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筹备首届外附沙龙,校友会委托我拍一部DV记录片。
我没有学过影视,平时喜欢自己拍点东西而已。去年我们年级(64年入学,小三)纪念入外附40周年,我为这个活动拍了一部片子,片名叫“飘扬的回忆”。
今年不同,为全校校友拍片子,从63岁到36岁,各自经历不同,口味不同;时间跨度大,外附初创至今已经近50年,关门也已经17年了,如何浓缩这段历史?没有现成档案,资料搜集的工作难度也很大。加上业余拍摄,时间有限,我的压力蛮大的。
我准备了几个方面的素材。
采访校友。外附校友大致可以分成几个年代,
59年入学起,文革前毕业的;文革开始时在校的中学部(老三届);同时期的小学部;文革中和文革后入学的学生,直至1988年最后一届关门弟子。
片中采访的十几位校友大体平均分布在上述几个年代。
采访时我分别邀请了校友赵伟、王宁、彭蓉、牛琳作为采访人协助我的拍摄,她们都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能采访到1959年第一批入学的佟兆强校友的确出乎我的意料,是张克利帮助我联络上的。作为第一届校友,兆强学长给我们讲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出示了一些珍贵资料。
校友中有一些名人,平日里日程都安排的非常紧,如我采访的毕书敏、袁苑、西川(刘军)、许戈辉等人,但是这些“腕级人物”个个都非常爽快、非常配合。说起母校,或款款而谈,或神情肆意,不觉间,采访用时都大大超过预先计划。
所有接受采访的校友都以超出我预料的热情和认真,配合我完成了任务。可惜片长有限,他们在采访时讲的很多非常精彩的话,没能全引用。
搜集各类照片。尽管我事先在网站上征集了照片和资料,但是最终拿到的上百张照片还是不足以代表各年级的校友,这是我深感遗憾的。尽管如此,有些照片还是非常宝贵。特别是1963年小三入学的校友的几幅合影照,大概是小学三、四年级时照的,一张张稚气、可爱、幸福的笑脸,仿佛是争着向你诉说幸福的童年。
一些校友还从海外给我转来了他们的照片,特别是1963年初中入学法语班的白莹莹学姐给我传来了一组文革前和文革中的老照片,教学楼,大校门,二校门,依依在目,这些清晰如新的照片不仅记载了她们当年的风采英姿,还永远记录下了那个后来被几乎彻底拆毁然而却永远存活于我们心中的和平门校园。
外景地。几次回母校拍摄外景,我在两个校址都上过学,所以对两个校园都同样熟悉和富有感情。拍摄时发现,59年创办外语附中时的教学楼和88年关门前最后一届学生就读的新教学楼竟然比邻而坐,不过几米之遥。外附的生命起于此,终于此,是什么力量为外附画下了如此完整的句号?
因为是业余拍摄,事先没有具体的拍摄计划,把机器放在车里,随见随拍。随手抓拍过火红的落日,满天的晚霞,狂风刮乱的竹林,轻风吹皱的池水,萧瑟秋雨后的落叶。我专程去过颐和园,拍摄垂柳轻拂下的十七孔桥,寻找遥望西山落日余晖,青春萌动的少年情怀。我邀请几位校友,星期天驱车到慕田峪,为的是拍一个影片的结尾镜头:天穹苍茫,群山如黛,蜿蜒起伏的长城,大气磅礴;鲜红的校旗,与长城同在。
影像资料。杨芳林老师、张克利、宋岱给我提供了一些校友聚会的影像资料。
一边准备上述素材,一边构架出整个影片的结构,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讲述外附的历史和学校生活;第二单元讲述外附人今天的面貌;第三单元讲述“外附情结”。
作为记录片,有了叙事结构,其他要素就是镜头语言,解说词,音乐(另叙)了。
大家看了片子,或者有机会以后看到片子,我就不详细叙述了。
关于解说词,在这说几句。
我们年级法语班的刘惠杰是很出色很出彩的写手。网站上已经登了解说词的全文,大家可以细细欣赏。我喜欢他的文字,我喜欢他文字中处处体现出来的人文情怀。他喜欢长短句交错,那些长句子有的人念起来会吃力,甚至拗口,我却很有感觉,我为影片配解说时,常常一气呵成,不录第二遍,不用,很顺。
解说词中有一小段关于西院儿的生活是1978年小二入学英语班的两位才女彭蓉和牛琳写的,由她们的同班同学陈新解说。用词清新,亮丽甜美,青春浪漫,扑面而来。
其实影片的后期制作是最辛苦的,光是视频就做了99个小时,录音棚里的时间也花了30多个小时。光盘制作工厂要求12月12日早上将母带送达,我们是12日早上8点走出录音棚的。极度疲劳状态下的录音师,在做混音时,出了一点差错,使同期声出现了相差,也就是回声的效果。等我们拿到工厂压出来的光盘后才发现,为时已晚。
影视艺术是遗憾的艺术,我想说业余作品就更是如此。在机房奋战的最后三天,我就一个愿望,再给我一天时间,还可以剪的再好点!
对于任何导演来说,这一天可能永远不存在。 |