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撞奶

张弛


    常去广州,爱上了姜撞奶。经常是一下飞机,就策划着前往下九路宠幸之。一般去的是南信乳品专家、欧成记,或者是藏在大厦里的西关人家。最喜欢的是南信乳品专家的出品: 喜欢那里浓郁的味道, 吃的时候辣辣滴,入口以后暖暖滴。顺便也喜欢那里西关市井的感觉。小店还保持着七八十年代国营饭铺的模式,墙上挂着在行业评比中得金奖银奖的铜牌子。在门口的柜台开票交钱,然后拿着小票进去自己找座位坐下。年轻的男服务员,穿着70年代白色工作服,不当不正地戴着白帽子,像《满意不满意》里面的人。取走小票不一会就端来点的东西。这里的双皮奶和凤凰奶糊号称是最招牌的。可偶最爱的是屈居第三的姜撞奶,一般是都是连叫两碗,才会意犹未尽。南信乳品专家还有一个好吃的是姜汁猪脚。依然和姜有关。

在广州,姜撞奶的价格一般是五、六块钱, 而到了北京的鹿港小镇就是十九元了。虽然有阳光的午后坐在鹿港靠窗的座位最是惬意,虽然通常八卦撞星指数居高,可是在那永远不能彻底放松:离中艺大厦距离过近, 闲聊中也少不了涉及到办公室政治;况且台湾人的刻意在环境中在菜品中总是做不到不留痕迹。

有一天,想到自己在家来做姜撞奶。

想到就迅速到孤狗搜了一下做法,果然有好几家在言,但工作流程几乎都是一样的。牛奶、糖、姜、时间、速度等等。只待实践检验。

材料买好: 因为网上说了加上心里自己也嘀咕着说,牛奶要浓, 就买了貌似浓厚的光明奶,比不上正宗的水牛奶,凑合之; 姜从超市里买,尽量挑皮薄新鲜的,吹弹即破那种,糖就用家里现有的白砂糖。最大工程是榨姜汁。翻出一个N年前好象从意国买的garlic presser,用来夹姜汁。煮锅、白瓷碗、调羹、煤气炉。---停当。

经过大约半个小时资本家般殚精竭虑的榨取,白瓷碗上终于出现了带着点渣的姜汁一匙半许,OK,牛奶入锅,可劲放入白糖,开火煮。快扑的时候,据说是90度,奶锅周边会出现一圈小小的泡泡。这时马上关火, 牛奶留锅查看几分钟。然后,最动人的关键时刻到了,将煮好的牛奶猛力倒入(即所谓的“撞”入)放好姜汁的碗中,用调羹按一个方向迅速用力搅拌N圈,让奶和姜和糖不同势力在这一刹那间协力大融合。狂飙过后,安静十分钟, 大融合的凝结过程就完成了,形成了酸奶那种稠稠的块状。好这口的人,就可以吃了。

看过程,它不应该是叫姜撞奶,而是奶撞姜。

偶的第一次实践就是成功的,雀跃ed。但是后来的几次有一两次不成功。其中有一回,同时准备了两个碗,放了同样份的姜汁, 撞入同一锅煮出来的牛奶,结果一碗凝结了,一碗还是散的。好在,即便是散的,在冬天喝含有姜汁的热牛奶,也是舒舒服服滴。

总结出取得成功关键的两点:牛奶要浓, 撞得要猛。

 

200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