用的“X"字。英美(尤其是美国)的下层人民(如体力劳动者)常常挂在嘴边。不一定是非常生气或非常烦的时候才说。大中小学的教师是不会自降身价说这种话的。大学生在校内也很少讲。
问: 没见过1955年结婚是什么样?
答: 1955年人们的结婚仪式是什么样子的?这就是我考虑很久感到不好回答
的问题。中国幅员辽阔,各地习惯不同,民族又多,城乡区别又很明显,很难一概而论,只能就我记得的说一说。我生在江苏农村,就说说我们农村吧。 还是把婚前情况说一说,对了解仪式有好处。 和解放前不同,1955年前后几乎没有“娃娃亲”(即在年幼时就订婚)。父母之命不象“最高指示”不理解的也要坚决执行了,但媒妁之言仍很重要,因为大多数青年男女的思想还没有怎么解放,即使对某人有意,也不会那么勇敢地向对方表示。更何况他(她)们
的接触范围一般仅限于本村和邻村,同族同姓太多,或者本来就是亲戚了,辈分大小,近亲等都是问题,一句话,挑选的余地不大,而且双方家庭互相太知根知底反而不便。要到远处找对象就要靠媒人。
媒人不收什么钱,只在事成之后给送点礼,请吃一顿饭而已。据我记忆,我们那儿的媒人就是后来人们说的介绍人。他(她)们并不以做媒为业,基本上是双方或一方的亲戚或朋友。我没有听说他(她)们坑过人骗过人。在媒人奔走于双方家庭之间的同时,双方家长也会作一些调查研究。同时也要问问儿女的意见。稍稍开明的家长还愿意让男女青年见一次面,不愿担包办的坏名声,更怕儿女婚后感情不好埋怨他们。各方基本同意后男方就送女方彩礼订婚,那时乡下叫“定亲”。彩礼一般就是几身衣料等物品,很少给钱,不致使男方经济上太感困难。从订婚之日起,双方就是至亲了。一般在订婚之日就商定结婚的年月日。
五十年代中期,举行婚礼的那天,新娘穿中式红衣红裤红鞋红袜,搽胭脂抹粉,红布盖头,由娘家的哥哥或弟弟陪同来婆婆家,大多是坐轿子的,也有坐自行车后座的,也有极少数骑驴或步行的。一般都是下午较晚的时候才到。震耳的鞭炮声迎接新人。新娘在新郎陪着进洞房后,往床上一坐,直至晚上为出房门拜天地才站立起来。新郎不必在床上陪坐。有些解放前的坏风气还很盛行,例如,这天新娘不能上马桶大小便(南方女人使马桶)。这就是说,新娘从头天晚上起就不可以吃不可以喝了。新郎可没这么多的约束。他在中午的宴席上足吃足喝,这天虽然很累,但他高兴,兴奋,满面春风。可是新娘晚上又饥又渴,头晕眼花,还要出来拜天地。拜天地的仪式通常由村里的德高望重的外姓人或村干部或能张罗会说话的外姓人主持。情形和电影里的差不多,说的也是一些重要的套话,大都是“
xxx 和xxx
今天成亲,以后要好好过日子,生产致富,劳动兴家,生儿育女,孝敬父母,孝敬公婆。现在你们二人一拜天地,二拜公婆,夫妻对拜”等等。这几句话主持人事先要反复操练的。(但有一点要强调的,是说出新郎新娘两个人的姓名。解放前乡下劳动妇女上是没有名字的,都叫xx氏。)然后新娘重新进入洞房,闹洞房开始。新郎新娘要回答人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少是年轻的姑娘们听了都要脸红的问题。不过少有叫人身心难以忍受的恶作剧。解放前我们那里有个不好不坏的风俗,1955年前后也时常出现在闹洞房的时刻,即把新郎的哥哥或堂兄拖进洞房,让他们和新娘对话(平时大伯子是不可以同弟媳说话的)。让新娘大声叫请大哥,二哥以后多照顾,大哥二哥要大声回答“妹妹,没事!谁要欺负你,有哥哥呢!”等等。有的“哥哥”们,为逃避这个难堪的场面,早就跑得没影儿了。男女儿童在这种场合特别活跃,看热闹,吃糖果,放爆竹,嘻嘻哈哈,跑进跑出,他们知道今天晚上吉祥时刻是不骂孩子的。闹洞房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两个半小时。 次日一早,两天没吃没喝的新娘,便要起床洗漱,为全家煮早饭,一般由婆婆或嫂子带着干。三朝(结婚的第三天)与丈夫一起回娘家。晚上无论怎么晚也得返回婆家。 这种结合当然要比纯粹由父母包办强得多,但基本上还属“先结婚后恋爱”型的。结婚后能不能恋爱成功,完全是撞大运。那么,离婚率为什么不高呢?我认为主要因为农民与外界交往少,接触异性少,思想里歪的斜的也少。而且要求不高,人老实,能干活,能生孩子,模样长得不太困难,也就凑合了。而且那时人的思想不如现在这样解放,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提出离婚。“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影响太大,“离婚”二字更难由女人口中说出。 那么城市情况如何呢?那时我在南京上学,曾经参加过人家的婚礼。婚礼仪式要简单得多,和很多电影反映的城市婚礼基本相同,和今天的婚礼也并无多大区别。我就不赘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