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风流》观后读后感

张奕


 

 

一年前那个平常的周末,我们为了纪念入校40年而聚首;一年后这个平常的周末,我们为了外附沙龙的成立再聚首。见到了更多的师生从北京各区、全国各地、世界各国赶来,那些仍然熟悉的或有些陌生的面孔,踌躇满志,硕果累累。

飘扬的回忆》是我们对和平门无法忘却的记忆,勾引外附小学部老三届们流淌着绵绵不断怀旧的泪水,用颤抖的声音读《我们的宣言》;《岁月风流》和新作的校歌是对所有外附人出类拔萃的自豪,彰显出制作者的成熟,撩拨我们用激昂的声音高唱团结之歌。就是这样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看起来普普通通,说起来平平常常”,有了“俄语班忠厚实干、英语班奔腾想象、西语班豪爽大义、法语班文采飞扬”,才有了今天500人汇聚到这里,聚集起来纪念一个特殊的学校——已经不复存在的母校,多少有些悲壮。凤凰涅磐,听说政府要重建外语附校?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我们的确想有一首专属于自己的歌儿。其实,为了《外附之歌》而三易其稿,“艰难不在于作者没词儿,艰难在于作者的词儿太多了”,越说越想说,总也说不完。倒不如大家一起,英俄西法四重唱《团结就是力量》,“大声唱,唱了一遍还想唱一遍,”年年唱、次次唱就有了《义勇军进行曲》那样的共鸣。外附人的声音,气势、豪迈;外附人的呼吸,热烈、流畅,“就这样扑面而来,荡气回肠!”

我们的人生已经走过半个世纪,我们相识也已经41年。“有人成了作家,在文坛闪亮;有人成了军官,是军事行动的主帅;有人成了工商界豪杰,有人成了媒体演艺明星,有人教授,有人著书,有人成了持有哈佛博士学位的电子工程师…… ;更多的人默默无闻,保持着沉默的含蓄和沉默的尊严。”能把这样的人从世界各地召唤而来,聚集在一起,看着自己制作的影片播放自己录制的采访,听着自己的歌唱团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敢说没有胸怀欲与某某同学会试比高之大志?“历史的经验证明,外附人在一起,不会闲着,肯定能把事情办好,肯定在琢磨着怎么把事情办得特别好”。

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无论如何,就是想对制片人和撰稿人说点儿感激的话。高雅的说出来太虚伪,还是来点俗的吧,哪天到我这儿来坐坐,喝茶,聊天,吃饭?忙忙碌碌一年又一年,休息,休息一会儿。

 

                       张奕有感于2005-12-31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