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外附沙龙活动之后

杨芳林


2005年12月17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我在外附校友会组织的沙龙活动中了却了多年的夙愿——和老同事们老学生们共聚一堂,深情地回顾了过去,愉快地谈论了现在,满怀希望地展望了未来。我们一起观看、欣赏校友会自编、自导、自拍的影片《岁月风流》,它把过去几十年里许多美好事物再现在我们的眼前,使我们感到骄傲感到幸福,也更使我们怀念我们的外语附校。举办这次大型聚会的消息传遍世界各地时,很多不能前来的同学和老师都来电来函表示遗憾并表达对附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都向校友会预祝聚会成功。

 这次聚会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成功。外附全部25届学生,总计近3500人,参加聚会的代表450余人;教职员工近400人,参加聚会的代表50余人。能发起、策划、组织这样一个大型沙龙真太了不起了。我敬佩这些发起、策划、组织者,我敬佩为这个聚会废寝忘食工作的所有校友。我敬佩他们,也心疼他们,希望他们在这次大型活动结束后能很好地休息,恢复健康。 

自从得知要举办这次沙龙的消息开始,我就经常想起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里开头的几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的,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回头。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回到40多年前我们的附校、附中刚刚成立的时候,回到1988年附校解散之前那该多好啊,那样我们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又可以朝夕相处,一起为建设国家而勤奋地工作和学习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我们的教职员工同志们,包括领导同志们,在外语附校工作的二十几年、十几年或几年的时间,我们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外附学习的岁月,也都像滚滚长江东逝水,永不回头了。岁月如梭催人老,有些教师、工友已达耄耋之年或者年逾古稀,不少已经年过花甲或者已达知天命之年。附校最年长的毕业生已经63岁,最年轻的毕业生也已36岁了。 

 我是在1960年,即外语附中成立的第二年,20多岁时来附中教英语的。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是在附中和附校度过的。如果说一个人的一生总会有些亮点的话,那么我的几个亮点就闪烁在这二十多年里。那时我和我的同事们、学生们一起工作,一起学习、一起度过困难时期、一起学习雷锋、一起学习焦裕禄、一起上山下乡、一起挖防空洞、一起拉练、一起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生活中有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是非恩怨、荣辱浮沉。但是当我看到我们的学生一天天进步,一年年成长,成了祖国各个岗位上的有用之材,看到桃李满天下,这一切的一切就像轻烟像薄雾一样消散了;这一切的一切就像《三国演义》卷首诗说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了。我觉得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对人对事也更豁达,更大度,更坦然了。是的,人生苦短,青春不再,回首往事,百感交集,但有一条我很明确——我为学生们的成长与成功感到无比地欣慰和骄傲。他们有的成了名作家、名记者,名媒体主持,有的成了政府的高级官员;有的成了商界巨擘,也有的成了大学教授、中学教员、小学教师或普通工人。从外附毕业的,只有平凡的人,没有平庸的人。他们从事的,只有平凡的工作,没有平庸的工作。总之,只要是为人类的进步,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勤奋工作的人都是成功者,都是使我们老师们感到欣慰感到骄傲的人。我作为一个老师,深深地感到没有虚度此生,换句话说,这辈子没白活,值!

 我们的学生们正在国际国内各个岗位上努力工作,他们的未来一定更加美好。我们这些教职员工们,特别是年事已高的同志们,也有未来吗?当然有。我们有自己的未来,而且学生们的未来就是我们的未来,祖国的未来就是我们的未来。学生们的业绩,祖国的成就无时无刻不在鼓舞着我们。美丽辉煌的夕阳未必逊于晨曦,她虽然没有正午那样巨大的光和热,但她充满宁静,充满智慧,充满成熟的精神和力量,这是我们最可骄傲、最可宝贵的时光!我们的精神不老,我们老教师老教授老员工们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是美丽不让二月花的经霜红叶呀!写到这里,年近七旬的我不怕诸位见笑,请让我以拙作七律一首结束本文,并以此与我的老年同事们共勉:

七  律

七十自寿

八十九十不稀奇, 七十岁是小老弟。

清风两袖人称好, 粉末一身自得意。

在天苍龙欲行雨, 伏枥老骥思奋蹄。

嬉笑怒骂皆成爱, 五洲四海见桃李。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