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片《岁月风流》,有我们对曾经的风流岁月的深深眷恋。在随同学们拍摄的过程中,很多有意思的事,很多让我们感动的同学都想告诉大家。
首拍袁苑
片子大的框架定下来后,开始了采访拍摄各个行业的校友们。
我和袁苑一班,对他的情况比较了解。多年来,袁苑对事业的追求令我们敬佩。他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没有上过大学,对外语附校的同学感情很深,只要同学们的事,非常热情。
在我们眼里袁苑还是小时候那样,疾恶如仇;遇有不平事还是拍案而起,一点没有明星的架子。
袁苑外表粗邝,其实心很细。他认真按照方卫平的要求,充分发挥其演员的优势,很放松,很自然,流畅幽默;谈话中,对学校、对校友充满感情。时间不长,采访顺利完成。片子中大家看到的是一个花白头发笑眯眯的老演员,亲切地和同学们说话。
老大哥佟兆强
我校第一届学长佟兆强当年在学校时曾获得银质奖章。虽然后来工作曾远离外语,但是退休后的学长重操旧业,60多岁带着德国朋友开车到青藏高原,边导游,边自己拍片,一直上到5600米的珠峰大本营。他的片子旅游卫视和东方卫视都已播放。但是,此前我们并不知道这些,也没见过他。
佟大哥之前一定要和导演讨论拍摄内容,方卫平曾嘀咕:这老哥这么大岁数,讨论什么呢?
等我们到他家才知道,他和爱人准备得特充分:专门在家里准备出一个小场景;找出多年保存的奖状和我校第一届合唱团歌篇,还有他们1962年时的毕业照;之后给我们放了他拍的记录片。他健康、阳光的生活态度让我们羡慕。我们的拍摄顺利结束。他的爱人端出精心准备的水果拼盘招待我们。我想,中央电视台的摄制组到他家享受的待遇可能也不过如此吧。
学弟西川
拍摄西川实属计划外。我们这些老同学不知道我们校友中还有这样一位出色的诗人。学妹们推荐时大家都特别惊讶:外语附校真是出人才!于是赶快找电话打过去,原来担心他借故推辞,事先想好了一堆恳切的言辞,但是学弟听说是外附校友很痛快地答应了。
此前我们从未谋面。我们一行一进门,西川开玩笑说:嚯,这么一帮老人!但是很快就熟了。
我们在他那充满文化味的工作室里架上机器、拉上灯开始采访拍摄。(他本名叫刘军)我首先问候他:刘军,你好!西川的第一句话让我们一下没了距离,他说:现在很少听到有人叫我刘军,除去家里人和小时侯的朋友,现在听到觉得特别亲切。
刘军的成就同样令我们骄傲:小学四年级外附学英语;北大继续学英语;著名朦胧诗人;现在中央美术学院教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出一堆书:翻译、随笔、诗歌.....
在人才辈出的附校同学中,象刘军这样才华横溢的学弟学妹可能还有很多,等着我们发掘。
悼念去世的同学
每次同学们聚会的时候,都会想到离我们远去的同学。为在这个片子中更充分表达我们的思念,我们手捧鲜花,带着《外附人》的徽章,来到同学墓前。
这里很安静,只有我们一行人。为选择最好的画面,按照方导的要求,一遍、两遍、三遍地拍摄从远处走向墓地;轻轻地擦拭墓碑;还有一个镜头,是以《外附人》徽章的特写结束这个阶段。但是,怎么拍角度都不行--因为徽章的面是塑料的--反光。急中生智,我们中的小伙子站到台阶上,解开外套,挡住自然光,可这下苦了方导:半躬着身子,托举着摄象机,手要有功夫、脚也要有功夫,越想尽量拿稳,越想动,就这样坚持着拍完,总算长出一口气。
冬日的阳光匆匆向西斜去,我们拍摄完要离开了,看着被我们擦干净的墓碑和鲜花,在心里和同学告别:我们会再来。
校旗飘扬在长城上
大部分镜头已拍摄完,方卫平认为抒情不够,想把校旗挂到长城上拍个镜头。可是,怎么挂?怎么拍?导演心里没底。但是有备无患地带了绳子和两个重重的哑铃,为的是怕风把旗子吹起来。
随行的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可是方导在沉默,原来此前多日天高云淡,但那天却薄云遮日,显得阴沉沉的,不知道会什么效果,没办法已经在路上了。
就这样,我们登上了长城。正好,长城上面的平台有个旗杆,足有十几米高,还有绳子。大家很高兴,“可以升旗!”于是把校旗栓到绳子上,我们的校旗升上了长城。我们的行动招来了很多游客奇怪的目光,不知道我们这些有老有小的是什么队伍(有两个同学带了小孩子)。
还需要拍一个重要镜头--校旗在长城上。于是往上走到了一个比较高的烽火台上,把校旗垂挂在上面,没风,哑铃没用,效果还不错。方卫平远近距离拍了不少,--巍峨蜿蜒的长城上,我们外语附校的校旗高高地挂在上面,我们放声欢呼,我们的骄傲!
导演方卫平
方导为这部片子可谓“呕心沥血”了。
去年《飘扬的回忆》赢得好评一片,给了他很大信心,很早就着手准备。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越到后来越忙得不可开交。好在赶到活动时没有耽误大家看才算一块石头落地。
方卫平是这项任务的组织者。从片子的策划,到制作完,几个月时间,大家共同努力,甚至12月17日当天很多同学在会场包装,都凝聚了我们共同的心愿——做好这个片子。
因为要照顾所有的校友,涉及不同年级、不同行业的同学;年龄跨度大,时间跨度大;生活、工作经历不同,给这个片子的创作带来很多不好解决的难题。
好在所有被采访的同学都特别热情,给方卫平很大的信心。为了片子质量更好,方导自己购置灯光等设备,有时还叫上朋友义务帮忙,双机拍摄,现场录音。
后期制作因为没有分镜头本子,全在方导脑袋里,所以只好他在机房剪接。后期机房出了些问题,可急坏了他,为了赶时间后来就连夜做。好几天头天晚上进去,一出机房太阳都出来了。大家觉得他们太辛苦了。别人是换着来,方卫平一人从头到尾,总之是业余选手,能到这个水平已很不容易了!
这个片子,不管看的人怎样理解没关系,这是大家对校友的心意;
这个片子,不管成功或不成功也没关系,这里有同学们的辛勤劳动和汗水,是大家对于母校的一份情谊。
这里的几个片段是我参与拍摄的感受,希望大家能简单了解这个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