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千载难逢的相遇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时的花絮

 

马小卫

 

   人生是由无数的相知、相遇组成的。友情、爱情和亲情构成了多彩的人生。从60年代过来的人,更是经历了人生更多的情感磨难。        

    参军,是文革时期,年轻人最好的选择。1968年的春季征兵,我班的董津义,黄玉成等同学经过查了三代的政审,穿上了绿军装,去丹东部队服役。我所在的东北生产建设兵团5810连,虽然也属沈阳军区,但属于名符其实的庄稼兵,连杂牌军也靠不上。我们的村子前有一条国防公路,直通饶河县城的乌苏里江边。那年代中苏关系极为紧张,边界冲突不断,终于在69年的早春,珍宝岛的自卫反击战役打响了,村前的国防公路上忽然军车多起来了,予示着前方吃紧,男同学们都上了前线,当军火搬运工去了。军车过了村边的边防检查站,晚上行车就不能开灯了,怕暴露目标。由于天黑路滑,行车速度放的很慢,如果前面有军车滑翻在路边的排水沟里,军车一停就是几个小时。老乡们在家里做饭,我们女生在宿舍烧开水往公路边的军车上送。军车大部份是从四川开了几天几夜过来的,听说四川兵能吃苦,且英勇善战。这种过去只有在电影里才能见到的场面,没想到竟发生在眼前。我们因是女儿身,不能上前线体验炮火硝烟。这种渴望引发了原高三俄的杨小松同学偷偷爬上军车被带到前方而为此受到审查的事。滿腔的爱国热情竟被疑为要投苏。任何发生在六、七十年代的荒唐事情,都是不足为怪的。

    那时的生活非常单调,只有农闲的时候,才有星期天。最高兴的事,就是上公路边拦路过的大卡车进逛商店。所谓的城就是离村子100公里左右的853农场场部,有两个供销社,每个也就200多平米。啥也没有。就是不买东西,坐车兜风和在场部转两圈都高兴。通常集体出行截车较难,尤其男生出面拦车,难度较大,司机不仅不停,反而到他们面前加大油门,绝尘而去。可能是拉女生相对比较安全吧。后来,改变了策略,由女生负责截车,男生躲在路边的小树林等着,卡车一停,男生再从林子里冲出,从后车帮扒上车。果然奏效。五月里的一个星期天,我和侯健同学两人去场部,很容易就上了一辆空卡车,两人站在车头边上,一揽完达山的风光。车在一个下坡时,迎面过来一辆军车,盖军用物资的苫布上坐着一个军人,就在两辆车交错时,我和侯健同时认出,同声惊叫:董津义!董津义同学那时也认出了我们。这种千载难逢的相遇也就是几秒钟,没有时间表达更多,但那种神奇的感觉,让我们终生难忘。后来听去支前的男同学回村说也在前线看到了他。

    那年,我平生收到的笫一封求爱信是一个同来北大荒的外班同学寄自珍宝岛前线的,所有来自前线的信都己被队领导拆阅了,没辙,在那个年代,无侵犯隐私权而言。爱情经常被亵渎为男女关系不正常。带点情的内容则被视为黄色歌曲,充其量就是俄罗斯的山楂树,小路等歌曲。我能体会到,在战场上,随时都可能牺牲生命,但支撑他们精神的是爱情,是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有情人终没能成眷属,但在我的内心深处,永远保留着同学间那份纯洁的感情。

    外附同学之间的情谊己超越了市俗,随岁月的流逝,而越来越浓烈。每次同学的聚会和相逢,都使我们的记忆回到那四十多年前同窗的美好时光,永远难以磨灭。

 

 

                           00六年四月十七日于杜阿拉

200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